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效应在心理中的应用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动效应在心理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文章从启动效应的分类、神经生理机制、理论解释、实验计量方法、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简要地概述了启动效应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了启动效应与内隐记忆的关系。最后,对当前研究启动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评。

关键词:启动效应内隐记忆基线

启动效应是目前认知心理学和记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E.K.Warrington和L.Weikrantz[1]在对健忘症病人进行记忆实验研究时发现:呈现一系列常用词让病人学习,给出所学词的词根或部分线索让病人把它填成一个单词,其成绩明显优于让其回忆或再认刚才所学词时的成绩。这一现象说明健忘症病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尚保存对所学字词的记忆,但是他们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却表现出不自觉的记忆效果。心理学家Cofer[2]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后来,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正常人的记忆实验研究也发现了这种启动效应。

1、启动效应的界定及分类

目前关于启动效应虽没有严格而统一的定义,但已基本上达成一致,即认为启动效应指先前呈现的刺激项目对随后刺激项目或与其相关的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所产生的易

化现象,或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启动效应可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1.1根据启动效应所起作用的方向

一般先前呈现的刺激效应对后来呈现的刺激效应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也称为促进性启动效应。而起抑制性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或抑制性启动效应。早期,心理学家对启动效应的认识仅局限于正启动效应。直到1977年Neil在试验中发现启动刺激中的干扰项作为探测刺激中的目标时产生抑制效应,并将其称为负启动,心理学家才开始关注负启动。近年来,负启动成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

1.2根据前后呈现的启动刺激和探测刺激的关系

直接启动,也叫重复启动,指前后呈现的刺激项目完全相同,即后呈现的探测刺激完全相同于先前呈现的启动刺激。而在间接启动中,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别。目前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重复启动范式。

1.3根据启动效应对语义加工的依赖程度和是否具有直觉特异性效应[10]

知觉启动被认为主要反映对刺激形式的优先加工,它指提取的线索与启动项目在知觉特性上相关,而与加工水平

无关,即发生在所谓材料驱动的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启动现象。知觉特异性是其一个主要特征,它常用的测验任务有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等。语义启动,也称概念启动,被认为主要是反应对刺激意义的加工,它提取的线索与启动项目在语义上相关,即发生在语义或概念驱动的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启动现象。

2.内隐记忆与启动效应

内隐记忆[6],一般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影响。它是与意识的外显记忆相对而言的。Graf和Schacter(1985)认为启动效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并把这种记忆叫做内隐记忆。杨治良[4]认为,内隐记忆的研究有五大领域: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启动效应、无意识学习、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启动效应作为一种记忆现象一般指前后操作间的易化或促进作用,是无意识的、自动的。

当前,内隐记忆的研究多使用启动效应方式。因为内隐记忆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经验,无法直接呈现出来,当然它就不能用传统的直接的方法来测量,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而启动效应作为一种记忆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内隐记忆,所以一般通过对启动效应的观测来测量内隐记忆。在某种程度上,启动效应与内隐记忆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启动效应是现象,内隐记忆是本质。心理学中,关于内隐记忆

的实验大都是通过观测实验中的启动效应现象来设计的。启动效应可以作为内隐记忆的一个重要指标[7],但必须是在被没有使用外显提取策略的前提条件下。

3.启动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

目前,研究启动效应神经机制的方法主要有神经心理学方法和脑功能成像法[8]。神经心理学方法主要以不同脑区受损的病人为被试,考察与受损脑区相关的记忆加工变化,从而推测不同脑区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脑功能成像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研究技术,它以局部脑血流量或血氧饱和度的微小变化推知相应的神经活动的改变。它可以直接观察被试在进行认知作业时脑功能的动态变化,为研究启动效应的脑机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脑功能成像法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层发射层析照相术PET、高分辨率脑电EEG、高分辨率脑磁图MEG和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关于启动效应的神经机制的许多认识主要来自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健忘症病人的记忆障碍主要是由于内侧颞叶――间脑系统受损,但其往往在内隐记忆测验中表现出启动效应。所以,人们推测控制内隐记忆的脑结构位于这一区域之外。有研究表明,语义启动和知觉启动依赖不同的脑机制。Keane等(1991)发现阿尔采末病人(AD)、双侧枕叶受损病人(LH)和双内侧颞叶受损病人(HM)的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之间出现双分离现象。Gabrili认为知觉启动的脑区

位于枕叶,而语义启动的脑区位于额颞联合区。某些证据表明,启动效应的神经学位点在大脑新皮层。知觉启动由通道特定的区域所调节,而语义启动由非通道的语言区域所调节。

目前,对知觉启动的神经机制已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对于语义启动还存在较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内侧颞叶――间脑系统是否参加了语义启动过程[9]。

4.关于启动效应的理论解释

4.1 系统说,即多重记忆系统说(Multiple memory systems)

这种观点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应了记忆系统存着结构和功能上不同的多个子系统。系统说以Tulving为代表,他曾提出把记忆分为程序性记忆、语义记忆、情节记忆、工作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他认为启动效应代表着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RS)。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痕迹,也可以说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

4.2 加工说,即传输适当认知程序(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

这种观点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仅反映了两类测验(即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所要求加工过程的不同,并不说明存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不同的记忆子系统。Roediger(1990)认为外显记忆更多依赖精细编码等概念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