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县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设计

《杠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教师:1.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引导学生得出杠杆的定义。

观察日常生活用的工具钳子、筷子、指甲钳、跷跷板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都是能够提供方便。

教师: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教师: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

(探究)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教师: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

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

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

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撬棒、剪刀、钳子等
- 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飞机的飞行原理、吊车的运行原理等
5. 实验和观察
- 实验设置: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
- 观察和分析: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6.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探究杠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分析杠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杠杆原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算等基础知识,本节课将在力的基础上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简短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杠杆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杠杆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杠杆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杠杆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杠杆的特性和重要性。
7. 课后作业
- 撰写一篇关于杠杆的短文或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以及应用,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八、典型例题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法和讨论法,通过设置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讲解和示例来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教案1

12.1 杠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参照教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5.巩固与拓展(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8cm处,则在右端2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12.1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12.1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12.1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分为三类:一类是省力杠杆,一类是费力杠杆,还有一类是等臂杠杆。

2. 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以及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分类,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确定,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力臂,并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杠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分类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杠杆一定是直的。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3)力臂越长,杠杆就越省力。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3. 计算题:一个动力为10N,动力臂为0.5m,一个阻力为15N,阻力臂为1m 的杠杆,是否平衡?请计算并说明理由。

答案:1. (1)× (2)× (3)×2. D3. 该杠杆不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杠杆——新授课★整体设计说明★本课由投影画面和杠杆实物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动画引入杠杆含义,通过作图引入杠杆的五要素,再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杠杆。

这样是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杠杆是一种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涉及力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这一节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

★教法建议★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出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的重点。

实验数据处理对学生难度较大,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握好分寸。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

★学法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过程和方法(1)会画杠杆的力臂,根据力臂判断杠杆的类型。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了解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亲身感受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约1分钟)多媒体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修航天飞机、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的木头的生动画面。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2.1 杠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拔图钉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拔图钉表演.男生:空手拔图钉,结果没拔出.女生:使用羊角锤拔图钉,结果图钉很容易拔出.二、新课教学讨论:下列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绕着固定点转动、硬棒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lever)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古代的杠杆汲水的桔槔建造金字塔用的工具二、杠杆上的五个名词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提问:什么是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答:要改变口诀: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画力臂的方法是:(1)辨认杠杆,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作出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线(4)用大括号将力臂括上,并标上符号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1F2三、杠杆的平衡条件讨论: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 F1 / L1 = F2 / L2 假设二:F1·L1=F2·L23、测量的物理量: 力、力臂4、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5、实验操作:(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练习:1、l1=3l2,F1是F2的 3_倍.2、F1 : F2=2 : 5,l1 : l2=5:2 .3、l1 : l2=4 : 3,F2=60 N,F1=45N.4、F1=15 N,F2=75 N,l1=15 cm,l2=3cm.四、生活中的杠杆省力杠杆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特点: 省力、费距离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由 F1L1=F2L2 ∵ L1〈 L2 ∴ F1 〉F2 这是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费力、省距离生活中的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由 F 1L 1=F 2L 2 ∵L 1 = L 2 ∴F 1 = F 2 这是等臂杠杆 三类杠杆的对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一、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三、生活中的杠杆四、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习题巩固:1、一个人用1.2m 长的扁担挑起重200N 和300N 的两桶水,肩膀应放在离200N 的这桶水多远?解:由题意知,F 1=200N F 2=300N L 2=1.2m-L1 根据F 1L 1=F 2L 2得 200N ×L 1=300N ×(1.2m-L 1) L 1=0.72m2.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 1、F 2、F 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沿F 1方向的力最小 B .沿F 2方向的力最小 C .沿F 3方向的力最小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杠杆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杠杆

《杠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更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杆秤、衣服夹、老虎钳、剪刀、核桃夹等。

