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活动区材料的收集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而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பைடு நூலகம்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我们在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同时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如大班“竹的用处大”区角中,教师首先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竹制品给幼儿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竹制品并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竹制玩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在大班开展的“民谣屋”区角活动中,我们通过社会收集把广泛流传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技术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清明节时我们请会做青团的农妇教幼儿做青团,请竹编大师耿月新来园介绍竹编艺术,引导幼儿尝试玩泥瓦匠、蔑匠等角色游戏。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游戏素材促进了我们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3. 结合本班主题开展创设
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一课题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乡土特色主题开展中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创设,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能力和个性,丰富活动的内容。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是怎样结合主题创设活动区的。
一、活动区创设的依据
1. 结合本园园本课程创设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一课题,于是我们紧紧围绕幼儿园的这个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中班就结合农村有利条件即乡土资源创设了“乡里人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四个大区:特色工业品店、美工角、结构区、美食屋。“乡里人家”区域网络图如下: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如:我们在春天来临时带幼儿去竹林采集竹壳、竹叶、竹笋;夏天带幼儿到草地上捉蚂蚱,到树下挖知了、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各类果实、种子、壳类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关键词:乡土资源创设活动区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独特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芦、柳、竹是扬中的三宝,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丛野草、一块泥地,田野里的萝卜、青菜、玉米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根据我园的环境,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短短几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区角活动,赢得了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区角“好玩的稻草玩具”,在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制作了许多如草垫、草绳、草榔头等。又如“竹艺铺”中,我们又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竹制品开展活动。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民间故事、童谣、民间游戏、民间音乐等一系列材料。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幼儿教育与研究]
杨映红 约4900字
摘要:自主性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形式,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活动区(区域活动)活动作为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形式,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我园的特色。
在小班开展的“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活动时,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开展活动。我们开展了《到田野去》、《采野花、野草》、《农民伯伯在劳动》、《跳田埂》等活动,并结合此主题创设或生成区域活动,丰富主题内容。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调整,增设与主题有关的区域。如结合以上主题我们就创设了“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和“农果果”区角。在“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投放家长、幼儿、教师自制的稻草玩具供幼儿游戏。在“农果果”区角投放收集的番薯、玉米、萝卜、芋艿等农果,开展认知、分类等活动。同时对其他区角材料进行更换,用秋天的材料替代。如:在编织区中我们利用在参观田野收集的稻草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如打结,绕)等,在美工区中我们利用采集来的野花野草进行插花活动,在幼儿对番薯、萝卜认知的基础上利用番薯、萝卜进行印画活动。益智区:利用狗尾草发展幼儿感知觉的活动,利用番薯、玉米等进行分类、比大小活动,利用黄豆开展夹黄豆游戏和喂小动物活动。体育角:利用稻草玩具开展草绳游戏、草棒接力、骑草马活动。娃娃家:把挖来的野菜放在娃娃家中玩烧饭游戏。
特色工业品店:银河竹艺铺、手工地毯、柳器公司等。
美工区:麦杆玉米杆制作、稻草竹壳编织、种子竹蔑果壳拼贴等。
美食屋:特色三叶草、蔬菜拼盘、农家小菜、做青团等。
结构区:竹制玩具、沙石建筑、树枝拼搭等。
2. 围绕幼儿年龄特征创设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创设。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所以在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主要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编织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开始喜欢玩角色游戏,对周围环境开始关注,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乡里人家”(如上所示)等。大班则体现人文与地理特征,突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环境。如“家乡柳器公司”、“竹奏乐器坊”、“种植区”、“民谣屋”等,通过这些不同活动区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活动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