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视窗读后感》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与传统心理学有着不同的风格: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的习惯,形成了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的研究模块,幸福感理论研究为我们学生积极心理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与技术。“没有幸福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精神世界中,没有幸福感出现并持续在教育过程中,其教育便不是健全的教育,此类教育便必然制造出病态和畸形的人。
班集体建设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努力创造幸福资源、正确面对幸福资源、充分享用幸福资源,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克服痛苦的能力,使人心胸开阔,对未来充满信心,鼓舞人运用智慧,调动潜能,去享受成功的欢愉,去感受人际关系的亲密与真诚。班集体应成为学生应是一种感受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大家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学生家的归属感,让学生对学校有家一般的的认同并不断投注的情感。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表现。
如何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积极心理学的教育视窗读后感》给了我以下启示:
1、亲情化的“感情激励”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老干妈”调味品,那大家是否知道“老干妈”
这三个字的来历呢?这三个字来自于陶华碧十几年的亲情化管理,来自于她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的“感情激励”。
在员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考虑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难,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当公司后来发展到1300多人时,这个规矩仍然没有废止。这么庞大的企业,一直这样实行全员包吃包住,谁敢想,谁又敢做?然而,陶华碧不管花多大的“血本”,都始终坚持了下来。
贵州过年过节时,有吃狗肉的习俗,她就特地建了个养狗场,长年累月养着80多条狗,每到冬至和春节就杀狗供全公司会餐。公司现在拥有1300多名员工,她竟然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哪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哪个员工结婚,她必定要亲自当证婚人……
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激励”,使得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也正是这份真情,使得每个员工觉得不拼命干活就对不起她,使得每一个离开的员工都想回来。
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运用好感情这一手段。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尊重、关心学生,让学生了解你对他们的信任、尊重与关怀,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关心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的温暖,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班集体的精神。”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投桃报李使人之常情。感情这种东西,他往往能成为一宗深入人心的力量,更具凝聚力和稳定性。
2、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
经常体验愉快情感的个人更能够感觉自我能力、自我决定和自我人际关系等,这些感觉又会使他们将来更有可能接近更多新颖和有趣的体验,会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提升这些积极体验,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尝试享受这些体验(即有意识地关注愉快),并通过回忆或故事讲述等方式进行积极情感的再体验等。此外,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和体味,都能激发个体的愉快体验。
3、增加积极事件。正如Diener(1999)等指出,主观幸福感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更多的基础上。他们也指出,积极情感的出现频率比其强度更重要。因此,应尽可能地寻找机会体验愉快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具体可以通过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的次数,或提高活动的多样性或日常活动中愉快的总量等来达到。
4.积极融入社会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幸福是个体幸福的来源之一。集体威望和集体荣誉会给人带来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体验,从而对他们产生吸引;当然,若集体所发起的各种活动能够与人的诸多兴趣相结合,也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以下见解:一是尽可能保持群体的稳定性,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使个体自愿逗留在群体中的时间延长,从而保证群体积极、良好的凝聚力;二是满足群体的成功需求,给群体安排或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激发这些群体的积极动机或导向,以
获得群体的成功;三是引导群体适应,就是通过活动、交流等形式,促使群体成员间进行动态的、相互的适应,从而获得彼此之间的协调。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