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十大景点,十大特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沽湖
距宁蒗县城72公里的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
泸沽湖被青山绿林环抱,湖面面积48.4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45米,湖面海拔2685米,湖西属云南省宁蒗县,湖东属四川省盐源县。
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青龙海生态旅游区
集高山湖泊群、万亩杜鹃林、万亩草甸、高山石林等景观为一体的青龙海生态旅游区。
青龙海,又名天湖,位于海拔4033米的药山之巅。
水面面积2亩,平均水深1.5米,湖周苍松翠柏环绕。
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
有“山巅瑶池”之称。
极具特色的格姆女神山、望乡台、幽谷、吉意溶洞、永宁温泉等自然景观足以让人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溶入自然,回归自然。
修建于元朝时的永宁扎美寺、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的屯兵遗址日月河、豪华的土司衙署等人文景观是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一笔笔浓墨重彩。
日月河、开基桥
日月河,又称日月坪。
位于永宁乡政府附近向西南1公里处。
在开基桥上游800米处,顺河呈左右两边扩展的宽阔草坪地上,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国路经永宁时,屯兵休整的地方。
忽必烈南征大胜北撤时,在此附近修建石拱桥,以示对当地百姓大力支援的回报,并命名桥为“开基桥”,寓意为从此开创百业根基。
以后当地人视这里为吉祥,成功之瑞地,凡是有摩梭人出远门、赶马经商、到西藏学经受戒等重要外出旅行的,都要按例在此住宿集中,休整集队同行,作为送行者,这里是终点站,要在此道别,形成了几百年约定俗成的礼仪规矩。
永宁温泉
永宁乡位于宁菠县西北部,由永宁坝子、泸沽湖滨、金沙江峡谷台地三部分组成。
永宁坝子四面环山,海拔2640米,面积41.23平方公里,盛产稻谷、玉米、养麦、白瓜子,是云南省内水稻种植海拔最高的坝子之一。
宁旧名楼头赕、答蓝,摩梭语称"吕底",意为休息的地方,宋末忽必烈南征大理经此,始定名为“永宁”,寓永远安宁之意。
唐代以前主要为藏族居住地,今主要为摩梭人、普米族聚居。
永宁为历史上茶马古道要冲,当地几家大富和封建领主各组织马帮商队,由土司武装护送,经永胜、丽江、维西、中甸、察隅、拉萨、日喀则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往返经商。
元代设永宁州治所于坝内,后曾升为永宁府,由摩梭阿氏世袭土司职,历经明、清、民国至1956年民主改革时止,共传38任土司。
永宁温泉位于坝子北端温泉行政村,距永宁乡政府10公里,距泸沽湖30公里,当地俗称"热水塘"。
泉水从挖都山脚岩缝间涌出,水量每小时60立方米,清澈异常,终年热气蒸腾,四季皆可沐浴。
据传,永宁温泉最初水温很高,滚沸的泉水可煮蛋烫猪,后来温度逐步下降,如今泉水恒温37℃,最适宜人体浴洗。
因其水中含有硫化氢,对人体很有益处,尤其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疗效甚佳。
过去,永宁温泉只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天然池塘,每逢农闲时节,附近居民纷纷前往沐浴,还在其地野餐歌舞。
同时,这里也是人们结交情侣的场所,摩梭青年男女在热水塘同池共浴,互相嬉乐,而后相邀上岸野餐。
人夜,一对对阿夏便在温泉附近野地露宿了。
为改善永宁温泉设施,宁蒗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了男女浴室,并在附近建起旅馆、商店,食宿交通都很方便。
扎美寺
扎美寺是宁蒗彝族自治县藏传佛教(黄教)寺院,它东面与噶木山遥相对应。
扎美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整个建筑雄伟壮丽,藏式庙宇分正殿、偏殿、禅房等。
寺内壁画极富艺术性,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另人目不暇接,虽年代久远,但色调仍然浓烈,充满了浓郁的印藏风格。
就在永宁城边,步行15分钟可到(每天早上有多辆中巴从宁蒗开往永宁,从泸沽湖边的公路拦乘中巴,40分钟可到)。
泸沽三岛
200多年前的《永北府志》就将“泸沽三岛”列为胜景之一。
人们往往慕名远道来泸沽三岛旅游,这里绝妙的景致引起人们的惊叹。
岛上是一个极佳的览胜之处,并可访问热情好客的摩梭村寨。
从“摩梭山庄”乘独木舟,15分钟可到,从“摩梭之家”骑马或步行,约3小时可到,沿湖边走一走,可以欣赏泸沽湖的湖光山色。
泸沽湖村落
泸沽湖沿湖村落棋布,民房建筑风格奇特。
泸沽湖民房大多为方木垛成的井干式木楞子房,以木板当瓦,每块长约1米,宽0.17至0.26米不等。
内部结构为适应其母系原则而组成家庭特点,有火塘所在的正室,为全家的中心。
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层楼房为“客房”,上为青壮年妇女与他们的“阿注”的居室,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些特点。
