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田有害生物及其综合治理

武邑县植保站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近几年,我县小麦病虫害呈加重趋势,全县麦田有害生物年发生面170万亩次,小麦年损失1000多吨。主要特点是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发生面积和范围扩大,危害程度上升。我县麦田有害生物有病、虫、草三大类群。近几年,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和种植方式的改变,麦田农业有害生物种群有所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

1、麦田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

1.1病害

麦田病害主要包括:气传流行性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种传、土传病害如小麦黑穗病、根腐病、叶枯病、纹枯病;靠传毒媒介传播的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

1.2虫害

虫害主要是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麦叶蜂、麦蜘蛛、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灰飞虱以及秋苗期的土蝗。

1.3草害

麦田杂草种类,主要有麦蒿、麦瓶草、王不留行、灰菜、酸廖,近几年又出现了麦田禾本科杂草,雀麦、节节麦并呈蔓延趋势。

2、麦田常发性有害生物发生特点

目前我县麦田病害的发生种类概括起来为黑、白、红、黄、花、腐,即:黑穗病、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等;虫害主要为四小一大,即:9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麦蜘蛛、

潜叶蝇和麦叶蜂等;新出现了节节麦、雀麦、恶性杂草,小麦赤霉病。

2.1流行性病害流行高峰周期缩短

以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为代表,从我省1950年的资料记载分析,每10年左右出现一次流行高峰,而近几年的观察,流行高峰期有缩短的趋势。

2.2种传、土传有害生物加重

小麦全蚀病、小麦吸浆虫,禾本科杂草等土传、种传病害发生加重。田间菌源、虫源、草籽的积类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

小麦全蚀病2000年在我县零星发生,2006年发生面积达5万亩;麦吸浆虫2002年首次在龙店乡王薛、魏薛发现,2006年龙店、韩庄、赵桥和武强接壤的村已全部发生,发生面积达1.2万亩,并逐步向南扩展。

3、原因分析

3.1持续暖冬现象

1986年以来,持续的暖冬有利于有害生物的越冬存适,增大了小麦病虫草害的越冬基数,加重了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

3.2农田小气候

首先是水肥条件的变化,麦田灌溉面积扩大和浇水次数增多。其次是小麦群体加大,麦田亩基本苗由过去的20万株增至40万株以上甚至50多万。第三是种植方式的改变,麦田种植多改为全密植,麦田不进行中耕及人工除草。所有这些造成了田间湿度大,通透性差,小气候相对温度提高,使流行性病害得以流行危害。

3.3耕作方式

高留茬收割,免耕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菌源积累,远程跨区作业和种子调运则利于病菌传播。高留茬收割,秸杆直接还田后,把大量小麦植株病残体留在土壤中,为来年

大发生提供了大量的病源基数(如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农机跨区作业利于纹枯病、全蚀病、腥黑穗病、吸浆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从我县小麦全蚀病、小麦吸浆虫的传播情况看,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4、我县麦田主要的害生物的发生规律

4.1蚜虫

我县发生的麦田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长管蚜、禾谷缢管蚜三种。蚜虫以卵在我县的杂草上越冬,次年春季卵孵化出有翅蚜迁移到麦田危害繁殖,以无翅蚜进行孤雌生殖,麦田间蚜虫数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则生殖有翅蚜再度迁移危害。一般五月上中旬达到危害高峰期。

4.2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我县以红吸浆虫为主。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夏越冬,次年随小麦的返青逐步向地表移动,到小麦孕穗期(4月20日前后移动到地表化蛹。到小麦扬花期羽化为成虫交配产卵,产卵到小麦穗部的护颖内,卵孵化为幼虫吸食小麦浆液。到小麦成熟期,幼虫弹落地表,钻入地下越夏越冬,到第二年再出土繁殖危害。

