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叶猴及其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4期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26 N o.4 2007年12月Journa l o f Y anan U n i 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 iti on)D ec 2007

中国黑叶猴及其保护措施

李宏群1,廉振民2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重庆涪陵408003;3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黑叶猴(Trachyp 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系我国极珍贵的药用动物,国家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分布区仅在我国、老挝和越南,在我国相当狭窄,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结合近年对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研究,以及已发表的资料,对黑叶猴的分类和形态、地理分布、栖息地的主要特征、社群组成和日活动规律、等级序列、繁殖和生育等方面作了综述。并结合黑叶猴目前面临的生存压力,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生态移民、控制当地人口和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等保护黑叶猴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黑叶猴;保护;中国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02X(2007)04 0060 06

从种系发生上看,非人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在人类健康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一些客观及伦理等方面的因素,许多研究和实验不能直接以人体进行,而非人类灵长类的有机组成、生理特征和生化代谢与人类非常相似,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不可多得地最佳替代对象。例如,个体在幼年早期与母亲隔离对他们成年后的社会心理影响的结果正是美国学者哈罗(H.H arlo w)最初对恒河猴的实验研究得到的;治疗儿童脊髓灰质炎所用的牛痘疫苗是猴子作为感染者生产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猿猴类免疫缺陷病毒(SI V)了解到人类的免疫缺陷病毒(H I V)在身体内的作用方式等等。在繁殖和发育生物学以及在人类生殖调空研究中,灵长类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1890年Pousar gues根据广西西南部龙州县所采集的标本定名为黑叶猴以来,国外学者对黑叶猴的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未见报道。在我国,对于野生黑叶猴种群,研究多集中在资源调查[1 3]、食性[4 5]、家域[6]、日活动节律等方面[7 8]。虽然对野生黑叶猴的研究已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空白领域,缺乏系统性。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括如下。

1 分类和形态

黑叶猴(Trachyp it h ecus francois francois),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是国家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CI TES列为附录物种,I U CN红皮书列为易危(VU),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黑叶猴现有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T. f. francoisi)和三更山亚种(T. f.leucoce phal u s)[9]。指名亚种又称白颊黑叶猴,从耳向下经颊到口角有两道白毛,若络腮胡状。三更山亚种又称白头叶猴,头、颈、肩白色,尾基部黑色,至尾端转为白色。初生婴猴的胎毛,除尾部为灰黑色外,其余部分为金黄色,在猴群中十分显眼。慢慢长大,黄色的毛逐渐被黑毛取代。首先是躯干一点点变黑,最后是头部。当小猴完全变成黑色后,它就是猴群中

收稿日期:2006 11 10

作者简介:李宏群(1973!),陕西蓝田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

的普通一员了。近年来,有些动物学家认为,白头黑叶猴是一个独立的种,但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白头黑叶猴与白颊黑叶猴经过杂交,顺利地产下了后代,后来杂交的后代又进行回交,也产下后代[10 11],因此,普遍认为,白头黑叶猴的分化还没有达到种的水平,把白头黑叶猴作为黑叶猴的一个亚种是比较合适的。

2 地理分布

现生种分布如下: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在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的长山山脉以及北、湄公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12];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西部(大新、崇左、龙州、扶绥、宁明、隆安、天等、靖西、那坡、德保等地);贵州东北和西南部(桐梓、正安、绥阳、沿河、兴义、水城、务川、道真、册亨等地)以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重庆南川、彭水等地,其中广西、贵州和重庆是黑叶猴分布区的东北边缘[13 15]。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全球黑叶猴的总数不超过2000只[16]。根据我们近两年的调查,已基本摸清了重庆市境内白颊黑叶猴的数量,约有10群,300只左右,主要活动在南川金佛山和武隆、彭水乌江、芙蓉江大峡谷地区的沟谷阔叶林地带。

三更山亚种又称白头叶猴,最早于1955年由谭邦杰描述记录,定名花叶猴,是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唯一的一种灵长目动物[17]。据近年调查统计,白头叶猴的总数量全球不足700只,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国内仅栖息在广西南部扶绥、崇左、宁明和龙州等四县境内,明江以北左江以东南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面积约为200km2[16]。在白头叶猴栖息地外围是黑叶猴分布区,两者分布完全分开,因此明江和左江成为白头叶猴与黑叶猴分布的天然交界线[18]。

3 栖息地的主要特征

黑叶猴基本上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喀斯特石山地区[19 20],这些地方由于水的溶蚀作用,通常会有许多岩洞,黑叶猴通常就栖息在这些岩洞里,这些岩洞离地面高达100m以上。另外,喀斯特石山上生长出来的许多天然植被包含了许多喜钙植物,而黑叶猴取食的大部分植物属于这类植物,因此黑叶猴就与喀斯特石山接下了不解之缘。不过,对黑叶猴来说,不同地区的黑叶猴生活的石山也是不同的。在广西和贵州的南部,它主要生活在石灰岩的丘陵地区,这些地区的石山不是很高,山脚下的土地大多数被开垦为农田,不过山上的石洞和常绿阔叶林也可以为它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21]。在重庆南部和贵州的北部,它基本上是沿河流分布,主要在高山陡岩和切割很深的江、河和溪流两岸悬崖峭壁地带,那些人很难到达悬崖峭壁上的石洞就是它们夜宿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取食的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

4 社群组成和日活动规律

黑叶猴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石灰岩丘陵山地地区。一般家族性群体生活,为∀一夫多妻制#,群体由1只成年雄猴、数只成年雌猴以及它们的幼子组成。群体通常不大,少则5、6只,多则17、18只。据金佛山当地农民介绍,黑叶猴冬天有聚群现象,多时可达40只左右一群,聚集在河谷两岸低海拔地区采食植物,这一现象尚需冬季调查核实。猴年龄的依据是体形大小及其活动行为特征:幼猴基本不远离雌猴,并且经常要雌猴抱在怀中或跳到雌猴背上,很少参与少年猴的打闹玩耍活动;少年猴经常在一起打闹玩耍,但在∀午休#时类似于幼猴一样往往让成年雌猴修饰梳理身体;成体雌猴比成体雄猴体型略小且往往带有幼猴或婴猴;亚成体猴体型略小于成体雌猴,仅能与幼猴短时间相处(如互相修饰梳理玩耍等行为)。黑叶猴是昼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上觅食、活动,较少下到地面;傍晚,整个猴群到岩洞或崖壁凹窝处,挤在一起过夜。通常,黑叶猴在天亮后约0 5h,才在成年雄猴的带领下依次离开夜宿地点。开始时活动较少,走走停停,约1h后,逐渐活跃起来,在树枝间蹿蹦跳跃、嬉戏玩耍,行动敏捷、姿态优雅。至中午时分,黑叶猴通常会有2~3h的午睡时间。午睡时,公猴一般独自在一处,母猴则与其幼子坐在树枝上相拥而眠。午睡后即开始觅食活动,直至天完全黑了才在公猴带领下进入过夜的岩洞,加之其身体为黑色,在暮色中向夜宿地移动时很难被发现。

5 等级序列

等级序列(Do m i n ance h i e rarchy)在群居动物

61

第4期 李宏群,廉振民:中国黑叶猴及其保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