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对世界状况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问题看问题

3新事物和旧事物及新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为什么1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2新事物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是对旧事物的一种弃扬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什么区别?

物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认识路线,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心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微小、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指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质的显著的突变,是原有度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是否突

破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相互渗透(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量互变的意义:既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目标,又

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

量质度的各自含义: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由直接同一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度

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关系和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它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它是矛盾的个性、绝对性、一般性。其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

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矛盾个性、相对性、具体性。它主要

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

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

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

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

普遍性。

矛盾及两个基本属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内在、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和斗争性(它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关系主事指在负责事物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指处于从属地位、服从地位的方面。关系:1相互对立,二者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2相互依存,任何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3相互作用,主决定次,次影响主4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

二者就会转化位置

矛盾的主次方面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双方中,居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从属地位、服从地位的方面。关系:相互对立二者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它们的关系?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5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实现飞跃的条件?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而达到的、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关系:1理依赖于感,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必经阶段,是理性的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2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在感中包含理,在理中有感性形象的再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1要尽可能的实现第一次飞跃,形成相对正确的理想认识2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回到实践中去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意义1只有第二次飞跃,认识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达到认识的根本目的,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什么是真理?真理客观性的依据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依据:真理的内容的是客观的,标准时客观的

什么是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绝对和相对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不同属性,各自有其不同的规定性,因而是相互区别的、相互对立的、决不能互相混淆2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绝对寓于相对,相对包含着绝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构成绝对。3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7意识的含义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主是指意识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指规律的客观性即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方面,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实践的前提,因而也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正确深刻,就越能有效发挥意识能动性。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