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英雄主义情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朽的英雄主义情结

——怀念我的伯父翟炳文烈士

翟勇彪

编者按: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位建国初期的警察烈士以及其对几代亲人尤其是对作者本人的影响,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浸透着充满牺牲意味的英雄主义情结,体现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在当今社会一些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重温那段艰辛却纯净的非常岁月,反思我们今天的工作与生活,对我们从中找回曾经失去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一度迷乱的人生坐标,将大有裨益。为此,特编发此稿,以飨读者。

有时候,一个人也许您从没见过面,但是他对您的影响却是深刻的,也是长远的。例如,我们童年时代所崇拜的那些书籍或影视剧里的英雄人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成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我小时候就崇拜过很多没有见过面的英雄,例如,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甘愿粉身碎骨的董存瑞、为了打败美帝侵略者甘愿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思、《青年毛泽东》里的毛泽东、《钢铁是怎样炼成》里的保尔、《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神探福尔摩斯、电

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甚至年幼时还一度将《西游记》里那个敢于战天斗地的孙悟空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等等。但是,在这灿若繁星的英雄人物中,对我影响最深刻也最直接的却是我的大伯翟炳文烈士。

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第一批铁路建设和保卫新政权的剿匪反特斗争,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便溘然长逝的亲人也许不会想到,他和他那种充满牺牲意味的往事在他的后人心中已经慢慢凝聚成一种情结——英雄主义情结。这种世代传承的英雄主义情结深远地影响着他的亲人,尤其是他的兄弟即我的父亲、他的侄子我乃至我家的下一代人。

孩童记忆:值得骄傲的红色风景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我家的堂屋正面墙上除了毛主席的大幅画像外,最醒目的就是被父亲精心装裱在镜框里的大伯的十多张照片。在这些已经发黄的照片里,大伯一身戎装,神采奕奕,有他本人的单照,有与战友的合影,有肩挎长枪的,有腰别短枪的。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虽然在一次次阴雨滴漏和修屋搬家的过程中被不

幸浸坏和散落遗失了,但是大伯那伟岸的身影和英武的神采却一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至今清晰在目。在我童年的

记忆里,那些照片是我家最值得骄傲的珍品,每逢有客人来,父亲和我的家里人都会指着这些照片向他们讲述大伯当年

的那些“英雄”故事。

此外,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我门口挂着的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匾。每年春节、清明节或别的什么节庆,县里、乡(那时叫公社)里和村(那时叫大队)里的领导,便带领成群结队的解放军战士(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军人大多是县、乡武装部的同志)和中小学生到我家慰问。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站在家门口,看着一群群打着红旗、敲着锣鼓,或穿着绿军装或戴着红袖章或系着红领巾的大队人马穿过熙熙攘攘的

村街向我家走来,那是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他们给我家送来米、面、钱、物等礼品,争先恐后地给我们收拾屋子、打扫庭院,春节时还帮我们贴春联、挂年画。我们简朴的农家小院,那时便一下子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了红旗飘扬、阳光明媚的美丽世界。这是我家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每次都引来全村人跑来观看庆贺。不仅是我爹我妈,全村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骄傲的神情。这些都是因为我大伯是革命烈士的缘故。伯父成了全村人的骄傲,我也在小伙伴们中有了很高的威望。像董存瑞、邱少云等那些年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样,大伯成了我幼小心灵中的英雄。如果说,那些英雄离我还很遥远的话,那么这个英雄就曾经生活在我的村里,我的家里,就是我的亲人。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也从中

感到英雄的神圣和伟大。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同时,我也感到,英雄并不神秘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按照英雄的标准去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没有出生的时候,我的这个大伯早就去世了。我对大伯的了解,是从每年春节和清明节我家的这个盛大“节日”里慢慢感受到的,是从父亲

和村里的老人们的片段回忆里陆续完成的。

大伯去世时只有三十一岁。如果大伯不死,现在也该是八十五岁的老人了。我父亲兄弟三个,父亲排行老三,大伯翟炳文便是老大。大伯是1941年参的军,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大西南的诸多战役,解放后转为工程兵修筑新中国第一条自己建造的铁路——成渝铁路,之后又转为铁路警察,负责保卫重庆一带的铁路线。后来,因为长年作战,伤病累累,大伯旧伤复发,不幸病逝,死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由于路途遥远,大伯的遗体没有被运回河南省许昌县的我们家乡,而是被直接安葬在重庆市的一个革命烈士陵园。据村里的老人们讲,大伯生前作战勇敢,成绩突出,村里经常收到大伯所在的部队和单位寄来的立功嘉奖证书和勋章。大伯的这些经历,使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几部电影,例如反映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有反映苏联建国初期筑路情节的《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反映我国建国初期铁路警察战斗生活的电影《铁道卫士》,还有后来观看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血

战台儿庄》。对大伯在部队和铁路上的具体事迹我虽然了解不多,但是我可以想到当年的大伯就像这些电影里的英雄们一样。在伯父寄来的那一张张嘉奖证书和一枚枚立功勋章的背后,一定有着许许多多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为追寻这段遥远的历史,我曾到许昌县政府查阅,在《许昌县志》《英烈名录》上找到了大伯的名字和简介,在《许昌县地名志》关于苏桥镇翟庄村的介绍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这里是革命烈士翟炳文同志的家乡……”

战争岁月:血泪浇筑的英雄传奇

听父亲和村里的老辈人说,大伯当年是周围几个村有名的尖子,曾就读于当时有名的许昌石固平民学校。这是一所可以招收缴不起学费的贫民子弟的文武兼教的工读

学校,是我村早年曾担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国会参议员的老同盟会会员李瑞先生回乡创办的。李瑞(又名李锐伍)早年曾担任辛亥革命河南暴动敢死队队长,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不满当时军阀乱政而弃政从教。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大伯受爷爷的再三叮嘱,当初是抱着重振家业的希望来这里求学的。听老辈人讲,现在的翟庄村在元末明初曾是被黄河泛滥、渺无人烟的一片荒野,我家祖上是被官府从山西洪洞县老家长途迁徙而来的。当时因勤劳智慧,励精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