从丽江汽车站乘坐往泸沽湖方向的班车。
戛姆山
泸沽湖水美,泸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戛姆山为人们喜爱。
这座山雄伟高大,状如雄狮在湖边蹲伏静息,狮头面湖,还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觉惟妙惟肖。
传说,山上有一位“戛木”女神,她保护着山下各族人民的平安幸福,让百姓多子多孙,让小伙子健壮,姑娘美丽,让庄稼茂盛,牛羊兴旺。
从宁蒗汽车站乘坐往戛姆山方向的班车。
吉意溶洞
吉意溶洞位于宁蒗县红桥乡,是泸沽湖附近的一个大溶洞,清翠的吉意河从村口东流,清山溪流,宛若画图。
村中居住的,大都是摩梭人,村寨的北部是一条山辔,沿这个山脊上行数里,即可到达古意溶洞。
吉意溶洞景观丰富,十分奇异,洞内宽敞,钟乳石林立,蔚为壮观,堪称地下迷宫。
该洞全长1千米多,由主洞、上洞及众多的支洞组成。
洞内最高处30多米,最宽20米,前后洞口穿越一座大山,整个溶洞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容数千人聚会,距前洞口约400米处有一清泉常年涌出,清澈能见游鱼。
洞内景观有的若吊灯,有的似雄狮,有的如菩萨。
有争奇斗艳的石花在石柱旁开放,有神话中的“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在闪闪发亮,满天星斗似的在大厅里,人物鸟兽虫鱼花草等应有尽有,造型逼真,千姿百态。
它们有的呈青褐色,有的呈金黄色,金碧辉煌。
多数为立体状的石柱、石笋、石花或长于洞底,或倒挂空中。
从宁蒗汽车站乘坐往红桥乡方向的班车。
高原温泉
高原温泉位于宁蒗县永宁乡,当地俗称“热水塘”。
温泉水从挖都山脚岩缝间涌出,清澈异常,终年热气腾腾,蒸气弥漫,四季可浴。
温泉坐落在一个祥和而宁静的山弯里,四周群山延绵,摩梭人、普米族的村寨依傍着群山,分布在公路沿线的山脚下。
格姆山离你如此近,黛色的山峰和斑驳的灰岩清晰可辨。
永宁温泉面积约50平方米,泉水恒温38℃,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天然浴场。
因其泉水中含有硫化氢,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关节炎和皮肤病疗效显著。
据传,该温泉最初位于永于乡西南,后因地壳运动而移至今天的位置。
另据传说,永宁温泉最初的水温很高,滚沸的泉水可烫猪烫鸡,到后来,温度逐渐下降,而今其水温已最适宜人体洗浴。
永宁乡政府到温泉的班车畅通无阻,旅客往来极为方便。
沿途游客可尽情观赏摩梭村寨及永宁坝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及动人的高原景色。
摩梭之家
摩梭之家从纳西族村翻过一座葱茏的小山峦,紧依“泸沽湖”畔建有一座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圆木建成风格拙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
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八万多,至今还保留着母系氏族形态和母系家庭生活习惯。
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同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
摩梭人的房屋结构一般为四合院,全用圆木做成,摩梭人称它为“私鲁鱼垮”,意为木头房,也叫木楞房。
房屋正房中间为老人房,即“老祖母房”,老祖母是摩梭家庭中身分地位最高的长者,掌管着家庭的财政和决策权。
老祖母房集卧室、客厅、厨房为一体,房里有两根重要的房柱,左柱代表男,右柱代表女,男柱右侧一个佛台,摩梭家庭称它为“司土”,即“房心佛”。
房内正中墙壁上挂有一块火神牌,它象征着母系家庭象火一样的旺盛,是家庭里的吉祥物,房内还放有摩梭人腌制的“猪膘肉”,又名“琵琶肉”。
它是由整头猪腌制的,可以入一、二十年不变质,是摩梭人饮食中特产。
摩梭人信奉藏传佛教,也即-教。
朝东的楼一般是经堂楼,室内布置精致,佛光、转轮、酥酒灯,使人置身于神秘的宗教氛围之中。
摩梭家庭里的门楼上是女孩子的-,即“阿夏房”。
摩梭人婚姻还保持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走婚制。
“阿注”即朋友的意思,成年的男子和“阿夏”通过认识了解,阿注关系确定后,男子每晚就到阿夏房走婚,翌晨又回到自己家中,他们共同生下的孩子则由舅舅抚养。
的地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乘44路公交车可到;
十大特产
吹肝
吹肝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腌制、天然風乾而成。
其易於存放,可保存一年左右。
吹肝經洗凈、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醬油、醋、蔥花和姜末等佐料涼拌吃,其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
吹肝:天下一绝——鹤庆白族人的特色食品
吹肝是鹤庆的特色食品,一到十月周(农历10月初10)过后,大多数白族人家,就忙着杀年猪。
天还没有亮,就听到从村子里传来猪的叫声。
这叫声里,有的只是喜气。
