病理学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机制、功能和代谢等反方面的改变,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医学本质的医学科学。
2、尸检(autopsy):即尸体剖检,是病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3、活检(biopsy):活体组织检查,即用钳取、穿刺、局部切除或治疗性手术摘除等手段,从患者病变部位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
4、细胞学检查(cytology):又称脱落细胞学,指采集病变处脱落或细针吸取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
5、大体观察:也称肉眼观察,主要是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尺、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病变形状进行细致的剖检、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
1、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2、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3、肥大(hypertr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5、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6、损伤(injury):组织和细胞受到超过代偿能力的有害因子的刺激后,细胞及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出现在光镜和(或)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7、变性(degeneration):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8、虎斑心: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的特点,心肌各部位缺氧程度轻重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也不一,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
9、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系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10、淀粉样变:组织内有淀粉样物质沉着称为淀粉样变性,亦称为淀粉样物质沉着症。
11、黏液样变:组织间质出现类黏液的聚集称为粘液样变性。
12、病理性钙化:如果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组织内有固体钙盐沉积,则称之为病理性钙化。
13、病理性色素沉着:疾病状态下出现的色素。
14、机化(organization):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物质(如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15、坏死(neciosis):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之为坏死。
16、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
17、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18、坏疽(gangrene):组织坏死后激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19、液化性坏死:有些组织坏死后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坏死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20、瘘管(fistula):体表与空腔器官之间或空腔器官与空间器官之间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称为瘘管。
21、窦道(sinus):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开口于皮肤和黏膜的盲性管道,称为窦道。
22、糜烂(erosion):坏死灶如位于皮肤或黏膜,脱落后形成缺损,局限在表皮和粘膜层的浅表缺损称为糜烂。
23、溃疡(ulcer):坏死灶如位于皮肤或黏膜,脱落后形成缺损,深达皮下和粘膜下的缺损称为溃疡。
24、空洞(cavity):肾、肺等内脏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相应管道(输尿管、气管)排出留下空腔,称为空洞。
25、凋亡(apoptosis):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
26、脂肪变(fatty change):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果这些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
27、脂肪肝:脂肪变性弥漫而严重时,肝可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称为脂肪肝。
28、纤维素样坏死:是发生在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
29、包裹(encapsulation):坏死组织范围较大,或坏死组织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围,称为包裹。
30、干性坏疽:见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时,常发生于四肢,肉眼坏死组织呈黑色,干燥皱缩,与健康组织界限清楚,全身中毒症状轻。
31、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坏死区肿胀呈蓝绿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
32、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除组织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伴奇臭,全身中毒症状重。
第三章:再生与修复
1、修复(repair):当细胞组织出现“耗损”时,机体进行吸收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方式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2、再生(regeneration):指位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
3、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指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
4、稳定细胞(stable cells):这类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
5、永久性细胞(permanent):指不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
6、血管形成(angiogenesis):毛细血管的再生与增生过程称为血管形成。
7、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细胞增生分裂并互相接触时便停止生长繁殖,使细胞不至堆积的现象。
8、肉芽组织(granultion tissue):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9、健康肉芽:临床上将红色湿软,触之易出血的肉芽组织称为健康肉芽。
10、不良肉芽:在伴有血液循环障碍或感染时,肉芽组织苍白水肿,称为不良肉芽需及时清除。
11、瘢痕组织(scar tissue):是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12、瘢痕疙瘩:瘢痕组织过度增生,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的扩延,称为瘢痕疙瘩。
13、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指机体重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了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修复过程的协同作用。
14、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少、创伤整齐、无感染、经黏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例如无感染的手术切口。
15、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往往需要清创后才能愈合。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hyperemia):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动脉性出血又称主动性出血,简称充血。
2、淤血(congestion):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3、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慢性肺淤血,肺泡壁增厚和纤维化,大量巨噬细胞渗出,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在胞浆内形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肺质地变硬,肉眼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时,小叶中央部因高度淤血呈暗红色,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
肉眼观,淤血、脂肪变性相间存在,是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6、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7、混合血栓(mix thrombus):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8、透明血栓(transparent thrombus):又称微血栓或纤维素性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主要有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素构成,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9、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指粘附于心脏房室和血管内膜面的血栓。
10、赘生物(vegetation):指发生在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常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
