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地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全国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减少
2.据右图分析,关于长三角四省市流动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人口净流入量呈减少趋势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人口流入量越大
C.上海的人口流动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D.上海、江苏因产业结构升级、政策调控导致人口净流入量减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
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白沙碧水”奇观出现在雨季,读右图,该国3、4月为降水最多的月份,也是该景观最佳观赏时间。B对。A、C、D错。
D.“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强风
【答案】1.C
2.A
【解析】
【分析】
1.目前高铁的功能是客运,高铁站核心区域人流量大,交通便利,对外辐射能力强,最适宜布局需要接近消费人群的商业活动,C正确。故选C。
2.结合题中信息,“地上隧道”主要是防止强风吹翻列车,圆形小洞可以起到通风和采光的作用,A正确;该路段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为西北风,风力大,多风沙,圆形小洞的朝向应避开西北,B错误;该路段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采用双层结构可以防寒保温,C、D错误。故选A。
【答案】1.A
2.C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新加坡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说明其发展多中心空间体系的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A正确。城市变得分散,减弱了城市管理力度,B错。城市的中心职能没有疏解,只要为了缓解中心的人口,C错。分区政策不能促进关联产业集聚,D错。故本题选A。
2.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坡度陡,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读左图,照片为面向北方拍摄,沙丘坡度小的一侧为迎风坡,朝向东北,所以盛行风为东北风。C对,A、B、D错。
【考点定位】景观欣赏时间,新月形沙丘与风向。
【名师点睛】景观有季节变化,时间变化,景观欣赏也有需要有特定的时间或是季节。了解新月型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缓坡圆面对着的是风来的方向。注意材料中信息,景观出现在雨季,所以应是降水量最大的时期。
贵州省毕节地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7年5月我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奥伊米亚康 (居民约500人) 结为友好城市。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木屋 “东倒西歪” 是奥伊米亚康民居的特色,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水冲击B.暴雪重压C.大风吹袭D.冻融交替
下图为兰新高铁示意图及“地上隧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高铁站核心区城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B.园艺C.商业D.物流
2.下列关于隧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上隧道”上的圆形小洞的结构便于通风和采光
B.“地上隧道“上的圆形小洞的朝向应避开东南方向
C.“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干旱
2.两地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工业基础较差,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两地具有独特的冰雪景观,适宜旅游业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两地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选项C不符合题意。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金融业不发达,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位于
C.湖泊水位季节变化较大D.湖泊成因与贝加尔湖相似
2.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北冰洋
C.墨西哥湾D.密歇根湖
3.拍摄该景观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1月1日19:00B.2月1日21:00
C.5月1日21:00D.12月1日8:00
【答案】1.C
2.D
3.B
【解析】
【分析】
10.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左图是“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统计图”,右图是“2011年来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万人)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左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逐渐减少
B.人口流动缓解了我国老龄化现象
C.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人口均衡分布
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
2.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A.洋流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位置C.地形D.土壤
3.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更长B.两地昼长相同C.太阳直射赤道上D.乙地昼夜差异大
【答案】1.B
2.A
3.D
【解析】
1.西半球主要是南北美洲,根据纬度和海陆轮廓,该地在中美地峡,可推出是北美洲。
2.北美南部东临墨西哥湾暖流,西临加利福尼亚寒流,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答案选A。
3.题中没有明确是晨线还是昏线,所以A、B都不对,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故太阳不直射赤道,C错;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异越大,故D对。
3.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
A.T1B.T2C.T3D.T4
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
A.Q1减少,Q2增加B.Q2减少,Q3增加
C.Q1增加,Q2减少D.Q2增加,Q3减少
【答案】1.B
2.A
【解析】
1.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代表“地表径流”的是Q1。由图可知,从图最左段至T1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至最大,T1-T2之间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T2时刻地表径流为0,T2时刻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T3时刻是壤中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T4时刻是浅层地下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密歇根湖是世界第五大湖,湖面风浪很大。其西岸与东岸北端是岩石构成的悬崖,而南岸与东岸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组成。冬季时,东岸降雪量远大于西岸。下图中左图示意密歇根湖位置,右图为某日游客在密歇根湖岸边拍摄的日出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密歇根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湖泊堆积作用明显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明显
3.要知道当地日出时北京时间,需知道当地与北京相差几个时区,即确定当地的时区。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时区为85°W,位于西六区,比北京(东八区)时间晚14小时,从图中可至当地湖泊有胡泊冰现象,说明是冬季。冬季日出应晚于6点,西六区6点这北京时间应晚于20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8.冻土是特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和变化对区域整体环境影响极大。如图示意1950年以来黄河源区典型多年冻土区域冻土变化曲线(含模拟预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模拟预测分析,2050-2070年该地
A.地温升高幅度不大B.深层冻土变化不明显
C.冻土厚度比较稳定D.融化夹层的厚度增大
2.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发育的原因是
A.坡度大B.纬度高C.地势高D.人烟稀少
【答案】1.D
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据图可知,2050年后多年冻土上限加速下降、下限抬升,可推断地温升高幅度较大,冻土厚度减小,故A、B、C错误;读图可知,融化夹层的厚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
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径流流速变慢,植被截留、下渗增加,Q1减少,Q2增加;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量向土中入渗,除补充土壤含水量外,逐步向下层渗透,如能达到地下水面,则成为地下径流,植被覆盖率提高后,下渗增加,Q3增加。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4.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图所示)。
2.两地结成友好城市后, 未来合作交流前景最广阔的领域是
A.制造业B.旅游业C.种植业D.金融业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我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民居特色成因、合作交流领域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该地房屋“东倒西歪”主要由地基不稳造成,而造成地基不稳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冻土的冻融作用。奥伊米亚康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6~8月表层冻土融化、地面下沉,冬季土壤重新冻结、体积膨胀,造成地基不稳;6~8月气温日变化大,白天浅层冻土解冻,晚上重新结冻,造成地面不均匀升降,选项D符合题意。当地居民选择经常被洪水冲击的地方居住,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地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下泄,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地居民可以选择避风的地方建设民居,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据材料“其西岸与东岸北端是岩石构成的悬崖”可知湖泊东部地势起伏大,对湖泊堆积作用不明显,A错。该地降水较多,湖泊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B错。该地受冬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C对。贝加尔湖为构造湖,该地湖泊为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D错。故选C。
2.该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携带密歇根湖的水汽到达东岸,故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密歇根湖,D对。其他区域不符合,故选D。
2.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故A错误。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起不到减轻就压力的作用,故B错误。由题干可知,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图所示),这些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故C正确。新加坡的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其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城市化水平,故D错误。故本题选C。
2.黄河源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峻,部分地带常年温度在0℃以下,形成多年冻土。冻土发育与坡度、人口关系不大。黄河源区纬度并不高。故选C。
9.图甲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乙是该地区降水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 )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2.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6.下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变化图,曲线Ⅰ在③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这里
A.位于市中心B.交通便捷C.工厂密集D.环境优美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影响地价的因素一般有两个:一是离市中心的距离(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越发达,地价越高);如果城市中有铁路穿过,受铁路影响地价稍低。读图可知:曲线Ⅰ在③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③处又不在市中心的位置,且比②离市中心远,但是地价高于②处,只能是③处的交通通达程度较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以新加坡的交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掌握情况及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兰新高铁的部分路段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主要是防止强风吹翻列车。其一侧有许多圆形小洞。“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