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心区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设计入围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田亩,人与土地和空间尺度关系的转换
田是中国人与土地建立联系的最根 本的界面,田的衡量,也是土地的 单位“亩”为666平方米,以亩作 为相对统一的尺度,以方作为相对 统一形态,实现了人与土地和空间 尺度关系的转换。珠江三角洲的田 的种植,田与地形的结合,甚至土 地的颜色,田野上的欢乐……等等, 都为广场的细部设计提供了无限的 机会。
序言:试验田演义
序言:试验田演义
公元1192年,客家人黄西为到此, 披荆斩棘,开荒造田,块块成格, 故名为“福田”……
序言:试验田演义
公元1979年,四川广安人,中共领导人邓 小平在此圈地,定为区特区和试验田,进 行国家的改革试验…… 公元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下此地,指出 发展就是硬道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 底……
2.3、一个活动的网络
印记移民文化的斑斓和多样化的广场设计
周围城市肌理和活动向广场绿地的渗透和延伸表现为路 网和广场,其中的活动和内容将着重显现和展示移民文化 的特点。
印记移民文化的斑斓和多样化的广场设计
• 周围城市肌理和活动向广场绿地的渗 透和延伸表现为路网和广场,其中的 活动和内容将着重显现和展示移民文 化的特点。
序言:试验田演义
公 元 2004 年 , 来 之 五 湖四海的“深圳人”, 在此兴建“福田”广 场,对土地、人和地 方精神的危机,提出 并实践了开创性的解 决方案,继续着试验 田的演义……
挑战:同样的大是大非呼唤同样的原创精神
• 二十一世纪深圳人和中国人、 深圳和中国城市面临的两大 危机
一是人地关系的危机 工业化的城市在吞啮着自然 和诗意的乡村,人们日益远 离土地,失去对土地的敬畏 和依赖,失去了健康和人性 的自我,我们的儿童失去了 关于土地的童话和体验……
• 虚:没有树冠或只有疏林树冠遮蔽 的空间:草地、地被、或铺装基地。
• 灰:由可进入性树群构成。由于树 种 不 同 , 树 的 间 距 3 ~ 10 米 不 等 , 树的分枝点高度2-10米左右,形成 不同的空间感受。
• 实:由不可进入性林块构成,如竹 林,作为障景和空间围合的景观元 素。
2.2.2 虚、灰、实空间组合
• 根据可进入性和开敞性,整 个林相由虚、灰、实三类种 植斑块构成。
• 虚:没有树冠或只有疏林树 冠遮蔽的空间:草地、地被、 或铺装基地。
• 灰:由可进入性树群构成。 由于树种不同,树的间距 3~10米不等,树的分枝点 高度2-10米左右,形成不同 的空间感受。
• 实:由不可进入性林块构成, 如竹林,作为障景和空间围 合的景观元素。
• 林下广场群,着重体现 多地域的移民文化特征。
2.3.2 广场
分田到户
2.3.2 广场
2.4、竖向与场地生态设计
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一个四水归明堂的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
2.4.1 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 中心区广场的 总体地势
• 岗、 • 谷、 •厡 •台 •岛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两廊—东西穿越的体验
特色景观—两廊
特色景观—八园
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特色景观—八园
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特色景观—八园
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特色景观—八园
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特色景观—八园
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 谢谢
I、 设计过程
•形式、功能与含义
1.1 设计过程—形式
现实的田
1.1 设计过程—形式