2、教师:课件、小黑板、自制玩具跷跷板、弹簧测力计。

三、教学过程
的新课程理念。

四、小结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

五、板书设计:
一、杠杆
一、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二、画力臂要注意的问题:
(1)辨认杠杆;(2)先找支点O;(3)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4)过O点画出力臂
三、杠杆平衡条件动力
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
F1 ×L1=F2×L2
四、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L1 > L2 ,F1 < F2,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L1 < L2 ,F1 > F2,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 L2 ,F1 = F2,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新人教)教案84

(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新人教)教案84

12.1 杠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二、认识杠杆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参照教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5.巩固与拓展(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8cm处,则在右端2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第2课时)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第2课时)优质教案

M FN O第一节 杠杆(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分类方法;(2)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杠杆的分类(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二、杠杆的种类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当l 1>l 2,F 1<F 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省力。

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省力杠杆,如:撬棒,瓶盖起子,园艺剪刀等。

2、 当l 1<l 2,F 1>F 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费力。

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

3、 当l 1=l 2,F 1=F 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平等。

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

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

三、杠杆的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讨论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

然后归纳:1、 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

2、 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讨论其结构,用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四、练习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A F 1 F 2 F 3B C A 易 ;②能在力F 的作用下围绕着 旋转。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第2课时生活中的杠杆【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的杠杆的使用。

(2)乐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生活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杠杆的分类;2.能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3、能力目标:(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

(2)能准确找出并画出力臂。

【教学难点】:力臂的寻找与绘画。

【教具使用】:杠杆和支架及钩码(5个),羊角锤、钉子、木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生活中的杠杆等臂杠杆:动力臂①__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跷跷板.省力杠杆:动力臂②________阻力臂,能③________力,但④______距离.如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等.费力杠杆:动力臂⑤________阻力臂,⑥________省力,但⑦________距离.如理发剪刀、钓鱼竿、镊子等.2.杠杆的最小力问题条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要使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1最小,其相应的_______应为最大值.方法:(1)定点:确定杠杆发生转动时相对静止的点为支点,在杠杆上选择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作用点;(2)定向:动力的方向垂直于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且与阻力方向的作用效果相反;(3)定值: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进而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动力的最小值.(二)学习指导合作探究探究一、杠杆的分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9面,完成下面填空: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等臂杠杆;钓鱼杆、铡刀、筷子、啤酒瓶起子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铡刀、啤酒瓶起子;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看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小组讨论1.跷跷板属于上面的哪类杠杆?托盘天平呢?说说你的看法。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了解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杠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是科学性: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力臂的画法。

三是探究性,杠杆的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得出。

本课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以下内容:认识杠杆,会画力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

教法:实验归纳法、质疑讨论法等。

学法: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法去寻求知识。

重难点分析:1.重点:认识杠杆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会画杠杆的力臂;能区分各种常见杠杆的类型。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铁架台、杠杆、钩码、瓶起子、夹蒜器、电吹风、地板拖、三角板、大表格、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板书:杠杆一、认识杠杆定义:(简笔画:撬棒示意图,附杠杆五要素)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三、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l1> l2,则F1___F2,(省力但费距离)2.费力杠杆:l1< l2,则F1___F2,(费力却距离)3.等臂杠杆: l1= l2,则F1___F2,(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观察、体验、求证、运用等研究活动。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

1知识内容杠杆是一种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涉及力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杠杆》一节从内容设计上看,既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又是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扩展。

本节课主要研究杠杆的基本概念及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探讨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理论结合实践,讲述杠杆的应用。

2知识地位《杠杆》一节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节课的学习安排在力和运动以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内容之后,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力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力及二力平衡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能够为后面学习滑轮等其它机械运动及功和能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杠杆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简单机械之一,是力的一种基本应用,教材后面讲述的其他机械均可以由杠杆引出,从内容安排上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讲解起来容易被中学生接受。

(二)学情分析1知识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杂志、电视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接触过杠杆,对于杠杆现象有比较充分的生活感性认识,但可能描述不够科学严谨,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生活画面,加深体验,强调观察,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2能力方面学生对物理现象有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能加以正确引导,能够相对正确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3 情感方面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使他们对操作实验和趣味故事情有独钟,课堂上结合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或魔术,极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知欲,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课堂。

