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3.良好的区位条件
二、对外珠开江三放角洲的的范围前和位沿置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 的地区之一。[来源:学*科*网]
思考: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迅 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契机:发达国 家的劳动力密 集型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转移。
图4.18 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1990 年 以 后
珠
发展 高新
江 政__策__优___势_已不明显
技术产业 劳__动__密__集__型_产
三 角 洲 地
经济发展 劳__动__力__成_ 带动工资 本__低_的优
业不能支撑该 迫 产业 地区工业化的 使 升级 进一步发展
区 水平_提__高_ 势丧失
加强规划与管理
⑴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⑵对பைடு நூலகம்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①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 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 力度;
②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 的合法权益。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抓机 住遇
世界:经济_全__球__化__、__信__息__化_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经__济__结__构__调__整___。
时间 存在的问题
优势 主导产业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政策和侨乡优势 工业实力较强
图4.24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P75 活动
• 根据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 模式,
• 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 [点拨]
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 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 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 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 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 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 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 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 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都有自己的特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较慢
影响增长速度的原 投资规模小劳动
因
密集型产业附加
值低
较快
投资规模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与1985年相比,2002年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城镇数量迅猛增加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活动
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四 问题与对策
•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
图4.25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 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 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 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 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 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 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
今天的深圳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过去的深圳
深圳东门工地
深圳梅林社区
今天的深圳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动力。
肇庆
惠州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珠海
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 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 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邻 近港、澳。
优越的对外联系区位使珠江三角洲 出口贸易工业快速发展
图4.19 历届广交会参展客商人数和成交额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
国
到2004年止,广东累计实际吸收外商
第 一
直接投资已达1770多亿美元,其中,港
侨 乡
——
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资金达1200亿美
元。珠三角地区9市占全广东省侨资企业
对策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珠江三 角洲地区各 城市在积极 努力,加强 相互分工与 合作,构建 以香港、广 州、深圳为 核心的大珠 江三角洲城 市群。
“泛珠三角”经济圈
2004年6月1-3日在香港澳门和广州举行首次论坛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城 市发展 规划; 加强基 础设施 建设和 环境污 染治理。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 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 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 好的广州市为 基地,发展石 化、钢铁、汽 车、造船等原 材料工业和装 备制造业,以 此推动地区的 产业升级。
劳动力 丰富
政_策__、__侨_ 引进 _资__金_、技 建立 生__活__消__费__品__
乡___优势
术、_设__备__
加工厂
珠江三角 洲地区工 业增加值 增长较__慢__
改革开放 外商投资 吸引外资额
初期
规模_小__ 增长_较__慢__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 出两个发展阶段。
图4.20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第一阶段:起步
•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第一阶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1979 年
至
1990 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主导产业 劳__动_密集 附加 型产业 值_低_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2
城 中 村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隐 患
深圳楼房密度大
握手楼
城中村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 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 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 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题3
江 门
的88%。
小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优 越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全
国
国
家
最 大 的 侨
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
的 对 外 开
乡
放
之 一
政 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20世纪80年代前 与全国其他地区 后都有的条件 共同拥有的条件
A、C
A、区位 C、侨乡
D
B、对外开放政策 D、国际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