11、再通(recanalization):由于水分被吸收,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溶解,血栓内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被覆于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在被阻塞的血管内重建血流,这一过程,称为再通。
12、栓塞(embolism):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13、栓子(embolus):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
14、逆行性栓塞:极罕见的情况下,下腔静脉内血栓,在胸、腹压突然升高(如咳嗽或深呼吸时)栓子可你血流方向运行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并引起栓塞。
15、交叉性栓塞:偶可见到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或动静脉瘘时,栓子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压力低的另一侧,即动静脉系统栓子交叉运行,引起另一系统的栓塞。
16、梗死(infraction):局部组织因血流中断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17、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ract):发生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枝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
由于组织的致密性限制了病灶边缘侧枝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梗死灶缺血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白色梗死)。
18、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ract):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第五章:炎症
1、炎症(inflamation):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目的的局部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和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2、渗出(ex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
3、炎性积液:炎症时渗出液潴留于体腔称为炎性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部位作定向移动的过程。
5、调理素(opsonin):即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的血清蛋白质,主要是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b和集结素。
6、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炎症过程中,介导和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的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7、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指局部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一种渗出性炎症。
8、表面化脓:指发生于黏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症。
其特征是脓性渗出物主要向黏膜或浆膜表面渗出,而黏膜下或浆膜下的病变相对较轻,因此也称之为脓性卡他。
9、积脓(empyema):表面化脓有时可以不破坏黏膜或浆膜的基本结构而完全愈合,有时
候,因为脓液不易排出而造成积脓。
10、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蜂窝织炎。
11、疖(furuncle):指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组织所发生的脓肿。
12、完全愈合:病因被清除,少量的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病变组织可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13、菌血症(bacteria):炎症病灶的细菌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液,血液中可查到细菌,但病人无全身中毒症状,称为菌血症。
14、毒血症(toxemia):细菌的毒素或毒性产物由炎症局部被吸收入血,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
15、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炎症局部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性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败血病。
16、脓毒败血症(pyemia):由化脓菌引起死亡败血症称为脓毒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17、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同时局部的被覆上皮、腺上皮和实质细胞也可伴随增生。
18、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炎症局部出现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第六章:肿瘤
1、肿瘤(neoplam,tumor):是机体在致瘤因子刺激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发生基因调控异常,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气管(如消化道、泌尿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向外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覃状或菜花状肿物,称为外生性生长。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实质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内,像树根扎入土壤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
因此呈这类生长方式的肿瘤无包膜,与邻近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而无明显界限。
4、异型性(atypia):无论在瘤细胞形态还是组织学结构上,肿瘤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称为异型性。
5、间变性肿瘤: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恶性肿瘤。
6、肿瘤的实质(parenchyma):指瘤组织内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7、肿瘤的间质(mesenchyma,stroma):肿瘤组织中实质成分以外的成分一般都属于肿瘤间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可有淋巴管。
8、肿瘤的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
9、肿瘤的转移(metastasis):恶性侵入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
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可以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10、种植性转移:又称体腔转移,当肿瘤细胞侵及体腔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落,随体腔内液体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的表面甚至侵入其下生长,形成转移瘤。
11、淋巴道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流首先到达局部淋巴结,聚集于边缘窦,继续增殖发展为淋巴结内转移瘤。
12、克鲁根勃瘤(krukenberg):胃粘液癌经腹腔种植到卵巢表面浆膜再侵入卵巢,可形成卵巢的krukenberg瘤。
13、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
14、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不同的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
15、恶病质(cachexia):恶性肿瘤晚期,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称为恶病质。
16、异位内分泌肿瘤: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能产生激素或激素样物质。
17、异位内分泌综合症:有些非内分泌腺发生的肿瘤能产生或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能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18、副肿瘤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产生)或异常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称为副肿瘤综合症。
19、癌(carcinoma):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20、肉瘤(sarcoma):由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21、癌肉瘤(carcinosarcoma):在少数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称为癌肉瘤。
22、假包膜:肉瘤做浸润性生长时,质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似包膜,其中有浸润的肿瘤细胞。
23、角化珠(癌珠)(keratin pearl):高分化鳞癌的癌巢中,癌细胞间可见到细胞间桥,癌巢中央可见层状或团状角化物,称为角化珠。
24、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一种为黏液聚集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以这种细胞为主要成分则称为印戒细胞癌。
25、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指具有癌变可能潜在性的病变,即这些病变长期存在并经演变由可能转变为癌。
