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
织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不仅是党与农民群众相互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还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加强以行政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现状分析
××区是××市的主城区,全区53个行政村村级基层组织的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大多能以时代赋予的使命为职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抢抓发展机遇,认真行使职权,努力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了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推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但也有少数行政村,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软弱涣散等现象,党组织缺乏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l、部分村干部缺乏进位争先意识。
一方面,由于我区一些集体经济富裕村的村级积累较为厚实,农村群众收入较高,村集体经济不乏增收渠道,加之部分村干部已连任多年,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都有所减退,
工作上缺乏进位争先意识。
另一方面,由于我区尚未出台关于解决村干部养老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的政策和规定,加之村“两委”三年一换届,群众的民主意识空前增强,给村干部能否连任留下了悬念,一部分现职村干部,特别是经济不太富裕、年报酬不太高的村干部产生当“临时工”想法,对行政村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工作不敢顶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严重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
2、村“两委”关系不协调。
党章规定,行政村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全面领导本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并支持和保证村级其他组织充分行使职权,确保村级事务正常运转。
但实际工作中,少数村委会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村“两委”关系,自认为村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是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因而,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遇事不报告、不商量,自作主张,自行其事。
一些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因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方式,对村委会不够尊重,工作大包大揽,重大决策不通气。
“两委”班子各执所需,各施其政,不能同心同德,甚至“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戏”,在村民中造成很坏影响。
3、部分干部素质不高。
一方面,个别村干部公仆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利己主义思想较为严重,对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群众的要求漠不关心,甚至无动于衷,整天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盘算自己的“小九九”,满足于做“传话筒”,当“收发员”。
群众称之为维持会的“会长”。
一任下来,山河未改,村貌依旧。
另一方面,少数农村党员、村民政治觉悟不高、民主意识不浓、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受家族小团体利益、人情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村党组
织、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将一些综合素质不高、文化层次较低、年龄偏大的村民推选为村党组织、村委会成员,甚至是“两委”主要负责人。
由于这些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作风粗暴、工作简单,综合素质与新形势农村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加之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吃不透、把不准,对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法规、WTO 等知识知之甚少,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在发展村级经济、带领农民致富方面无计可施,致使村级事业发展缓慢,与先进村的距离越拉越大。
4、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教育管理有别。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如何处理“当家人”与“主心骨”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各乡镇党委、政府注重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管理,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学习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
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落实工作任务时,不论职责范围和工作性质,都视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落实、指导、检查工作也是直接与党组织书记联系、接触,无形之中使村党组织书记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相比之下,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村委会主任及其他村干部则缺少相应的教育、管理和培训,挫伤了村委会主任和村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给“两委”关系不和、闹对立留下了隐患。
二、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全面构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目标的
重要组织保证。
当前,加强和改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在村级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所规定的。
因此,要组织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条文和精神实质,使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特别是各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思想上要达到“三个明确”,一是对村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能要明确,二是村委会及其他村级基层组织必须自觉服从、接受村党组织统一领导的认识要明确,三是村党组织书记对全村各项工作负总责的认识要明确。
2、探索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保证农村各项工作规范运转的必要条件,要积极探索,致力建立适合村情特点、规范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灵活运转机制。
进一步明确党组织、村委会、经联社、妇联、共青团、民兵等村级基层组织的职责,使各类组织在各自规定的工作职责范围内,放手、大胆、舒心地工作,加强通力配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避免遇事相互扯皮的现象。
二是规范干部管理机制。
广泛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和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等村主要干部三年任期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相应考核体系,以发展的成效检验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以发展的实绩落实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发展的眼光确定干部的去留,使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强
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
三是完善工作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村级工作制度,如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村委会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群众评议党员干部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年度审计制度、干部廉政建设报告制度等,激发广大党员、村民关心和参与村务工作的热情,规范村干部的行为,进一步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探索“两委”协调机制。
是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指导村委会依法开展选举和村民自治,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依法参加村委会选举。
在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的试点工作,精干村级干部队伍,逐步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有利于减少“两委”之间的磨擦,又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村级事务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3、以强素质为根本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村“两委”关系协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
党组织书记作为“班长”,是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领头人,对行政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是经济发展较快、群众生活富裕、管理文明有序的村,一定有一个好的党组织书记。
因此,要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在推选党组织书记人选时,务必坚持标准,绝不能降格以求,要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热爱农村工作、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负责人和致富能手纳入视野,作为初步人选。
在考察党组织
书记人选时,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深入到广大党员、农民群众中去,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推行“两推一选”的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对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采取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或后备干部到行政村担任或兼任党组织负责人,或从区级机关部门选派综合素质较高、有培养前途、敢于吃苦的年轻下部到行政村脱产挂职,不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
4、以坚持党的先进性为要求,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党组织战斗力强弱关键取决于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每个党员形象的好坏。
要以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结合农村实际,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努力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识和本领,要采取座谈交心、书信(电话)联系、情况通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沟通,帮助党员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大局意识,以自身的表率行动塑造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使每个党员都成为农村工作的一面旗帜,努力实现流动党员不离党、无职党员心有党、年老党员关心党、全体党员心向党的目标。
同时,要将教育、培养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党员“出口”,形成党员队伍的吐故纳新机制。
要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做好培养、考察、公示和审批等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邀请村民代表旁听党员民主生活会,最大程度地发扬党的民主,让党员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认真处置违纪和不合格党员,对信仰动摇、
不能发挥党员作用、不适合继续留在党内的党员,要予以劝退;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不执行组织决定、丧失先进性的党员,要坚决予以除名,纯洁党的队伍。
5、为建立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使村“两委”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扎根农村,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成为“三个代表”在农村的忠实执行者,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一是在政治上关心,上级党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农村,认真听取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
对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村干部,要敢于破格使用,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二是在工作上支持,要努力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精减不必要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
要充分考虑村级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努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在给村下部压担子、交任务的同时,也要给他们交政策、交办法,让村干部能够充分行使职权。
要加强普法教育,教育农民遵纪守法,自觉理解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如缴粮纳税、计划生育、兴修水利等,要采取领导分片包村的办法,指导和帮助村干部共同完成。
对少数基础较差、经济实力较薄弱的村,要加大“结对帮扶”工作力度,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优化村干部的工作“软环境”。
三是在生活上照顾。
上级党组织要定期调查了解村干部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服务工作。
在村干部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时,党组织应及时派人前往探望和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