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洛丽塔》的悲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洛丽塔》的悲剧性
作者:王奕璇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9期
摘要:《洛丽塔》作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曾因被指为淫秽和乱伦而遭禁。多数追赶“洛丽塔”风潮的人不过为了满足窥视畸型性爱的欲望。而洛丽塔所描述的异情畸恋是包含超越道德批判的爱的美感,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本有关于爱与情欲的悲剧性美感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亨伯特;洛丽塔;悲剧性;情结
第一章引言
《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生最杰出的长篇小说。而《洛丽塔》曾因为被指为淫秽和乱伦而遭禁。研究者或读者大多以道德伦理视角去关注这本书。这也是该书被禁的主要原因,尽管作者一再强调《洛丽塔》与情色无关。小约翰·雷博士序中写到“在整部作品中找不到一个淫秽的词。当然,粗鲁庸俗的读者收到现代习俗的影响,总心安理得地接受一部平庸的小说中的大量粗俗下流的词语;他们对这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匮乏会感到相当吃惊。”[1]
《洛丽塔》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段为世俗伦理所不能容的异情畸恋,同时也是主人公亨伯特临死之前的叙述与忏悔。整部小说以悲剧结尾,令人深思这一切悲剧的源头。
第二章亨伯特的恋童情愫
亨伯特提到,洛丽塔是从安娜贝尔开始的。我并不认同把亨伯特定性为恋童癖。安娜贝尔的死中断了亨青春期一切美好的回忆,她的死所引起的震惊,加强了亨那个噩梦般夏天的挫折,对亨的成长有直接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于女孩的迷恋上升至痴狂,被道德社会伦理所压抑的心理,逐渐发酵、膨胀。这种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性压抑导致了亨伯特一生的痛苦和他带给其他人物的悲剧。他向往性感少女,但理智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玷污。于是,亨伯特选择婚姻与道德标准妥协,而这一切并不奏效。
在遇到洛之后,这种情结完全爆发了。纳博科夫在序中提到“‘令人反感’往往不过是‘异乎寻常’的同义词”。而这也是这一人物最大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最终他枪杀奎尔蒂走向毁灭,架构在这一切之上的悲剧来自于安娜贝尔的死,来自于他本身。他创造了的洛丽塔,又被洛丽塔控制,走向毁灭。
第三章失控的父女关系
亨伯特带洛丽塔远行,其本身就是一种逃离,他试图脱离世俗社会的道德评判去追求一种人类学范畴的本我意义上的快乐,或许是基于这一点,纳博科夫才说《洛丽塔》并非不道德而是非道德的。
在旅行中,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已完全超过他潜意识里要追寻的那个“安娜贝尔”。尽管以控制和占有为形式,甚至粗暴的强加在洛丽塔身上。这种绝对性的爱,将施爱者推向毁灭,也对受爱者造成伤害。同时基于爱的绝对性和排他性,也必然会与社会伦理道德不斷发生摩擦,将自我陷入狂乱失控的境地。爱的精神性与肉欲是无法割裂开来的。洛丽塔是亨伯特欲望的投射,而他将所有的原始生命的热忱盛放在洛丽塔这个脆弱的器皿中。这种粗暴的爱,一步步塑造着洛丽塔。导致了他的悲剧性延展到洛丽塔身上,又上升到生命毁灭的崩溃点。
第四章洛丽塔的歧途之殇
在洛丽塔悲剧性命运中,很明显的留下了性格缺陷造成的影响。“在英美这些国家,有史家以20世纪20年代划线,认为在此前后人们的性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从对性的绝口不谈突然转变为对性的迷狂。”[2]像洛丽塔这样道德意识本身就不完善的孩子便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意生长。而在这种种环节中最重要的家庭这一链也断掉了。致使洛丽塔对伦理观念毫无知觉,道德观和贞操观异常淡薄,对于自身的无知却略显得意。正是以上所有的环节致使洛丽塔一步步陷落在亨伯特欲望的泥潭中。
第五章欲望与道德的心力争衡
洛丽塔对亨伯特的情感是复杂的,除了缺失父爱而向亨伯特寻求依赖之外,还有青春期对异性懵懂的情感。早熟可能引起她具有一些性感的特质,甚至在懵懂的年纪有一些性幻想。但洛丽塔却并未有意勾引亨伯特。所有的性感举动不过是这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精力过剩的表现。她既不是一个毫无魅力的无知幼女,也不是经历丰富懂得如何施展魅力的性感熟女。无疑,亨伯特绝对性的爱对于洛丽塔来说难以承受。她把奎尔蒂当做情人,却一直把亨伯特当成父亲,奎尔蒂确实伤了她的心,而亨伯特的错爱却几乎毁了她的一生。
结语
《洛丽塔》本身既不是一本挑逗人的淫秽读物也不具有道德说教的意图。在畸形的错爱与冲击道德底线的悲剧中是含有爱的。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绝对的爱加之以利用洛丽塔这个被冠名“性感少女”的女孩处在青春期对于性的迷惘从而完成了整部小说“诱奸”这一主题。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在《最后的情人》里所说:“《洛丽塔》是关于爱情的。”但更准确的来讲,它是关于亨伯特的爱情的。它只是亨伯特的自述,却从未听过洛丽塔的心声。即便它每一页都有情欲的表达。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洛丽塔的精神性爱恋。正是
这种难以自控的精神性爱恋使洛丽塔陷入其中,并挣扎逃生。“洛丽塔”不存在了,亨伯特也就无法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死亡才能得到精神的解脱。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
[2]罗洛梅.爱与意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