听到叫声,村里的很多人,都可以去宰猪的人家里,痛痛快快地搓上一顿,这时你可以尽情地一饱口福,胃福和肚福。
可最好吃的,是鹤庆人自己做的吹肝。
宰好了猪,将猪开膛破肚,趁着还有些热乎气,就将猪肝从猪的胸膛里取出来,然后除去猪胆。
妇女们已经将前一天准备的作料摆好了:有自家园子里种出来,红彤彤香脆脆,手工冲出来的新辣椒面;有纯天然本地产的小香葱;有鹤庆东山特产红花椒面,还有本地传统醋厂生产的老陈醋。
更值得一提的是,鹤庆人自己酿造的酒,据说是用明清时候的老土配方酿就的,是乾隆下江南时封的名酒———鹤庆乾酒,就连冲洗猪肝的水,也是用从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纯自然雪水。
烧玉米
烧玉米,黄色的比白色的好吃,糊了也没关系,不影响口味,还有助消化,当然也可能有助于长癌。
这种炭火直接烧出来的玉米到处都有,不加任何作料,绿色而古朴的食品,一块钱一大包,五毛钱一小包,越老的越香。
在宁蒗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买到。
花纹米粑
花纹米粑是把米煮熟后,在碓窝里舂成糍粑状,然后在制有花纹的模子里制成粑粑,蒸熟备用。
食用时用炭火烤热,常以此佐茶。
小凉山苹果
有“小凉山”之誉的宁蒗县,境内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非常适宜苹果生长。
小凉山苹果色鲜、个大、味甘、多汁,享誉省内外。
其中尤以“金帅”、“红冠”、“红元帅”等几个品种为上品。
丽江水果市场有售。
大约8元/斤。
1990年和1993年两次夺得云南省温带水果评比会桂冠。
1995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是云南省优质苹果生产区,产品远销东南亚。
紫杉醇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
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
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
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金边白瓜子
金边白瓜子出自一种俗名为“砍皮瓜”的南瓜,是泸沽湖的特产,国内唯盛产于泸沽湖地区。
瓜籽本身洁白,瓜籽皮的边缘有一圈独特的边线,象是镶了金边的摩梭上衣,故得名金边白瓜子。
金边白瓜子不仅粒大饱满、营养丰富、炒后食用香脆可口,别显一味。
是接待宾客、赠送亲友的佳品;也是榨油的最好原料。
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外贸出口物资,驰名中外。
每年在泸沽湖一带年产量达10万公斤以上。
泸沽湖产的这种“砍皮瓜”除白瓜籽具有经济价值外,瓜肉还可以生产成瓜肠,晒干后还可以加工成美食。
也可以用之于养畜。
根据专家介绍,瓜肉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品,是泸沽湖旅游产品之一。
据了解,泸沽湖产的这种“砍皮瓜”除白瓜子具有经济价值外,瓜肉还可以生产成瓜肠,晒干后还可以加工成美食。
也可以用之于养畜。
根据专家介绍,瓜肉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品,是泸沽湖旅游产品之一。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经常吃可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和丰富的磷、锌元素,对前列腺有保健作用,每天坚持吃一把南瓜子,可防治前列腺肥大。
苦荞粑粑
宁蒗小凉山地区盛产苦荞,因而,苦荞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
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
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灰)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
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
目前,丽江地区利用小凉山、老君山所产荞麦开发出荞酒,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研究结果表明,荞麦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无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
芦丁是荞麦(尤其是苦荞)的特有成份,肯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达93%。
另外,它还有健胃、化滞、清热等功效。
苦荞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
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能强身健体,医治糖尿病,味道略有清苦。
蜂蜜味甜,具有生津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从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
苦荞适合在气候寒冷和土壤贫?的地方种植,生育期短,以往用作粮食或饲料栽培。
