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北朝鲜向南进攻
美军参战
志愿军参战
1950年和1951年在全党范围 内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 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 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 的教育。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 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956年毛泽东在第七次最 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 关系》的报告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提出鉴于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 东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他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 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 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 误”。这条总路线的根本思想,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 提出来了。1952年9月后,毛泽东多次提到过渡时期党的总 路线问题。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在中央宣传部起草关于 总路线宣传提纲时,毛泽东将它更进一步完整表述为:“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 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 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Baidu Nhomakorabea化开辟
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
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
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
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 产。《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 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第开展了土改运动。在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考验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 政权(国民党的势力依然存在:军队、土匪、特务)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 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 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 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 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 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 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
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 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1950年4月13日 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诞生 图为妇女干部正在宣讲新婚姻法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49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钢生产 量为15.8万吨,比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90多万吨 下降83%。同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年份相比, 工业总产值减少了50%左右,粮食减少25%,棉花 减少48%。
(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 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国 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 况之间的矛盾。”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可以运用 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 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
其次,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特点看。以往的社会 形态的更替,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新的 生产关系能够在旧制度里产生并得到发展,与新的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国家政权一旦建立起来,就标志着进 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则不同。社 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公有制的生 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只有先推翻旧 有的政权,建立起人民的国家政权,然后才能在这个政权的 保护下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以,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利用人民政权的力量,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 有制经济;改造农业和手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经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特点表明新中国的成立是为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不能标 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三)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 时期。
(四)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 年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内的,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的,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 的矛盾。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 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如何借 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头 八年内,我们的革命任务,在农村是完成对封建主义的土地 制度的改革和接着实现农业合作化;在城市是实现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建设方面,那时候的任务 是恢复经济和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不论在革命方面和建设 方面,那时候都有一条适合客观情况的、有充分说服力的总 路线,以及在总路线指导下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办法,因 此教育了干部和群众,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工作也就比较做 得好。这也是大家知道的。但是,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 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 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 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 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选自《毛泽东文集》 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 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 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 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 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 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 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 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再次,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来看。任何社会形 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到1956 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 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 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加上原来没 收官僚资本后建立的国营经济的巨大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都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因素;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基 础已经建立,它们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服务的工作,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07)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考验
(三)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 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 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 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 站立起来了。
1952年以前主要是恢复经济、巩固国家政权,当然也开 始进行了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作。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 计划,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 第一部宪法。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 国确立。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 77.5%,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其中 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农业总产值比 1949年增长48.5%。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 历史最高水平,钢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产量为 3088亿斤,棉花产量为2607万担。
1954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1953年12月8日,毛泽东在中南 海选区参加北京市基层选举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 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这是毛泽东在开幕式上。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首先,从中国革命的性质看。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而后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 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到1956年才基本完成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革 命任务。
(三)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 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
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
土地改革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 了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 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任务。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建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的 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被消灭。
《土地改革法》得到农民拥护
山东省沂南县依汶区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毛泽东与周恩来
背景资料: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 表全国1073万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 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 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 划的建议的报告,朱德、陈云等一百多位代表作了 大会发言或书面发言。大会选举产生党的第八届中 央委员会,97人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在八届一中 全会上,选出14名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 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 席,邓小平为总书记,由上述6人组成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 “三反”运动。
1952年上半年开始了“五反” 运动。
河北公审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一)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这七年, 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 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