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工作面上顺槽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 响。
为很小 的数值 , 即巷道顶板未发生明显的离层。本 工作面直接顶为整体性 比较好的砂岩 , 其上部有多
层 较完 整 的坚 硬岩 层 , 且在 工 作 面后 方 尾巷 采 取 而 了及时 有效 的加强 支 护措 施 , 以上 顺 槽 顶板 在 留 所
巷前后能保持很好的整体性和运动一致性 , 使巷道 顶板并未发生明显的离层现象。
速度明显增大 , 累积变形量迅速增大 , 巷道整体发生 明显的剧烈 变形 。 由此 也 可 以看 出 , 工 作 面 的超 该 前影响范围为 2 0m左右。同时, 由于巷道顶板完整
性 较好 , 以顶底板 相 对 移 近量 远 小 于两 帮 相对 移 所 近量 。工作 面 回采 对 两 帮 的影 响大 于 对 顶 底 板 的
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李传 明: 沿空留巷 工作面上顺槽围岩活动规律研 究
4 5
测 站 2 以内时 , 0m 随着 工作 面推 进 , 巷道 表 面位 移
基 点布 置在 顶板 83m深 处 。由离层仪 读数 可以发 . 现, 工作 面前方 5~10m 以及 工 作 面后 方 2 0 0—10 8 m 整个 观测范 围 内 , 板 的 浅部 离层 与深 部 离层 均 顶
李传 明
( 安徽理 工大学 能源 与安全学 院 , 安 徽 淮南市 22 0 ) 30 1
摘 要: 通过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顶板离层观测等矿压观测手段 , 分别对沿空留巷工作 面 前 方巷道和 工作 面后 方尾巷 围岩矿 压显现特 征 进行 观 测 , 而分析 巷 道 围岩 矿压 活动 规 进
辅助运输, 采用混凝土膏体材料充填沿空留巷, 其余 采空区顶板为 自然垮落法管理。 该工作面所采煤层大部分由一宽缓的背斜和向
斜 组成 , 煤层 内小 的裂 隙和断层 构造 比较发 育 , 这些
垮落循环后 , 因受采场边界煤体的支承作用, 经常在
采 空区边 界 上方 形 成 不 整 齐 的悬 臂 式顶 板 残 留边
本 文拟 通 过对 试 验巷 道 的矿 压观 测 , 分析 沿空 留巷工 作面巷 道 围岩 活动 规律 , 加 对 沿空 留巷 工 增
前方巷道表面位移。工作面后方 2 0m处设置第一 测站 , 以后每 3 0m设置一个测点 , 总共设置 4个测
点, 观测 工作 面后 方巷 道 表 面位 移 。顶 板离 层 观测
I S 6 l一2 0 S N 17 90 CN 3 — 1 4 /TD 4 37
采矿技 术
第1 0卷
第 1期
21 0 0年 1T c n lg nn e h o o y,V 1 1 No 1 o . 0, .
沿 空 留 巷 工 作 面 上 顺 槽 围 岩 活 动 规 律 研 究
采用顶板离层仪, 测站位置与表面位移测站相同, 每 测站在顶板处安装一套 。 21 表面 位移观 测 . 由图 1 可以看 出, 工作 面前方 2 9 0~ 0m范 围 内, 巷道表面位移速度很小 , 累积变形量也一直维持 在较 低 的水 平 , 顶底板 和上 下 帮 的相对 位 移 均逐 步 增大 , 但巷道整体变形量不大。在工作面推进至距
一
对提高煤炭回收率, 降低掘进率 , 缓解采掘接替的紧 张状况 , 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 义 。我 国学 者针对 沿空 留巷技术 进行 了一系列 的基 础研究工作 , 取得 了诸多进展。相对于普通开采方 式, 沿空留巷开采全过程的矿压显现规律有其显著 特点 。
有观 点认 为 , 沿空 留巷 工作 面顶板 进入 周期 在
小构造一定程度上破坏 了煤层 的连续性 , 而且使工 作 面 出现煤层 异常 区。工作 面水文 地质条件 相对简 单, 主要充水水源为老顶砂岩水。老顶砂岩主要 由 中细砂岩组成 , 个别地段有粗砂岩和粉砂岩 , 岩层垂 直裂隙发育, 富水性较差, 主要以静储量为主。直接
顶板 主要 由细砂 岩组成 , 赋存条 件较好 。
律 , 出工作 面上顺槽留巷前后巷道 围岩变形规律的异 同, 得 对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与借鉴
意 义。
关键 词 : 沿空 留巷 ; 道 围岩 ; 巷 变形规 律
0 前 言
沿 空 留巷是 煤 矿开 采技 术 的一 项重 大改 革 , 它
1 工作面概况
实验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 , Y型通风方式, 为单 走向长壁、 区内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 。一次采 全高 , 高 为 2 8m。工 作 面轨 道顺 槽 用 于进 风及 采 .