近年来,因其籽粒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誉为“长寿食品”。
山嵛菜
又名“瓦莎毕”(日语译音),为十字花料植物,可水栽亦可旱地栽,在我国云南、四
川、贵州等地有野生山嵛菜。
山嵛菜是日本人饮食习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香辛料,自古以来就作为日本上流社会制作“寿司”,食用生鱼片和海鲜的佐料倍受推崇。
山嵛菜的根茎可制作山嵛菜香辛料,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目前,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沿海和国内一些海鲜馆内已出现牙膏状的山嵛菜制成品,但由于山嵛菜价格昂贵,国内市场大部分产品是山嵛菜代用品辣根制成的。
丽江不少山区具有适宜旱地栽培山嵛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自1996年以来,丽江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已投入巨资先后在丽江南口、鲁甸、龙山等地旱地种植山嵛菜近千亩,建立育苗基地480多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把丽江山嵛菜办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亿元产业。
坨坨肉
彝族人吃坨坨肉的历史几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样古老。
坨坨肉可说是彝族人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
坨坨肉顾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着吃。
凡猪、牛、羊、鸡都可以做成坨坨肉。
各种坨坨肉中,以崽猪坨坨肉最负盛名。
坨坨肉要用强火,切忌文火。
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捞出。
放进大盆内趁热加盐、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并将其翻动均匀。
要做一顿好的崽猪坨坨肉,在用料、宰杀、火候各方面都特别讲究。
传统的做法是:选用20、30斤左右重的崽猪,宰杀放血后俯卧于干净处;用清水浇透崽猪全身,再用晒干的厥鸡草覆盖,然后点燃。
适当时用木滚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猪身。
皮毛湿透又经烧烤后,猪身一刮能去掉猪毛和污垢。
然后用厥鸡草烧烤全身,使其呈焦黄色脆皮并再刮洗干净,然后剖开砍成2寸见方的肉快,最后用冷水下锅煮。
这样,坨坨肉就做好了。
另外,彝族讲究主食肉食搭配。
如猪肉配米饭,羊肉配荞饭,鸡肉配燕麦等等。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其功能为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是治疗血虚头痛腰痛、虚痨寒热、大便枯结、屡痹、金疮瘀血、痛疽肿痛及妇女血症的要药。
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
当归主产于丽江地区的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
其品质以身干,根头肥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佳。
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虎掌菌
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国宝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
这种菌无盖无柄,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纤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如虎抓,因而得名。
虎掌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鲜时有浓郁的香味,干制后香味更浓厚。
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长在高山悬崖的草丛深处,云南省仅有楚雄州和丽江县的少数地区生产,故较珍贵。
云木香
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根。
原称"木香",因历史上从广州进口,故称"广木香"。
1935年,云南鹤庆商人张相臣从原产地印度获得木香种子,寄给居住在云南的侄子栽于丽江鲁甸,后逐步发展,销售到广州,称"新木香"。
因色泽棕黄,根条均匀,不枯心,味浓,油性足,被称为国产真货。
1959年首次出口,被誉为"云木香"。
原植物主根粗壮,圆柱形,花果期7-10月。
适宜生长在气候凉爽的地区。
中国适宜区广泛,以云南的迪庆州、昭通地区及丽江地区的宁蒗县、怒江州的福贡县最适宜发展生产。
80年代末被列为国际濒危保护物种。
商品呈圆柱形或枯骨形,质坚硬,气芳香浓烈,味苦。
主治中寒气滞、呕吐泄泻、里急后重。
