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汉语拼音既是帮助儿童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连接儿童阅读和认知的纽带,因而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占有较大的位置。

反思过去的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被动地读背一致的内容,单调地抄写相同的音节。

在反复的读背抄默过程中,小朋友们不是口干舌燥,便是手酸臂痛,最终自然是兴趣渐渐丧失,效果大大降低。

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感到,那样的拼音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儿童认知和发展的规律,束缚了儿童的思维,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因而,新世纪的拼音教学,必须坚决打破传统的模式,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拼音,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拼音,并调动起潜在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拼音教学现状分析教学对策培养能力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世纪里,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实验教材,新一代儿童,新的教学环境,无疑都是促使我们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原动力。

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中国站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

也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变革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向传统教学中陈腐的教学观挑战,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汉语拼音又是比较抽象而枯燥的符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一、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分析
孩子学习拼音的现状分析:
1、识记拼音能力差异大。

有的孩子在学前学过拼音,虽然没有系统地完
整地学,但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而有的孩子学前没有接触过拼音,
对拼音很陌生,导致学生间的差异。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完全靠
孩子形象化记忆,而且一些字母大同小异,要准确地识别是有很大难
度的,对于有个性差异的孩子来说,有的孩子会记得快些,有的孩子
要记得慢些。

2、拼读能力有强弱。

当拼读音节时,全班一起拼读容易,但有的孩
子单独拼读时就不会拼了。

3、不会拼,掌握不了拼读的技巧。

声母和韵母相碰的时候,不能准
确地碰出音节的读音。

4、韵母定调不准。

对韵母的四声调不能准确地读出,把二声读成三
声,二声四声混淆,或声调没有读到位,调值不准。

5、拼读的速度慢,不流利。

6、声母读音不准,尤其是“bdpq”两对形似的声母,不容易辨别;鼻
音“n”读成了边音;经常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

汉语拼音的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给汉字注音帮助学习汉字,即帮助解决字音问题.第二,通过拼写语音帮助学习普通话.对汉语拼音的界定是“工具”,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也就是说,不要赋予其太多的附加意义和价值,甚至当作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所以新的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工具”的使用价值.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记的要求。

2。

从熟练拼读、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降低拼读的要求。

3降低书写的要求。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汉语拼音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过多的理性讲解影响教学效率。

笔者曾经听过几节汉语拼音课堂教学,发现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掌握某一个声母或韵母的发音,不厌其烦地讲解其发音的生理特点,如发“u”音时,详细地讲解到“声带颤动,舌面隆起部分在后,舌位最高,双唇尽力收拢成圆形,向前突发。

”这种讲解不仅达不到教者的初衷,反而会使学生如坠云雾中,影响教学效果.
2.呆板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多年以来,尽管不少人提出了各种颇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学生一到上汉语拼音课就没了精神,尤其是那些在幼儿园就接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本是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跨入校门,而一到校竟又是重复了三四年的a、o、e,我想,再有耐力的孩子恐怕也是到了谈拼音而色变的状况了吧。

3. 过高的学习要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很多老师还是要求学生能正确默写出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甚至有不少老师给学生听写拼音句子。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这些要求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语文学习从机械记忆开始,给学生就是这样的第一感觉和印象。

从工具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要求这样高也可以实现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目的。

也就是说,用不着达到默写和背诵的程度。

令人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学生要求这样高?
我想,根源之一是现在的试卷出题问题吧。

翻翻各类试卷,一级,二级,三级,题目层层深入,拼音部分十分花哨,想尽各类花样,穷其所有智慧,美其名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可是,对于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实在是超难度了。

而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朋友们更是不惜投资,有的备好几套试卷呢!
根源之二是教师们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还受传统拼音教学思想影响所致。

要改变目前拼音教学繁、难、偏、旧的现状,就要正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摒弃一些陈旧过时的认识和做法,对汉语拼音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1、正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对汉语拼音更新进行了定位。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

初入学的孩子既要学好汉字,又要学好拼音字母,难度偏大,负担过重。

由于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生必须学会直呼音节,而直呼音节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学生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鉴于此,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换言之,汉语拼音只起一个“正音”的“拐杖”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这样设定要求的考虑是立足于用,只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纠正方言的工具,起一个辅助作用。

除此以外,不再有繁琐的知识要求。

这样做比较符合实际,有利于大面积达到汉语拼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汉语拼音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小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对消除学生厌学情绪起了很好的作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识字,扩大了识字量,为学生提早进入阅读打下了基础。

2、打破单一学拼音的方法,将学拼音、识汉字、读韵文有机结合起来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歌谣、口诀等韵文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材料。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打破了单一学拼音的方法。

汉语拼音共15课,分5个单元。

第一单元教学六个单韵母。

第二、三两个单元教学23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

第四单元教学8个复韵
母、1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

第五单元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4,有关的拼音词和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

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3、树立新的汉语拼音教学理念,使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汉语拼音本身比较枯燥,单靠一张嘴死记硬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根据刚入学孩子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以及拼音教学的规律,都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活动等教学形式,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帮助学生学好拼音。

二、课堂实施教学策略研究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不利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

因此,在拼音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1、让孩子知道拼音很有用
通过讲故事、谈话、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用处,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在正式开始教学汉语拼音前,教师可以手拿一本注音故事书,为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讲完后,可以问学生:想不想了解书中的其他更有趣的故事?那怎样才能自己读懂呢?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教大家一样本领:学习汉语拼音。

学会了它,你就能自己读故事书了。

此时学生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教给他们中国神奇的本领,好早日过一把故事瘾,学习也因此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

