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幼儿教育与研究]
杨映红 约4900字
摘要:自主性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形式,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活动区(区域活动)活动作为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形式,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我园的特色。
关键词:乡土资源创设活动区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独特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芦、柳、竹是扬中的三宝,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丛野草、一块泥地,田野里的萝卜、青菜、玉米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根据我园的环境,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短短几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区角活动,赢得了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一、活动区创设的依据
1. 结合本园园本课程创设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一课题,于是我们紧紧围绕幼儿园的这个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中班就结合农村有利条件即乡土资源创设了“乡里人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四个大区:特色工业品店、美工角、结构区、美食屋。“乡里人家”区域网络图如下:
特色工业品店:银河竹艺铺、手工地毯、柳器公司等。
美工区:麦杆玉米杆制作、稻草竹壳编织、种子竹蔑果壳拼贴等。
美食屋:特色三叶草、蔬菜拼盘、农家小菜、做青团等。
结构区:竹制玩具、沙石建筑、树枝拼搭等。
2. 围绕幼儿年龄特征创设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创设。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所以在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主要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编织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开始喜欢玩角色游戏,对周围环境开始关注,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乡里人家”(如上所示)等。大班则体现人文与地理

特征,突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环境。如“家乡柳器公司”、“竹奏乐器坊”、“种植区”、“民谣屋”等,通过这些不同活动区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活动的需求。
3. 结合本班主题开展创设
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一课题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乡土特色主题开展中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创设,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能力和个性,丰富活动的内容。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是怎样结合主题创设活动区的。
在小班开展的“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活动时,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开展活动。我们开展了《到田野去》、《采野花、野草》、《农民伯伯在劳动》、《跳田埂》等活动,并结合此主题创设或生成区域活动,丰富主题内容。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调整,增设与主题有关的区域。如结合以上主题我们就创设了“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和“农果果”区角。在“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投放家长、幼儿、教师自制的稻草玩具供幼儿游戏。在“农果果”区角投放收集的番薯、玉米、萝卜、芋艿等农果,开展认知、分类等活动。同时对其他区角材料进行更换,用秋天的材料替代。如:在编织区中我们利用在参观田野收集的稻草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如打结,绕)等,在美工区中我们利用采集来的野花野草进行插花活动,在幼儿对番薯、萝卜认知的基础上利用番薯、萝卜进行印画活动。益智区:利用狗尾草发展幼儿感知觉的活动,利用番薯、玉米等进行分类、比大小活动,利用黄豆开展夹黄豆游戏和喂小动物活动。体育角:利用稻草玩具开展草绳游戏、草棒接力、骑草马活动。娃娃家:把挖来的野菜放在娃娃家中玩烧饭游戏。
二、活动区材料的收集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而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我们在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如:我们在春天来临时带幼儿去竹林采集竹壳、竹叶、竹笋;夏天带幼儿到草地上捉蚂蚱,到树下挖知了、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

各类果实、种子、壳类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区角“好玩的稻草玩具”,在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制作了许多如草垫、草绳、草榔头等。又如“竹艺铺”中,我们又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竹制品开展活动。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民间故事、童谣、民间游戏、民间音乐等一系列材料。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同时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如大班“竹的用处大”区角中,教师首先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竹制品给幼儿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竹制品并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竹制玩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在大班开展的“民谣屋”区角活动中,我们通过社会收集把广泛流传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技术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清明节时我们请会做青团的农妇教幼儿做青团,请竹编大师耿月新来园介绍竹编艺术,引导幼儿尝试玩泥瓦匠、蔑匠等角色游戏。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游戏素材促进了我们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1. 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之中,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投放材料应有目的性。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比如在中班的美工区,我们结合课题目标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材料如:种子、石头、竹片、芦杆等,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做青团造型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前,能够预先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对应,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投放。我们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中也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如小班开展的“果宝宝”区角喂小动物活动时,教师准备的材料是经过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初期,教师提供的是

小动物纸盒,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将各种果子喂给小动物吃。接着提供小勺,让幼儿通过小勺盛给小动物吃。最后提供筷子,让幼儿尝试用筷子夹物。以上所述可以说明,投放材料的层次性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摸索和尝试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构建认知结构、提高自身发展的作用。
3. 材料投放的阶段性
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总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根据需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的信息刺激,定期更换和充实活动材料,创设良好的操作探索环境。如在美工区中,春天采集柳条进行拼图,夏天投放形色各异的石头开展石头画,秋天用拾来的稻草编草帘等,让幼儿始终处于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之中。
4. 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可以体现在两方面: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可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和材料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如大班开展的“趣味编织角”中我们就提供了多种编织材料,有棕榈叶、稻草、竹壳、彩带、皱纸、毛线等,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添加。
同时,我们也注重同一材料资源的共享性。如我们在各年龄段编织区都投放了棕榈叶这种材料,小班利用棕榈叶打结、编手镯,中班同样利用棕榈叶这种材料编制糖果、小鱼等,而大班则利用棕榈叶编制长颈鹿、麻雀、带鱼等。
四、活动区的开展
在活动区开展中我们非常注重与乡土特色课程相结合,把课程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促进课程的发展,促进幼儿个体对课程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材料提供的乡土特色
在平时的活动区开展中,我们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各种乡土材料,并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的好处是:1. 与“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相迎合,也突出了我们区域活动的特色。2. 方便我们农村幼儿园材料的收集。3. 节省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 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
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主要是指区域活动中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比如在“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开展中,幼儿对稻草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在体育角增设了《我们都是稻草人》游戏内容,游戏的规则与《木头人》游戏规则相仿,当幼儿念完:“我们都是稻草人”后,迅速摆一造型停止不动,待有人说:“风来了”幼儿又可自由

做各种动作。
3. 活动形式的乡土特色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与专门的节日庆贺活动、饮食活动、艺术欣赏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1)传统节日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结合本地各类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庆祝活动,使孩子们有机会了解传统节日。如在“庙会”主题活动中,我们用芦杆、稻草和竹竿等自然材料自制了花船、龙灯、高跷等让孩子们尽情表演,元宵节带孩子们用糯米粉搓元宵,三月三带孩子们外出放自制风筝。
2)特色饮食
一直以来,腊八粥都是我们扬中人一贯的传统饮食,每逢腊月初八,家家都要准备各种豆类食物煮上满满一大锅,痛痛快快吃一顿。于是在中班“好吃的腊八粥”中,我们先让幼儿初步认识各种豆类,然后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腊八粥。期间可带幼儿进行分类、粘贴。又如端午节吃粽子,六月六吃馄饨,自制三叶草等。
3)艺术活动
我们结合本园特点为幼儿选择不同民间音乐、民间创作和民间工艺精品,通过音乐活动、美工活动、戏剧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艺术文化,如泥塑、黄梅戏、剪纸、竹编等等。
我园在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渐渐形成了本园的特色——乡土的区域环境、乡土的活动材料、乡土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教育,2000年9月.
[2]田野课程观念与实施.中国和平出版社.
[3]早期教育.2003年10月.
[4]走进幼儿活动区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