4.3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我县普遍发的病害,发病最适温度为18—22℃,危害高峰在5月上中旬。田间温度大,麦田群体过大,施氮肥过多的麦田发病重,春季气温偏低,温度回升慢和光照少,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4.5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既可以通过病残体、土壤传播,又可通过气流短距离传播,冬前既可侵染,主要危害叶鞘、茎杆,病斑灰白色,周围出现褐色花纹。危害严重时,病株形成白穗,单株减产100%。冬暖年份,田间温度大,群体大,施氮肥过多的麦田发病重。

4.6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通过病残体和土壤、水流在田间近距离扩展,小麦播种后50天即可完成侵染,到第二年拔节后逐渐表现症状,小麦灌浆期症状尤为明显。5月底6月初,田间突然出现白穗。

4.7禾本科杂草

我县主要是节节麦、雀麦,这些杂草是近几年传入的恶性杂草,分蘖力极强,一般种子在土壤中越冬,冬前随小麦出苗一起出苗,春季随小麦生长而生长,生育期比小麦短,成熟早,等小麦成熟时,它已经自然脱落到地里,春季防治一般没有防治效果。

5.治理对策

5.1选用抗病品种(良星99,在适期内推迟播种(10月10—15日,合理播量(不要超25斤左右,早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肥水,增施磷、钾肥,控制大水浸灌,注意锄划保墒。努力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发生而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5.2科学、适时、合理用药防治。

6、麦田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6.1秋播到秋苗期的病虫防治

6.1.1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主要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包括蝼蛄、金针虫、黑穗病、纹枯病和全蚀病。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等杀虫剂,使用剂量为农药的有效成分按种子量的千分之一拌种。防治黑穗病、纹枯病,可选用禾果利、时乐时等杀菌剂按每公斤种子2毫升的剂量拌种,防治全蚀病可选用12.5%全蚀净,按每公斤种子2毫升的剂量拌种。

6.1.2苗期病虫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媒介。首先要清除地头、田边的杂草,破坏害虫的栖息场所,其次是用药防治,最好用氧化乐果等内吸性杀虫剂,稀释1000倍常量喷雾,先喷洒田埂、地边,在喷麦田四周。

6.1.3秋季化学除草

防治麦田双子叶杂草,选用75%巨星,每亩一代(1克兑水30—40公斤,于小麦三叶期喷洒于地面。防治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选用世玛,每亩25—30毫升兑水30—40公斤于小麦三叶期喷洒于地面。一般在11月中旬用药,温度必须在4℃以上。

6.2返青期到拔节期的病虫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是田间双子叶杂草和小麦纹枯病,可以用除草剂和杀菌剂混合喷施,选用75%巨星7克加12.5%禾果利20—30克兑水30—40公斤喷施地表和小麦茎基部。小麦拔节后,杂草就要采用人工拔除,以免产生药害。

6.3孕穗到扬花的病虫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小麦吸浆虫、小麦蚜虫、小麦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赤霉病。6.3.1 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田间每样方虫量大大超过 2 头时,要在 4 月 20 日前后抓好蛹期毒土防治。方法是: 1.5%的甲基 1605 粉剂每亩 3 公斤兑细土 60 公斤,或辛硫磷 3000 毫升兑 500 克水喷拌细土 60 公斤,拌均后均匀撒于地表,也可用毒死蜱 0.6—1 公斤/亩。墒情不足的要结合浇水。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时,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 2 头以上成虫时及时喷药防治。40%乐果乳油、菊酯类农药等喷雾,也可用 25%蚜清灵 1000 倍大功巨 2500 倍喷雾防治。用药时要使小麦上下各部位全部着药,可有效防治麦株中下部危害的麦蚜,在一般年份此期防治得当,可减少灌浆期的麦蚜防治。 6.3.3 病害防治要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和天气状况确定是否进行病害防治,遇连阴雨天气特别是小麦花期遇阴雨,要及时防治病害,白粉病防治指标为病株率 5%,达到防治指标时立即用粉锈宁、禾果利等杀菌剂防治,用禾果利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纹枯病要选用井冈霉素,田间发生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