2、采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进行练习
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开火车”、男女赛读、指名读、“我做小老师”、“找朋友”等形式检查学生拼音准确与否,课堂上不是一味让学生坐端正听讲,而让课堂动起来,让初入学的学生觉得“上课真好玩”。

在学了一部分拼音字母后,我和学生一起编了一套“汉语拼音休息操”:模仿电视里“智慧树”节目中的动作,结合学生自创,巩固记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在学拼音学得有点枯燥的时候,一起做这套我班独有的休息操,学生的兴趣别提有多高了!无形中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牢牢记住了。

3、注重对孩子激励
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拼音教学也应注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加自信。

如:每天选出
两名拼音学的好的学生当领读班长,带领大家读拼音。

每周评出学习最认真的学生上榜表扬。

约定一学期中得到表扬最多的学生就是期末得奖者,是下学期的班干部。

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直观形象地感知
1、优化教学环境
一年级小学生刚踏入学校,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

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可以把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比如为每个孩子做了一块水果形状的姓名牌,给汉字注上拼音,贴在每个人相应的桌面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

或在墙壁的四周张贴上学生喜爱的色彩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物图,并附上不同色彩的音节,让学生随处可看,随处可拼。

总之,孩子一步入教室就像进入拼音王国,可以自由地获取,他们将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加对字母与音节的学习与记忆。

2、充分重视教材中的插图。

新教材中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了一幅彩色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既表音又表形,具有实用性。

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

3、展示具体形象的实物。

事实胜于雄辩,再精美的图画也比不上实物更真实,更形象。

因此,教师应注意及时地将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引入课堂,甚至可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好有关的实物。

这不仅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收到一石三鸟的特殊效果。

4、制作精彩的动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运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

播放动画将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5、采用多彩的拼音书写。

低年级的儿童主要是通过形象进行记忆的,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字母时,为了表示字母的书写方法,有几笔组成就用几种颜色,或由几个字母组成就用几种颜色。

如写“i”时,“∣”用红色,“.”用黄色,写“ai”时,“a”用红色,“i”用绿色等。

教音节时,为表示音节的组成几拼音就用几种颜色。

整体认读音节是独立的整体,每个整体认读音节只能用同一种颜色书写。

这样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的记号。

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还深刻地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强得多。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世纪的拼音教学,必须坚决打破传统的模式,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主动
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拼音,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拼音,并调动起潜在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1、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思维源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是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敏锐、精细的观察是创新的起点。

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迪学生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教给其观察的方法,使之能抓住特点,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曾引导学生这样观察第9课的插图,首先在学生观察后我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秋季。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有的说:“窗外树叶黄了,在飘落下来。

”有的说:“妈妈在给孩子穿衣服。

”有的说:“小朋友和妈妈都穿了长袖了。

”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在拼音教学中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并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测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以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由此可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借助创造性想象丰富自己的心理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用编故事的方式解决音节的组成问题。

其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编的:“有一天,yu和an去草地上玩呼拉圈,转呀转呀,两个呼拉圈套到了一起,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an。

”孩子那充满童趣的想象不得不令人赞叹,这不正是一种创造吗?
3、在拼音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为此,教师在教学拼音的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因素,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或引导学生用带调的音节组词,并说一两句简单的话等,让学生在一年级就受到规范语言的训练。

这样的练习,把毫无意义的拼音符号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音节时,很多教师一味地认为,只教会学生们认识、拼读就可以了,因此认为汉语拼音教学只能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

我在教学音节时,是将认读作为基础,然后围绕着这一个小小的音节,大做文章,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背古诗或说儿歌……我在教学“yan”这个音节时,就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背古诗……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更是意想不到。

学生1:燕子;
学生2:我喜欢燕子;
学生3:(出谜语):;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

捉害虫,保庄稼,还是一只报春鸟。

学生4:(唱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
看着学生们积极回答的热烈场面,听着这五彩缤纷的回答,作为教师的我感到无比欣慰。

瞧,我的学生多出色,经过这样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渐的训练,即巩固复习了拼音,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同时发展了学生对句、甚至段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人民教育家陶行之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尤其是对于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来说,教师就更应该努力将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1、在课外阅读中提高拼读能力。

学习拼音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认字看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因此,每天早晨,学生到了教室,我有时出示一段儿歌或者谜语、古诗,让学生拼拼;中午自习时,提倡带自己喜欢的注音故事书来,和同学交换看。

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品尝到学习拼音的甘甜,享受成功的欢乐。

2、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要常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

比如,用拼音拼拼自己和同学的名字;在家里把一些家电名称拼给父母听;把你在路上看到的商店、超市、路标等拼给同学听。

我国清代教育家王筠曾说过:“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

”只要我们的教学活动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乐趣,就能使枯燥乏味的字母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觉间轻松地掌握汉语拼音。

参考文献:
[1] 孟晓东. 新课程教材说课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
[2] 郑国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2003,(1)
[3] 计利珍. 谈谈激发学生学拼音的兴趣.《小学语文研究》2003,(4)
[4] 莘乃珍. 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于现状.人民教育出版社.
[5] 袁钟瑞.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不能削弱.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彭雪梅. 浅谈创新教育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
[7] 陈敏. 创设情景巧学拼音.《小学教学设计》2007,(7.8)
[8] 魏小梅. 童话贯穿形象识记. 《小学教学设计》2007,(7.8)
[9] 张莉. 巧编故事学拼音.《小学语文教师》2005,(9)
[10] 浙江省岱山县教委教研室俞志芳.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教改实践中提高拼音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