现实的田
1.1 设计过程—形式
设计过程草图
1.1 设计过程—场所功能
历史记忆—鱼耕
1.1 设计过程—场所功能
改革开放试验田
1.1 设计过程—场所功能
城市客厅:纪念、休闲、认同
1.1 设计过程—场所精神
2.2.3 福田、实验田与希望的田野:场所与历史语境的集合
福田中心区的“福田”地名的由 来:源于宋代所题“湖山拥福,田地 生辉” 一词;又一说:上沙村始祖开 荒造田,块块成格,故名为“幅田” 。后人谐音为福田,意为“德福于田 ”。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实验田,是一 片寄托那位老人和13亿人民希望的田 野,在这里洒满了开拓者辛勤的汗水 ,因而具有了纪念意义;
对策:回到土地
• 回到土地的肌体
• 大地母亲
• 找回土地的含义
• 土地是美 • 土地是栖居地 • 土地是系统 • 土地是符号 • 土地是神
于是,有了我们的设计: “福田”
“福田”是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所在的地名,亦为本方案的名称。
田——既为希望的田野,亦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验田,更是“福田”——幸 福之田,瑞祥之田。 田——更是生态城市理想的景观实践,城市含义的拓深和发展,结合文明史 生态主题的凸现,我们可以以一种新的视野审视农业景观,那些田野,那些 绝美的大地肌理,并且将之纳入城市的崭新概念中…… 田——也是现代中国景观个性的一次探索,希望在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之外, 找到一条现代中国的景观之路。当一种艺术走到终点或一个阶段时,便需要 重新回到本原去获得灵感。本设计方案试图抛弃被中国历代文人和造园家临 模已久的所谓传统形式,同时拒绝西方巴洛克的设计手法,而是直接从五千 年中国大地的人文景观中汲取营养,从大地与平民的淳朴和率真中寻找现代 中国的景观性格和形式。于是,田,一个包含五千年平民情感和中华民族最深 沉的的人文精神的载体,最终成为本方案的构思源泉。
1.2 分层分析图
林 路 草 广 地 基 总冠 网 地 场 势 底 平层 + 面密林层
II、 本方案的特色
•一丘希望——湖山拥福,田地生辉 •一脉文化——前耕后读,多元创新 •一层肌理——阡陌纵横,虚实相间 •一片林荫——台原斗岛,岗川廊园
2.1、一种肌理——田:
地域景观与历史的延续,纪念性与休闲性空间的转换, 多种涵义的载体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岗与谷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岗与谷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台、斗、原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台、斗、原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 水晶岛与理想景观模式:在水晶岛的中央为方 形碧水镜面,水中倒映着市民中心的大鹏展翅, 意像“四神兽”中的朱雀,与场地背后的莲花 山,东西两翼的“原”和“台”一起,共同构 成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风水”模式
——亚热带群落的丰茂林相,多彩的林荫和林间场所
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丰富多彩的林相是形成本区景观特征的一 个基本点。它与深圳的改革开放及移民文化特征一起,构成中心区 景观特色的人文与自然两大要素。
利用地域植被的多样性特征,本方案在三个方面强调林冠层 和林地空间的设计
◆马赛克林冠层设计:不同高度和树冠特征的单优势种群,形 成丰富的亚热带林相。
珠江三角洲大地肌理
2.2.2 田亩,人与土地和空间尺度关系的转换
深圳中心区广场 640m×620m,尺度超人,与市 民中心和南中轴一起,形成一 个纪念性空间。在这一整体的 大尺度纪念性空间中,需要有 一人体尺度的肌理来使之人性 化,而同时不破坏场地的整体 纪念性。于是“田”成了最好 的答案。
深圳中心区广场
2.3.1 路网
• 东西向主要延续城市路网肌理, 方便和引导人流进入或穿越广场, 包括来自二层天桥的人流。南北 向则加强中心广场及南北大轴线 的连贯性