界。根据顶板岩层 的分布状态, 可将采空区边界附 近的岩层分为垮落 区、 错动离层区、 二次破断区、 微 破裂 区 4个 区域 。顶板 在采 空区边界 处 的断 裂位置 及巷道所处的位置随煤体的强度不同而发生相应变
化 , 而影响巷 道 的矿 压显现 及稳定性 。 进 也有 观点将 沿空 留巷 的巷 道顶板 运动按 时间划 分为前期 活 动 、 渡 期 活 动 和 后 期 活 动 3个 时 期 。 过 该 观点还认 为 , 因为 有 老 顶 “ 结 构 ” 大 的存 在 , 效 有
2 矿 压 观 测
巷遭 表 面位 移观 测采 用 巷道 十 字 断面法 测 量。
距离工作面前方 10/处开始设测点 , 0 t q 每隔 3 1 01 1设
一
个 测站进行 观测 , 总共设置 4个测 站 , 测工 作 面 观
的保护了巷内支架免受上覆岩层 自重应力 的作用。 “ 大结构” 的形态与采高、 直接顶厚度 、 老顶下位岩 层的性质有关。巷 内支架和巷旁充填体不能改变老 顶“ 大结构” 的形 态。因为巷 内支架 和巷旁支护不 能改变顶板岩层过渡期活动时顶板 的下沉量 , 也不 能约束顶板岩层后期活动而引起 的平行下沉 , 所以 巷内支架只需保持直接顶的完整和与老顶的紧贴。
为很小 的数值 , 即巷道顶板未发生明显的离层。本 工作面直接顶为整体性 比较好的砂岩 , 其上部有多
层 较完 整 的坚 硬岩 层 , 且在 工 作 面后 方 尾巷 采 取 而 了及时 有效 的加强 支 护措 施 , 以上 顺 槽 顶板 在 留 所
巷前后能保持很好的整体性和运动一致性 , 使巷道 顶板并未发生明显的离层现象。
速度明显增大 , 累积变形量迅速增大 , 巷道整体发生 明显的剧烈 变形 。 由此 也 可 以看 出 , 工 作 面 的超 该 前影响范围为 2 0m左右。同时, 由于巷道顶板完整
性 较好 , 以顶底板 相 对 移 近量 远 小 于两 帮 相对 移 所 近量 。工作 面 回采 对 两 帮 的影 响大 于 对 顶 底 板 的
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李传 明: 沿空留巷 工作面上顺槽围岩活动规律研 究
4 5
测 站 2 以内时 , 0m 随着 工作 面推 进 , 巷道 表 面位 移
基 点布 置在 顶板 83m深 处 。由离层仪 读数 可以发 . 现, 工作 面前方 5~10m 以及 工 作 面后 方 2 0 0—10 8 m 整个 观测范 围 内 , 板 的 浅部 离层 与深 部 离层 均 顶
李传 明
( 安徽理 工大学 能源 与安全学 院 , 安 徽 淮南市 22 0 ) 30 1
摘 要: 通过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顶板离层观测等矿压观测手段 , 分别对沿空留巷工作 面 前 方巷道和 工作 面后 方尾巷 围岩矿 压显现特 征 进行 观 测 , 而分析 巷 道 围岩 矿压 活动 规 进
辅助运输, 采用混凝土膏体材料充填沿空留巷, 其余 采空区顶板为 自然垮落法管理。 该工作面所采煤层大部分由一宽缓的背斜和向
斜 组成 , 煤层 内小 的裂 隙和断层 构造 比较发 育 , 这些
垮落循环后 , 因受采场边界煤体的支承作用, 经常在
采 空区边 界 上方 形 成 不 整 齐 的悬 臂 式顶 板 残 留边
本 文拟 通 过对 试 验巷 道 的矿 压观 测 , 分析 沿空 留巷工 作面巷 道 围岩 活动 规律 , 加 对 沿空 留巷 工 增
前方巷道表面位移。工作面后方 2 0m处设置第一 测站 , 以后每 3 0m设置一个测点 , 总共设置 4个测
点, 观测 工作 面后 方巷 道 表 面位 移 。顶 板离 层 观测
I S 6 l一2 0 S N 17 90 CN 3 — 1 4 /TD 4 37
采矿技 术
第1 0卷
第 1期
21 0 0年 1T c n lg nn e h o o y,V 1 1 No 1 o . 0, .
