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病人手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病人手术后护理:
1.循环系统的护理(1)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动脉搏动,口唇、甲床毛细血管和静脉充盈情况,以及早发现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及时处理。(2)持续心电图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左心房压及尿量等变化,以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维持正常体温:体温≤35℃应保暖复温,体温回升至常温时,及时撤除保暖措施,防止体温反跳。体温≥38℃,立即草去预防性降温措施;体温>39℃时,加用药物及冰盐水灌肠降温。
3.呼吸系统的护理:术后常规使用机械通气。(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必要时镇静,防止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2)检查双肺呼吸音;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呼吸同步;有无紫绀、鼻翼煽动、点头或张口呼吸;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3)做好呼吸道加温、湿化、雾化;随时吸痰,吸痰前后充分给氧,吸痰时间,<15秒/次,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痰多、粘稠时,可经气管滴入糜蛋白酶后再吸痰;及时清除呕吐物,频繁呕吐和腹胀的病人,行胃肠减压。(4)拔除气管插管后,给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抗生素等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必要时吸痰。
4.各种管道的护理
(1)心包纵隔引流: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2)动脉测压:参见第五章重症病人监护。
(3)中心静脉压:测压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测压前须调试监护仪零点;没30分钟测量一次,并随时记录;保持管道无菌、通畅和密闭;预防感染、血栓形成、静脉导管折断或稻谷那接头脱落出血等并发症。
(4)右心房测压;避免在咳嗽、吸痰、抽搐时测压,以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测定,准确记录;测压管应在心包、纵隔引流管之前拔除,拔管后严密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心律等变化,防止出血、心包压塞症的发生。
(5)漂浮导管测压:在导管植入过程中和置入后,均应密切观察心律、血压变化;执行无菌操作;测量肺动脉契压时,充气量不超过1.5毫升,怀疑气囊破裂时,应将注入气囊的气体抽出,同时拔除导管;拔管操作应在监测心律的情况下进行,拔管后局部压迫止血。
5.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ICU的环境,各种监护及治疗措施对病人均为不良刺激,易加重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故应做好心理护理。
(2)营养支持:除必要的输液、输血外,应鼓励病人尽早进食。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无呕吐可试饮水,无不良反应,且

肠蠕动恢复良好,可逐渐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鼓励病人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根据病情限制钠盐摄入。
(3)活动和功能锻炼:定时翻身,每2小时做一次四肢被动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若心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第一日鼓励坐起;第2天可坐在床旁椅上;第3-5日可下地走动。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后可增加下床活动的次数及活动量。
6.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心包、纵隔引流的量和性状,如有无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心律失常;持续心电监护,如发现心律失常,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意识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3)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观察中若发现血压低、中心静脉压增高、呼吸急促、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心率快、脉压变小、脉搏细弱、尿少、皮肤湿冷出现花纹、面色苍白、紫绀、肛温和皮温相差3-5℃,以及烦躁不安等,表示存在低心排综合征,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心力衰竭:一旦发生,应指导病人合理休息;给氧;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大量快速静脉输液,记录出入量;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并观察用药后反应,特别是洋地黄毒性反应。
(5)脑功能障碍: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头痛、呕吐、躁动、嗜睡等异常表现及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6)急性肾衰竭:应考虑人工肾或透析治疗。透析治疗的病人按透析治疗护理常规护理。
(7)感染:监测体温,若发现纵隔炎或心内膜炎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为预防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各种管道在病情平稳后及时撤除,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