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解痉降压和抗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产量2吨左右,市场供应主要靠进口。
1952年后生产得到发展,以丽江、迪庆、怒江、大理等地发展比较快。
1969-1979年平均年产量约150万千克,占全国总产量的90%。
1980年以后,四川、贵州等省人云南引种成功,成为新产区。
1996年云南产量约在30多万千克。
拉市海鲫鱼
拉市海鲫鱼
拉市海鲫鱼,产自拉市海的鲫鱼,分酸菜鲫鱼和清汤鲫鱼。
古城边上有很多这样的鱼店,但在拉市海吃最正宗。
青蛙皮
青蛙皮也称树蝴蝶,味淡、性平、口感初尝时略苦,越嚼越香,像木耳但比木耳要硬脆,也有点像炒熟的鱼皮,与鲜肉爆炒,爽脆而有嚼头。
树蝴蝶食用时,应该是先清洗好,再在沸水中滚上片刻,然后捞出,漂洗,就可以炒、炖、凉拌了,做出来的菜鲜美清爽,山野味十足。
酸辣树皮
其实它是云南原始森林乔木中的苔藓类植被,由于长相酷似青蛙皮,故云南人称“青蛙皮”
先用开水过一下后,用云南特产小米辣椒和云南特色调料调拌。
乍看起来是一大盘青蛙皮状的东西,上面是翠绿色的花纹,吃起来又酸又辣,第一次品尝的人可能有点不习惯,但它的口感非常特别,是一种非常舒展的香脆,有股很特别的香味,嚼得越久,香味越持久。
青蛙皮炒火腿
青蛙皮清理干净后,开水过一下,然后和火腿一起煸炒上桌。
青蛙皮口感涩涩的,和着香嫩的火腿一起炒后感觉融合得很怪,但吃过了有点上瘾。
炒青蛙皮
青蛙皮清理干净后,浸过火腿汤,然后煸炒上桌。
嚼了一口,觉不出有什么味道,再嚼几口,舌尖就感觉到一丝麻麻的,还有一点火腿的鲜味。
吃多了,舌头的麻意就重了。
青蛙
皮还可做汤、下火锅等,能减肥消脂。
另外,泡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少了很多鲜味,过水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宁蒗彝族砣砣肉
大凡来到丽江地区宁蒗县(俗称小凉山)的游客,都要品味一番彝族的砣砣肉。
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大块剁颐,小者如拳、大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上一层盐汗水沫,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小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宁蒗黑绵羊
宁蒗彝族自治县主要以彝族为主,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5%,彝族又是一个崇尚黑色与火的民族,自古就有养羊的习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食其肉为贵、用其毛为荣”的绵羊使用等级观点,当地各民族都有披羊皮褂劳作、披披毡避雨御寒和擀制“垫毡”作床垫,婚丧嫁娶时以羊待客,作嫁妆、送礼回礼等用。
祭祀时需用7月剪的黑羊毛扎制灵牌,亲属必须用黑羊献祭;丧事时逝者必须盖用黑绵羊毛擀制的褶皱披毡,同时还要宰黑绵羊公羊作为断气羊和开路羊等习谷,对黑绵羊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宁蒗黑绵羊是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与各族人民长期的喜爱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遗传资源。
宁蒗黑绵羊长期生长在冷凉地区,且当地老百姓饲养管理粗放,因而具有适应冷凉山区多变的环境条件,采食能力强、饲料利用范围广、性情温顺、抗病性强、易管理等特点。
头稍长,额宽微凹,鼻隆起,耳大前伸,灵活;公羊螺旋形角(占58.2%),角形粗状;母羊一般无角(占68.75%),有角的为姜角。
颈部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
体躯丰满,近长方形胸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较长,腹大充实,尻部匀称。
四肢粗壮结实,肢势端正,蹄质坚实呈黑色,尾细而稍长。
骨骼粗壮结实,肌肉丰满。
母羊乳房圆大紧凑,发育中等;公羊-大,左右对称。
全身被毛黑色,额顶有白斑(头顶一枝花)占76.40%,尾、四肢蹄缘为白色者占66.5%,异质被毛。
海棠
海棠是丽江的一道风景,海棠春观花、秋采实,既美化了环境,又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丽江植种海棠,由来已久,晚清纳西族诗人和松樵在《丽江杂咏》一诗中赞道:海棠古树簇城南,照影红沉白马潭。
时有游人三五聚,树边花下坐清谈。
和松樵的诗,活脱脱勾画出了丽江海棠花开时节的美好风景,今天读来,依然亲切怡人。
丽江海棠有三种类型,一为木瓜海棠,又名贴梗海棠,主要是庭院美化、意在观花、花谢后结出的果实是木瓜而非海棠果;次为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子母海棠、小海棠果,西府海棠枝条畅密,树态峭立,叶绿花香,花开重瓣,着果艳甜;再是垂丝海棠,树姿婆娑,花枝细长下垂,有单瓣,重瓣两种,花色娇媚,形似小莲,是海棠花中名品。
后两种海棠以丽江、拉市最多,都是春花秋实,美不胜收。
丽江海棠果多制成干品出售,有散装、袋装,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