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作品中的“同情与愤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同情与愤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的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未来问题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都是植根于劳苦大众,用来反映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和未知出路,并且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对于农民和被压迫的人们的复杂情绪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思考,借此也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的某一个侧面。

五四运动之后,更为作家们青睐的内容是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状态,诚然知识分子和革命者是时代中不可忽略的存在,关注的重点也应该在此,但是关心广大群众的命运也应当拥有相等的地位。鲁迅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他的思想深深的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地之上。

《呐喊》中有一则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再重新思考,这篇作品不同于《呐喊》中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样控诉封建礼教的小说,而是更多的抒发作者内心的情绪体验,提了提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及思想

的奴化,这便是《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往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段开篇,给全文奠定下的基调是感伤、消沉、阴郁的。为什么会阴郁呢?文章接下来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记忆中的故乡比这又美得多,如今变成这样,悲凉之感也就顺势而生了。但是就在这怅然若失的情绪里,当母亲一提起“闰土”这个名字,突然一改灰暗的笔调立刻就变成了亮色: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现在我的母亲提到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我的美丽的故乡了。省略部分都是鲁迅在以一种少有的轻快的笔调来描写少年时期与闰土的快乐往事,这是他童年中难以忘怀的愉悦记忆,但是欢欣越多,当悲惨失望的事实到来之时,也就显得更加绝望和无情。当作者听说闰土境况并不很好,他没有感到怎样的失落,过了几天浑身瑟缩的闰土站到“我”面前时,我依然只是觉得他不过是生活困顿罢了。

可是当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分明的叫道“老爷!”时,“我”立刻就从希望的顶端跌入了深渊,浑身打了一个寒P*-T*,从这一刻开始,厚厚的屏障就是竖在了两个人之间了。同情,深深的同情也是在这一声中拉开了序幕。这同情不仅是对闰土的,也是对“我”的,虽然我们说小说中的“我”并非是作者,但是根据大家对鲁迅的研究可知,《故乡》里的“我”并不必和鲁迅分隔开来,“我”的心情便是鲁迅的真实心境了。我个人在此是认为在《故乡》中,鲁迅也是怀着对自己的同情的。童年以哥弟相称的好伙伴在经年之后再见之时,居然开口叫了自己“老爷!”这种悲哀让读者跟着“我”一起打了一个寒,悲哀在此时是同时存在于两个人身上的。本来以为可以在闰土身上找到那种曾经打破封建等级的勇气,找到曾经的那种只是以“人”相伴游玩的感受,这是“我”回故乡的唯一亮色,可以说也是“我”在这个社会中仅存的一点信仰,但是就在几个举动一句称呼中轰然崩塌,“我”同情自己也对自己感到愤怒,曾经相信的东西在自己眼前赤裸裸的被打倒了,却没有任何办法去挽回,也并没有在闰土在时尝试去回到原来的样子。鲁迅也是感叹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在成人之后留不住一点信仰呢?这也是自己的悲哀和无奈吧。

鲁迅当然也是同情闰土的,昔日生龙活虎,伶牙俐齿的闰土如今变得像“石像”和“木偶人”一般,作者一定是深深的同情和痛心的,在这同情之下,我觉得也是有鲁迅对闰土的一丝愤怒和失望,为什么不再有童年时的勇敢了呢?为什么不敢再去和面前的这堵墙去斗争了呢?明明动着嘴唇,却为何不作声?母亲让依然以哥弟相称,为何要那般推辞,人为的加厚这堵墙呢?奴性在成年闰土身上体现了,他心甘情愿的去遵循并不合理的所谓等级,曾经有过打破墙的历史却放弃了显得也是尤为令人愤怒和惋惜。

闰土已不再是过去的闰土了,故乡于“我”自然再也无所眷恋,离开故乡也就是再不回头了。虽然带着满满的失望和同情,但是“我”在看到水生和宏儿的友情之时,却还带着希望,这是“我”的安慰,要为了“新的生活”,“希望的本身就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怎么办呢?鲁迅得出的结论就是:行动。

行动,简单二字看似容易,如何行动?鲁迅曾经在《坟》中提到“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他准备通过“文艺”来引导国民去进行改造。国民可能不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

需要改造,对此鲁迅又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提到“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才是行动家,先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再引导人们解决问题。

文中已多次提到鲁迅对劳苦大众多是同情和愤怒,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鲁迅的小说中还有哪些具体的体现。《药》这篇小说用一句话来总结可以说是“群众的愚昧暴君的统治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群众也就是看客,鲁迅的小说中不乏看客这一形象的存在,如刚刚提到过的《祝福》中的旁观者,概括他们的特点即他们多为愚痴型的看客,不单单是没文化的蒙昧之愚,而且是丧失独立判断的是非之“愚”,他们可悲的被暴君统治阶级利用,对不幸者加以精神上的折磨,鲁迅同情这些国民,同时也指责他们,但是对于暴君统治阶级,除却愤怒,除却讽刺,不带有其他的感情。暴君的残虐让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作出牺牲,并教唆国民去蘸着革命者的鲜血吃馒头,这不就是另一种“吃人”吗?

对于壮烈牺牲的革命者,鲁迅一直怀有的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尊重、敬佩和希望。例如,《药》中的夏瑜,《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就义的左联五烈士,《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

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谏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课堂上,曾经分析过关于鲁迅作品中“记住”和“忘记”的话题,“忘记”分为刻意的忘记和自然而然的忘记,毫无疑问,在这里,鲁迅是想要刻意的去忘记,可是却忘不了,永久的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了。文章中描写了左联五烈士中的几人与鲁迅的交往,白莽的谦虚平和,敏感直率,以及在交往了几次之后才告诉鲁迅他是革命者,这种谨慎冷静和对鲁迅的信任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又写了另一位革命者柔石的单纯质朴和正直坚强等等。左联五烈士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他们是希望,是火光,但是却被押赴刑场。“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作者同情这些为了而牺牲的勇士,这些人越是英勇可爱,就越让鲁迅对统治阶级充满怨愤。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我感到悲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