沿 空 留 巷 工 作 面 上 顺 槽 围 岩 活 动 规 律 研 究
采用顶板离层仪, 测站位置与表面位移测站相同, 每 测站在顶板处安装一套 。 21 表面 位移观 测 . 由图 1 可以看 出, 工作 面前方 2 9 0~ 0m范 围 内, 巷道表面位移速度很小 , 累积变形量也一直维持 在较 低 的水 平 , 顶底板 和上 下 帮 的相对 位 移 均逐 步 增大 , 但巷道整体变形量不大。在工作面推进至距
一
对提高煤炭回收率, 降低掘进率 , 缓解采掘接替的紧 张状况 , 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 义 。我 国学 者针对 沿空 留巷技术 进行 了一系列 的基 础研究工作 , 取得 了诸多进展。相对于普通开采方 式, 沿空留巷开采全过程的矿压显现规律有其显著 特点 。
有观 点认 为 , 沿空 留巷 工作 面顶板 进入 周期 在
小构造一定程度上破坏 了煤层 的连续性 , 而且使工 作 面 出现煤层 异常 区。工作 面水文 地质条件 相对简 单, 主要充水水源为老顶砂岩水。老顶砂岩主要 由 中细砂岩组成 , 个别地段有粗砂岩和粉砂岩 , 岩层垂 直裂隙发育, 富水性较差, 主要以静储量为主。直接
顶板 主要 由细砂 岩组成 , 赋存条 件较好 。
律 , 出工作 面上顺槽留巷前后巷道 围岩变形规律的异 同, 得 对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与借鉴
意 义。
关键 词 : 沿空 留巷 ; 道 围岩 ; 巷 变形规 律
0 前 言
沿 空 留巷是 煤 矿开 采技 术 的一 项重 大改 革 , 它
1 工作面概况
实验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 , Y型通风方式, 为单 走向长壁、 区内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 。一次采 全高 , 高 为 2 8m。工 作 面轨 道顺 槽 用 于进 风及 采 .
界。根据顶板岩层 的分布状态, 可将采空区边界附 近的岩层分为垮落 区、 错动离层区、 二次破断区、 微 破裂 区 4个 区域 。顶板 在采 空区边界 处 的断 裂位置 及巷道所处的位置随煤体的强度不同而发生相应变
化 , 而影响巷 道 的矿 压显现 及稳定性 。 进 也有 观点将 沿空 留巷 的巷 道顶板 运动按 时间划 分为前期 活 动 、 渡 期 活 动 和 后 期 活 动 3个 时 期 。 过 该 观点还认 为 , 因为 有 老 顶 “ 结 构 ” 大 的存 在 , 效 有
2 矿 压 观 测
巷遭 表 面位 移观 测采 用 巷道 十 字 断面法 测 量。
距离工作面前方 10/处开始设测点 , 0 t q 每隔 3 1 01 1设
一
个 测站进行 观测 , 总共设置 4个测 站 , 测工 作 面 观
的保护了巷内支架免受上覆岩层 自重应力 的作用。 “ 大结构” 的形态与采高、 直接顶厚度 、 老顶下位岩 层的性质有关。巷 内支架和巷旁充填体不能改变老 顶“ 大结构” 的形 态。因为巷 内支架 和巷旁支护不 能改变顶板岩层过渡期活动时顶板 的下沉量 , 也不 能约束顶板岩层后期活动而引起 的平行下沉 , 所以 巷内支架只需保持直接顶的完整和与老顶的紧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