2.3.1 路网
2.3.1 路网
2.3.2 广场
广场分为三个层次:
• 市民广场,开敞式,作 为全体市民共同的活动 中心。
• 南北向带状广场,沿中 央轴线两侧分布,下沉 式,半围合,为两条场 流动性广场。
挑战:同样的大是大非呼唤同样的原创精神
第二大危机:民族文化和现 代中国人的归属与认同
自从16世纪的罗马教皇用赎 罪券修筑了圣比得广场,巴 洛克之风便从意大利刮到法 国、美国,而今又随全球化 浪潮来到了中国,连同麦当 劳和肯德基一起,巴洛克式 纪念性和城市化妆运动席卷 大江南北,失去的是民族个 性、地方精神和自我。
深圳大地肌理
2.1.1 大地肌理的延续,地域自然过程与文化的载体
在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之前,深圳的地域文化集 中体现在作为沿海客家文化 的渔耕文化。珠江三角洲的 桑基渔塘和沿海的海田渔耕 ,都深深地在“田”上打下 了烙印。田的营造、田的种 植、田灌溉,田的欢乐,田 的意识,田的纪念……成为 一个挥之不去的历史印迹, 构成这一场所精神的地域和 文化背景。
这是一片期待五湖四海的开拓者 来耕耘和收获的肥沃而诚信的五彩斑 斓的热土,因而体现了深圳移民文化 的特色。
2.2.4前耕后读:中国文化完美价值观的体现
在这田野之上,一个古老的“耕”字,一个众 所周知的“拓荒牛”,道出了深圳这地方,这
人民及中心区场所的精神:
前耕后读,相映而生辉
勤劳开拓,求真务实
2.2、一层林冠,三种空间
◆林荫场所:强调林荫作为人的活动层的基本要求。 ◆虚、灰、实空间组合:根据可进入性,构建独特体验。
2.2.1 马赛克林冠层设计
在田的肌理上,配植不同高度和树冠特征的单优势种群,包括常绿阔叶类、针叶类、竹 类和落叶类群落斑块,形成丰富的林冠组合。在空间上和季节上高低错落,花发花谢, 交叠变化。
2.2.1 马赛克林冠层设计
在田的肌理上,配植不同高度和树冠特征的单优势种群,包括常绿阔叶类、针叶类、竹 类和落叶类群落斑块,形成丰富的林冠组合。在空间上和季节上高低错落,花发花谢, 交叠变化。
2.2.1 马赛克林冠层设计
植物配置分布图
2.2.2 虚、灰、实空间组合
• 根据可进入性和开敞性,整个林相 由虚、灰、实三类种植斑块构成。
2.1.1 大地肌理的延续,地域自然过程与文化的载体
五千年中国大地上最持续、 最深沉的肌理是田,在无数 的成功和失败之后,田积淀 下了关于人和土地和谐相处 的智慧。将“田”从大地走 入城市,是城市观和人地关 系认识的革命。是对城乡二 元对立认识最终化解为城乡 一体理想的实践。田使城市 回归为大地之子, 田使城市 回归与平民。
III、 重点特色景观分析
重点特色体验景观:一岗,六川;两廊,八园 (1)一岗,高岗瞭望的体验 (2)六川,南北流动的体验 (3)两廊,东西穿越的体验 (4)八园,五谷的纪念与静思的场所
特色景观
景观分析图
特色景观—一岗
一岗—高岗瞭望的体验
特色景观—一岗
特色景观—六川
六川—南北流动的体验
特色景观—两廊
耕—勤劳朴实
1.1 设计过程—场所精神
开拓创新
1.1 设计过程—场所精神
再生 – 再创
1.1 设计过程—形式、功能与含义
设计过程
1.1 设计过程—形式、功能与含义
总平面
基底平面
1.1 设计过程—形式、功能与含义
概念总平面
概念基底平面
1.1 设计过程—形式、功能与含义
概念总平面 概念基底平面
岛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水晶岛
2.4.1一种了望与庇护的地势
2.4.2 “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堂,财水不外流”
• 深圳市平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仅是 全国水平的1/3,是全国7个最缺水的 城市之一,而另一方面,福田地区 地势较低,四季降雨分布不均,大 雨时排涝堪忧,而场地的绿化灌溉 需水量很大。根据这一场地特征, 本方案结合场地高程,设计了一个 地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系统:将广 场雨水汇聚于中央的两条谷地,并 在中部高岗下建立多个地下过滤池 和蓄水池,以便利用于绿化灌溉, 水景营造。而更重要的是,它是用 于环境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实现可 持续景观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