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公交营运管理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公交营运管理上海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概念,信息化建设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涉及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公开等体制机制的支撑,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以下结合目前工作,谈谈我个人对于信息化建设在公交营运管理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营运情况分析

在营运管理中,对于各条线路的营运情况分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驻站观察进行感性的分析,二是通过营运数据(公里、人次、营收)来进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在线路有重大变动时,如更换时刻表、增减运能、走向调整对于这些措施效果的分析后者是十分重要的。

过去的在分析时由于统计系统无法生成电子报表,主要通过人工将报表上的数据进行摘录后再人工累加,既费时又容易产生差错,而且报表生成时间较长,导致分析的相对滞后。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更为及时有针对性的分析。在新的信息平台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及时的取得数据,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处理。并且可以选取任意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

比如,某线路调整了走向,我们就可以对比调整前一周或几周与调整后这一周在人次、公里、营收上的变化,来分析该时刻表的调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细化到去除双休日的对比。

再比如,每年春运、春节、中秋等假期的对比分析,由于每年这些假期的时间是不同的,过去需要人工累计后进行分析,现在就可以选取任意时间段比如今年的2月1日到2月10日和去年的2月15日到2月24日进行对比。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了以往繁杂的人工重复劳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真分析数据,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

我建议今后在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更加的灵活、多样,便于操作。比如生成报表的灵活性,是否可以采用更开放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需求生成报表,代替目前只能按照预设表格要求进行导出的模式。

二、集群调度管理

公交信息化建设给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转变。随着村村通、社区巴士等小线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线路小、车辆少,如果每条线路都按常规投入站点、人员进行管理,成本很高。随着GPS等先进设备逐渐在公交车辆上得到普及,未来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发展集群调度。按现有条件设想,实行集群调度后一个调度人员可以指挥50辆左右的车辆,也就是2条较大线路或4-5条较小线路,必将减少大量人力。

目前我们公司在1008路穿梭巴士上已经采取了集群调度。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已实现“取消现场调度,调度指令由集调中心统一发出;人工干预下能实现调度日报表、路单的自动生成,台帐内容与实

际情况一致无误,进入内部管理正常流程”的既定目标。

下阶段按计划将在1003路、1007路、1008路及三林1路实施四线集群调度工作,年内完成二分公司全部线路集群调度的推行工作。

三、应急处突保障

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公共交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而就需要确保公共交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转,为此就要制定各类应急预案。

我公司目前营运类应急预案共有7项,涉及营运突发事件、特殊气候、轨道交通故障、机动车队管理等。这些应急预案在实践的检验中被证明是必须和有效的。例如,去年世博会的交通保障中103万超大客流的疏散。而去年7月13日,8号线浦江镇至航天博物馆站发生供电故障,导致该区段往航天博物馆方向线路触网失电,地铁营运暂时中断。则是我们第一次启动《上南公交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应急保障预案》,我们按要求顺利的完成了留站乘客的疏散。

今后,可能还会发生此类情况,我们在做好预案准备的同时,我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应该在今后的应急保障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例如,车载GPS可以便于集中掌握支援车辆的位置,行驶状况,车载通讯设备可以便于驾驶员及时的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为最终顺利完成各类处突事件提供第一手资料。

业务部

2011年8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