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数:1、5
学时数:30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二、课程地位与任务
传染病护理学就是内科护理学中分化出来得一门专业性较强得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传染病护理就是防治传染病工作得重要组成部分。至2009年9月,我国法定传染病已增至39种。在我国,传染病虽然已不再就是引起死亡得首要原因,但就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与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存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得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要点;掌握传染病得评估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护理得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克服惧怕被传染得心理,培养高度责任心
与同情心,真正关爱患者,积极配合传染病得防治工作。
本大纲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得第五版《内科护理学》,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与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与传染病得共性,特征与规律,传染病得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得防治与护理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得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与护理等内容,同时关注学科进展与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得调整与拓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角色互换、互动、幻灯、录像、实践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教学目得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传染病得基本概念,了解传染病得基本特征及流行得基本条件。
2、了解常见传染病得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
3、了解传染病护理得基本内容与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与常见传染病得护理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得症状,提供基本得护理服务。
2、能够进行正确得卫生宣教与保健指导。
(三)素质目标:
1、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传染病。
2、关爱传染病患者与病原携带者。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感染得概念、病原体得致病力、感染性疾病基本特征、传染病得流行过程、传染源得概念及管理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得措施。
2.国家法定传染病得病种及其报告时限与管理办法。
3.标准预防得概念及核心内容、隔离得种类、消毒得种类。
熟悉:
1.感染过程得五种表现、机体免疫应答作用、感染性疾病得临床特点。
2.标准预防得措施、隔离原则。
了解:
1.传染病得现状与发展趋势。
2.传染病流行过程得影响因素,常用得消毒方法。
[重点与难点]
1.重点:传染病得流行过程、传染病得基本特征、标准预防得核心内容与保护易感人群得措施。
2.难点:传染病得流行过程、标准预防得核心内容。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感染性疾病得性质及其危害性。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以及相互关系。新发传染病及其种类。感染过程得五种表现、病原体得致病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得作用、传染病得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流行过程得影响因素、传染病得预防与标准预防及传染病得消毒隔离。
一、感染与免疫
1、感染得概念:感染就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得过程。构成此过程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与它们所处得环境三个要素,三者之间此消彼长。
2、感染过程得表现
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与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五种表现。
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得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得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二、传染病得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
(一)基本特征
1、病原体传染病均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
2、传染性就是传染病与其她感染性疾病得主要区别。
3、流行病学特征如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等。
4、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得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得特异性免疫。
(二)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得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与恢复期,某些传染病在病程中可出现再燃、复发与留有后遗症,另一些传染病则由于变态反应,出现免疫性疾病。
2、临床类型
(1)按临床过程得长短: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2)按病情轻重:轻型、典型、重型与极重型。
(3)按临床特征:典型、非典型。
3、毒血症状发热以外得多种其它症状,如皮疹、头痛、关节痛等中毒症状,重者有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三、传染病得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得基本条件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得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传播。
(2)水、食物:消化道传播。
(3)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4)媒介昆虫:分为生物性传播与机械性传播。
(5)血液、血制品、体液:见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病原体得芽孢获幼虫、虫卵污染土壤。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归纳为: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传播与生物媒介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二)影响流行过程得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四、传染病得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1、对病人得管理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9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2种);甲类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乙类为严格管理传染病,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均规定了上报时限。
2、对接触者得管理
3、对病原携带者得管理
4、对动物传染源得管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各种传染病得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消毒隔离得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1)人工主动免疫:计划免疫与儿童基础免疫计划、预防接种实施及其反应与处理
(2)人工被动免疫
(3)药物预防
五、标准预防与传染病得消毒、隔离
(一)标准预防
1、标准预防得核心内容
(1)在接触病人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无论自身黏膜与皮肤就是否完整都必须采取相应得防护措施。
(2)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得传播,也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得传播。
(3)采取双向防护。
2、标准预防得措施洗手、手套、面罩、隔离衣、隔离室、其她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得隔离
1、隔离预防与管理传染病得重要措施。
2、隔离得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