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报道:媒体的实践与反思——以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报道为例
本文以2008年中国南方特大雪灾报道为例,从自然灾害的产生过程出发,认为自然灾害报道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及时做好预警报道;其次,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再次,适时做好反思报道。这是灾害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
这场雪灾所造成的影响极其广泛,损失相当严重。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党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努力将冰雪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对于这场冰雪灾害与抗灾救灾工作,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现在冰雪灾害已经过去,新闻媒体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防患于未然,努力提升灾害报道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此,本文结合媒体对这场冰雪灾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报道,谈谈媒体如何应当面对自然灾害的问题。
一般地说,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都称为灾害。大体上,灾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即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冰雪;一种是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即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矿难。诚然,我们应当努力减少人为灾害,积极预防自然灾害。不过,就自然灾害而言,我们只能加强预防与救治,并不能加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然,从媒体的基本使命出发,这个问题也可表述为:媒体应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
有研究表明,面对自然灾害,媒体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报道模式:一是“灾”情型,以自然灾害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二是“人”情型,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所作所为与精神面貌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以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的报道方式。[1] 一般认为,西方新闻界基本上采用“灾”情型的报道模式。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灾害报道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8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人”情型的报道模式,王中教授在50年代提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2] ,可以说是对这种报道模式的典型概括。从80年代开始,媒体开始既报道灾害本身,又报道抗灾救灾,“综合”型的灾害报道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次雪灾报道,既客观地报道了冰雪灾害的种种情况,也充分报道了灾害救助的方方面面,自然是“综合”型的灾害报道。
应当说,灾害报道的模式化归纳很有理论意义,对于研究灾害报道方式的转变来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析工具。但是,假如进一步追问:在普遍采用“综合”型的灾害报道之后,媒体又应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呢?对这个问题,灾害报道的模式化分析难以提供有效的答案,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自然灾害往往突如其来,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这次冰雪灾害就出人意料,人们都没有思想准备。不过,冰雪灾害并不像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那样突然降临,其形成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自然灾害的产生过程出发,我们认为自然灾害报道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及时做好预警报道。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现警报。”这就意味着,记者要善于观察社会,观察现实,善于发
现问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而且毫不保留地如实报道。面对自然灾害,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社会“观风使”与人类生活“消息树”的作用,及时而全面地作出预警报道。所谓“及时”,就是一旦发现灾害即将降临或正在降临,就要立即跟踪报道,一刻也不能拖延;所谓“全面”,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预见到灾害可能在某种范围内会造成的种种困难或危害。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对灾害的降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从而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把抗灾救灾。
其次,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自然灾害的降临,最终是由人类承受其灾难性后果。因此,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抗灾就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媒体做好救灾抗灾报道,是灾害报道的重中之重。具体分析,救灾抗灾报道具有两个方面、多个层面的工作。如实报道灾情与充分报道救灾,构成了救灾抗灾报道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灾情,还是救灾抗灾工作,本身又可分为多个层面。譬如,灾情可分为直接灾情与间接灾情,像这次雪灾让电线断裂、公路受阻,就是直接灾情,而由此造成的铁路不畅、春运困难,可谓间接灾情;至于救灾抗灾,更包括多方面的工作,譬如: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抗灾举措,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级党政领导的组织指挥,实施各种救灾抗灾举措后的效果,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关爱与义举,救灾抗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等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做好这方方面面的报道,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次,适时做好反思报道。一般地说,“反思”就是指回过头来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进步的。所以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为了更好地防治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媒体适时开展反思性报道,也是灾害报道的应有之义。当然,什么才叫“适时”,却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按传统观念,人们往往是在灾害过后才痛定思痛。面对这次雪灾,有论者1月30日撰文说,“共同抵御雪灾优先于一切反思”[3] ,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反映。毫无疑问,只要灾害尚未结束,救灾抗灾就是主旋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救灾抗灾的过程中就不能进行反思。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那样:“迅速的反思、即刻的批评、马上的总结,本身就是抗灾的内涵之一;检讨、反省、问责,是对抗灾松弛、救灾不力的重要督促手段。”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该反思时就反思”[4] ,才是“适时”的要义。
及时做好预警报道、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适时做好反思报道,构成了灾害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以此相衡,不难发现媒体在这次雪灾报道上的成功、进步与不足。
媒体的救灾抗灾报道做得好,是这次雪灾报道最成功的地方。大量的专题报道,共同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譬如温家宝总理多次南下救灾的感人场面,《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都在导读版以总理视察广州火车站的大图片配特大标题进行报道,并着重突出了总理给滞留人员温情拜年以及让大家回家过年的承诺。又如交通部门奋战冰雪保春运的努力,新浪网等媒体以图文方式报道了广东交通部门连日来24小时在京珠公路上除冰,湖南交警徒步16公里解救天然气储运车,武警战士用血肉之躯在广州火车站筑起人墙维持秩序等多方面的新闻。还有电力部门冒着冰雪抢修电网的事迹,餐饮企业、食品企业、通讯企业、卫生部门等等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关爱,都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上得到了及时充分而且感人至深的呈现。
在这次雪灾的预警报道和反思报道方面,媒体既有很大的进步,又存在着某些不足。先说进步。一方面,部分媒体的预警报道相当及时。1月18日普降大雪之后,19日初见雪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