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調整成敗 歸因、
培養內在 動機、
善用外在 增強
學習策略:認知心理學取向
(參考邱上真,1991;張景媛,2009)
學習策略
認知
後設認知
動機
注意
記憶 反覆處理、 精進、 組織
理解
訊息收錄、 文意理解、 推理理解、 理解偵測
認識自己 的認知歷 程與資源
使用及調 整自己的 認知歷程
調整成敗 歸因、
培養內在 動機、
本教材)、全校共同補充教材、教師自選 補充教材 • 要求學生學習的法門:以分數或考試約束 全部學生學習同樣教材。 影響 • 能力弱的學生學不來,能力強的學生無自主 選擇機會。
教學策略:內容調整
【刪減】
多層次教材
同一主題,不同讀本
教學策略:內容調整
【添加】
銜接課程:跨教育階段內容分析 學習策略 鷹架、輔助策略
郭靜姿(2011):多元菜單模式在區分性教學的應用。高雄市資優資源中心研習講義。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善用同儕,營造互動分享的學習環境】 • 臺灣的研究證據:數學
陳心怡(2012)研究小四到高一數學成就與生涯 選擇的模式,取樣3157位學生。發現
『同儕數學支持』的整體影響性比父母老 師更大。同儕支持與許多變項均有關連(知 覺老師教學品質,自我效能,努力,興趣,成 果期望,生涯選擇意願等)。
區分性教學案例:多元選單模式
•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
http://trcgt.blogspot.tw/search/label/%E5%8D%80% E5%88%86%E6%80%A7%E6%95%99%E5%AD%B8
• 多元選單模式(The Multiple Menu for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
Bloom (1956)
Anderson 和 Krathwohl (2001)
學習策略:認知心理學取向(參考邱上真,1991)
學習策略
認知
後設認知
動機
注意
記憶 反覆處理、 精進、 組織
理解
訊息收錄、 文意理解、 推理理解、 理解偵測
認識自己 的認知歷 程與資源
使用及調 整自己的 認知歷程
義務教育
統一教材、統一進度、統一標準
動物學校
學校教育--齊一的標準
社會的需求--各式各樣的人才
第三層T3 特定的 第二層T2 小組的 第一層T1 全面的
滿足最多數學生的學 習需求
單純的學習困難
第一層:全面的補救教學
*全體教師都應具有 • 知道學生的差異性
• 能評量學生和診斷學生的錯誤和 迷思 • 能在學科同級內的教材調整 • 能補進行單純學科學習失敗的補 救
差異化教學的相關名詞
教學實踐的多層次教學、課程調整(身心障 礙教育)
區分性教學(資優教育) 有效教學(普通教育)
教學實踐的多層次教學
• 要共同學習的學生,起點與需求不同。 • 為學生訂定個別化、適性的學習,如:
不同內容難度、不同步調、不同評量標準。 • 提供學生改變自己行為時需要的不同層級
的引導、支援、增強標準、選擇機會和限 制。
• 時間運用的效能? • 教師、學生的意願? • 其他有效而可行的安排?
教學策略:分組
開課前分組
課中分組
• 高一預分文、理兩 • 小組:同質、異質
組。
• 配對
• 班群:針對學生基 • 自學 礎參差的主要學科
(如:英文、數學) 分組上課。
【案例】
• 跨年級分組。
教學策略:內容調整
典型的教學內容 • 教材:課本、必選教材(如:中國文化基
差異化教學
教材
刪減、添加、重組
日常上Biblioteka Baidu、 第八節、
假日
時間
差異化教學
教法
教學法、 作業設計
課前、 課中
分組
評量
資源與 支援
行政、團 隊、家長 社區、資 訊科技
蒐集資料
(成就、 動機、情
緒)、
檢驗向度
(平均、變 異、個案)
時間安排
可用時間:日常上課、第八節、假日(週末 、寒暑假)
典型處理學生學習成就低落的原則:學不會 就增加學習時間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鼓勵合適的學生獨立學習】 案例: • 資優生免修課程 • 需求異質性極大學生可訂個別學習契約
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成果評量
差異化教學策略
陳美芳 洪儷瑜
臺灣師大特殊教育系教授
差異化教學
•概念 •教學策略 •教學效果檢驗
概念
差異化教學
• 差異化教學是一種針對同一班級之不同程 度、學習需求、學習方式及學習興趣之學 生提供多元學習輔導方案的教學模式。
• 教師可由課程內容、實施過程、實施成果 三項要素考慮如何差異化教學。
(本實施計畫,甄曉蘭主持,2012)
2.單元內:概念、實例重組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 • 教師監控自己的教學行為,增加學生投入
學習時間。例如:改變「正課訓話,借課 補課」的苦心。 • 讓不同學生都有相同的成功機會,以提高 動機,投入學習。 • 透過分組與活動設計,讓學生必須忙於學 習。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增加實施多元教學方法的專業知能】 參考多元選單模式
http://www.gifted.uconn.edu/mmm/mmmart01.html
• 高雄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
http://web2.spec.kh.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 ID=184&pageID=3199
有效教學
張新仁,2008,2009 http://ocw.lib.ntnu.edu.tw/course/view.php?id=108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善用同儕,營造互動分享的學習環境】 • 臺灣的研究證據:寫作
陳美芳(2007)探究影響高中寫作表現的因素, 針對8 名異質學生的質化研究,發現:
影響因素中,教師及個人經驗對不同類型學生 的影響不同,但同儕影響則獲一致肯定。同儕 討論有協助理解、引發想法、澄清觀點差異、 觀摩寫作技巧等多元功能。
善用外在 增強
擴展知識策略: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問題解決
語文學習策略
來源:胡慧怡 (2007):台灣高職 學生英語字彙學 習策略之研究。 臺灣師大英語系 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
教學策略:鷹架與輔助
• 添加鷹架 • 學習反應的差異化調整
教學策略:內容調整
【重組】
1. 課程內容:打散課本原有順序,以有利學 生學習效果的順序,重新組合。 如:將生物1、2冊重組,全部內容在一年內 上完,但順序與原先預定順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