(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12.1 杠杆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重点:
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
学法指导:
了解杠杆的应用。

预习导入:
他们是如何搬动巨重的石头的?
预习导学:
自学课本76-77完成: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 (2)动力F 1 (3(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 1和阻力F 2(4)动力臂L 1 (5) 阻力臂L 2 3、力臂 :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2).剪纸或布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3.)剪树枝
结、杠杆的平衡条件:自学课本79页完成: 在杠杆右边向下杠杆是刃比较长)剪纸板时花剪较省力但是费时;而洋裁剪则费力但是省时。

(1).图所示
当支架上刻度相等的杠杆处于静止状

米的杠杆
,动力一定是阻力的几倍
若使两端物体都 A. 左端下沉
水平静
且标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50
扁担及筐的重力。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优秀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第2课时杠杆的分类及应用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理解力臂的概念。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展示图片:一个人正在用一个巨大的杠杆撬动地球。

提问: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能联想到什么?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起地球。

”显示了科学家基于科学理论的宏大气魄。

提问:为什么这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可以起这么大的作用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后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说。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高效课堂》预习部分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杠杆1.杠杆的概念播放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引导学生对图片上的工具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指出:它们工作时,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注意:硬棒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
教学课题:杠杆
教学目的: 1)掌握杠杆的定义以及杠杆的有关名词
2)掌握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难点:力臂的作图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工具:夹钳,羊角锤,幻灯片,剪刀,天平等
教学内容:
引入新课
由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过渡到他们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那么这一章我们
就来学习《简单机械》。

板书“简单机械”
这一章主要学习三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

举例生活中应用的杠杆原理的例子:剪刀。

夹钳,天平等。

板书“杠杆”
※由于初中生学习以兴趣为主,所以要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决定采用一个
※小实验:各叫一名男生和女生,让男生徒手捏粉笔头,结果没有捏碎;接
※着让女生使用夹钳夹粉笔头,结果粉笔被捏碎。

??提问:是不是女生的力气比男生大?答:
原因:女生使用了夹钳,是一种杠杆工具,可以省力并能提高工作效率。

新课教学
以撬棒撬石头为例,提问、归纳总结杠杆的定义。

(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F1
F1
L1
O L1
L2 O L2
F2
F2
图(一)图(二)
在讲述撬棒撬石头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杠杆定义涵盖的内容,
归纳为3点:
1)硬棒
2)受到力的作用
3)固定点
??提问(1一2人):让学生自己总结杠杆定义。

板书“定义
让学生举一些利用杠杆制成的物品,鼓励发言,同时演示一些幻灯片,让
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讲解有关杠杆的几个名词(结合图,边讲边作图,标记)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定义中的固定点;O,;
※强调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或;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或;
※动力和阻力是按照力的转动效果命名的,都是外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
杆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也一定在杠杆上。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或这部分是本节
5)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2或课的重点,难点
※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的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
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再过渡到
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画力臂的步骤:
1) 确定支点
2)确定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强调注意:
1)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
一定在杠杆上。

2)力的作用线是一条直线,没有方向。

2)作图细节方面:力臂,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且力臂的长度应该 F1 用大括号标记;垂直的地方应有垂足;支点处用标记;5个名词
必须用正确的字母表示。

※对于力臂的画法,要至少完成两个完整的杠杆示意图,第一个采用
※撬棒撬石头,由我独立完成;第二个图采用羊角锤起钉子的示意图
※先用幻灯片演示。

提问:支点的位置和作用力的方向?
※可以让一同学口述,教师完成作图后,再把力臂的作法叙述一遍 O ※课堂练习:作业1的第2题,分两组各两人共四人次。

?? 提问:1)如果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那么力臂怎样画? F2
2)画夹钳的杠杆示意图。

作业:作业1的第二题(3),(4),夹钳的杠杆示意图。

时间安排:
新课教学大约30分钟,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作练习,并作讲解。

讨论:为什么把力臂的作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