26、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27、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28、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将轻度、中度和重度非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的1、2、3级,原位癌列入上皮细胞内瘤变3级。
29、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
30、Codman三角:肿瘤表面的骨外膜常被瘤组织掀起,上下两端可见骨皮质和掀起的骨外膜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隆起,在X线上称为Codman三角。
31、囊状水瘤:淋巴管瘤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内含淋巴液,淋巴管可呈囊性扩大并互相融合,内含大量淋巴液,多见于小儿颈部,称为囊状水瘤。
32、端粒:控制细胞DNA复制次数的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称其为端粒。
33、癌脐:有时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形成“癌脐”。
34、侵袭(invasion):指恶性肿瘤不断侵润、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亦称直接蔓延。
第七章: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的改变,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
2.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on encephalopathy):长期慢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病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3.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
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4.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萎缩区与代偿区弥漫性交杂分布,致肾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弥漫细颗粒状,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模糊。
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或细动脉性肾硬化。
5.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以大中等弹力肌型动脉内膜进行性脂质、平滑肌细胞、炎细胞和结缔组织积聚,形成纤维炎性脂质斑块(粥瘤)为病变特征的动脉疾病。
6.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又称纤维炎性脂质斑块或粥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
7.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形成特征性风湿性肉芽肿(Aschoff小体)病变。
8.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由心肌梗死或瘢痕组织在室内压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向外膨胀,常发生在心肌梗死的愈合期,也可发生在心肌梗死得早期,多见于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
9.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10.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11.Anitschkow细胞:风湿细胞中,当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央并呈细丝状向核膜放散,核的横切面似枭眼状,长形核的纵切面呈毛虫状,又称Anitschkow细胞。
12.Aschoff小体(aschoff body):巨噬细胞增生并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胞体变形演化为风湿细胞或称阿少夫细胞,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具有病理诊断意义,提示有风湿活动。
13.绒毛心:风湿性心包炎时,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那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14.环形红斑: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皮肤色泽正常,直径约3厘米,见于躯干及四肢。
镜下为非特异性渗出性炎,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组织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1.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2.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由于支气管壁中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破坏而使肺内支气管呈持久性扩张状态的慢性疾病。
3.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肺段及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
4.小叶性肺炎: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多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5.肺肉质变:也称机化性肺炎,由于肺泡腔内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少或功能缺陷,释放的蛋白溶解酶不足以使渗出的纤维素完全溶解清除,而由肉芽组织取代并机化,使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肺肉质变。
6.肺心病(corpulmonal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有慢性肺疾病、肺血管疾病及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
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
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是指新生儿出现短暂的自然呼吸后,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
8.硅肺(silicosis):肺硅沉着症,是因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尘肺。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症。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1.假幽门腺化生:胃体部或胃底部的腺体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黏液分泌细胞所取代。
2.肠上皮化生:指病变区的胃黏膜上皮被肠黏膜上皮所取代。
3.创伤性神经瘤:溃疡底部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断裂、增生,呈扭曲状或小球状,形成创伤性神经瘤,是导致疼痛的病理基础。
4.嗜酸小体:病毒性肝炎时,胞浆浓缩,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剩下深红色均以浓缩的圆
形小体,与相邻的肝细胞脱离,称为嗜酸性小体。
5.点状坏死: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个坏死灶仅累及几个或几十个坏死肝细胞,同时该处伴以炎细胞浸润。
6.碎片状坏死:发生在肝小叶周边界板处得少量肝细胞呈小片状溶解性坏死,使小叶周边出现缺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至小叶内,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7.桥接坏死:指肝细胞坏死灶融合后呈带状向小叶内伸展构成两个中央静脉之间、两个门管区之间或中央静脉与门管区之间,呈桥状连接的坏死带。
8.假小叶:正常肝小叶结构遭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9.毛玻璃样肝细胞:肝细胞体积稍大,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10.革囊胃:癌组织在胃壁内局限或弥漫浸润,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弥漫浸润时胃壁增厚、变硬、皱襞大多消失、弹性减退、胃腔缩小,形状如同皮革制成的囊带,称为革囊胃。
11.肝纤维化: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
12.小肝癌:早期肝癌也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在3cm一下或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直径的总和在3cm以下的肝癌,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而血清AFP阳性。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瘤巨细胞,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胞质丰富,略呈嗜酸性,核大、圆形,多核或双核,核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成堆,排列疏松,核内有一粗大的嗜酸性核仁,周围有空晕,典型R-S细胞多以两核并列,称为镜影细胞
2.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浆细胞增生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个显著的临床特点是患者血浆内出现高水平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
3.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后发育12-14岁儿童,主要流行于非洲地区,肿瘤由未分化、中等大小的B细胞构成,对大剂量化疗治疗有效。
4.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发生在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情况,大量白细胞增生,并有幼稚细胞出现,但一般无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