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基本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基本路径
2012-09-17 第04版:社会观察
作者:丁元竹来源:学习时报字数:5032
社会体制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模式,它以利益格局和参与方式为边界条件,以平等为价值基础,通过志愿机制动员社会资源,充分激发个人和集体的参与热情,通过社会自治实现社会善治。换句话说,社会体制是指为了处理社会事务而建立的约束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规范,包括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分配财产,如何对社会事务决策,以及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等。
一、把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上并纳入改革议程
(一)社会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是一个整体。没有社会体制改革或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会步履维艰。改革是为了激发发展活力。经济活力源自产权明晰和竞争环境公平,社会活力来自利益格局合理和生活环境公正;政治活力产生于权利平等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文化活力来自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行为模式。一个社会越平等,信任就越大,凝聚力就越强。
社会体制改革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这四个部分放在一个长远目标中加以考量并勾画出它们在实现长远目标中的关系,就是顶层设计。在
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搞现代化,如何使每个人都从发展改革开放中受益,最根本的办法是鼓励支持和创造条件使每个人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现行社会体制已经凸现出诸多与实际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人类自觉地建立社会体制始于工业革命。
社会体制变革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矛盾。从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社会创新的漫长过程。这其中包括俾斯麦在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并由此成功地缓解了当时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罗斯福开启了社会保障体制的新阶段,帮助美国,甚至世界渡过了20世纪的最大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里根和撒切尔在社会领域实行了旨在节省公共支出的新公共政策,导致了这个领域的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这种新公共政策依赖一定的税制结构。税制结构取决于收入分配制度,也依赖于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凸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体制,20世纪80年代又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传统的社会体制进行改革。目前的中国社会体制既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又带有发达国家的一些特征。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是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须通过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所需要的制度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充分动员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其一,通过这种参与
来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其二,通过公众参与使居民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事务,减少政府在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和负担,实现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挑战有其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
社会管理中的诸多难点问题都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有关。21世纪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表现出来的问题看,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 50%,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及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从公平公正和长远发展设计征地制度。
在涉及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已经触及中央与地方对农民工的财政责任划分问题,涉及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匹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分治分割的局面,以致在当前面对两亿多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各地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束手无策,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作权利、公民权利、与城里人平等地位的追求等,成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2.5亿流动人口由于代际关系的变化,与居住地居民的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冲突,包括诸如就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分享;二是认同冲突,主要是社会融合问题。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族群缺乏认同是当前流动人口汇集的地区社会冲突的基本原因。
(四)各地在实践中的社会管理创新为社会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
近年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关爱,促进社会互助;关注人民生活,夯实民生基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做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优化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等等。
总结地方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地方在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都遇到了利益格局调整、公共参与决策和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并进行了妥善处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把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界定为“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的公众参与”,并认为比较理想的社会体制是这样的: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动员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社会要受到约束,由国家来提供人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这种体制里,也还存在许许多多方面的不公,但基本平等和公
平正义是可以确保的。
三、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一)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的“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制度环境。
明确社会进步、社会秩序、社会和谐是社会宏观调控的目标。社会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发展规划、公共财政、社会规范以及行政手段。总体来看,中央政府在社会领域宏观调控问题上的责任是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制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社会和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制度框架。地方政府则负责社会组织、慈善事业、基层组织、公民参与等社会事务。在这个框架内,地方和基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空间大大拓宽。
明确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规定社会进步的目标、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手段交给地方和基层政府,由它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掘符合本地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并在中央政府规定的目标和原则框架下行事,从而突破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不能走出的怪圈:中央政府在制度设计上细致周密,地方政府政策粗糙无序。在经济领域,中央政府要围绕国家经济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来研究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把具体的经济运行交给市场去调节;在社会领域,中央政府要围绕国家社会稳定有序和国家统一来研究社会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体系,把具体的社会事务交给基层政府和社会去解决;在文化领域,中央政府要围绕加强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