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17章 流域环境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业污染日趋突出,污染防治工作严重滞后。据 不完全统计,闽江流域三明、南平及福州市规模化畜 禽养殖业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有相当数量未经处理或处 理不达标。同时局部河段网箱养殖过密,养殖生物代 谢产物、残饵、清塘和消毒用的农药、防治水产生物 病害的药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也是局部河段水质下 降的重要原因。
内流区
裕尔河内流区;呼伦贝尔内流区;白城内流区; 扶余内流区;霍林河内流区;西辽河内流区; 内蒙古内流区;鄂尔多斯内流区;河西走廊-阿 拉善河内流区;柴达木内流区;准葛尔内流区; 塔里木内流区;西藏内流区
三、我国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 流域水污染
评价 指标
总磷
COD Mn
氨氮
监测 指标 综合 评价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为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 土流失区,近几十年来,水土流失又有所加剧。长江 上游水土流失面积35.2万km2,占全流域的62.6%, 土壤侵蚀量14.1亿t,占全流域的62.9%,主要集中 在金沙江下游地区,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以 及川东、鄂西的三峡库区。在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巴 山地的汉江上游、湘西山地的沅水中游、清江中上游, 江南红壤丘陵区的湘江和赣江中上游,以及大别山南 麓中上游,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据调查,湖南水土 流失范围由20世纪50年代的34个县(市)扩大到1995 年的87个,流失面积由1.87万km2增加到4.72万 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18%,年流失土壤1.8 亿t。
4. 流域洪涝灾害
受灾 地区
08年入讯以来灾情数据不完全统计
死亡人数
受灾人口 经济损失
陕西 死亡26失踪26 74.71万
6.54亿
安徽
死亡43
1650万
115亿
山西
不详
22.5万
不详
山东 死亡32失踪10
41.7万
12.3亿
新疆
死亡11人
15.42万
不详
云南 死亡163失踪8 574.41万 20.48亿
重视与修复干流水生生态环境。水质性污染与工程 性破坏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 程性破坏问题主要为梯级开发造成江段脱水和鱼类过 道等问题。要重视修复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干流不宜 实行多级开发。应疏通河道,整治岸滩,要根据水生 生态环境要求,防止河流老化,尽力保持河流的原生 状态。
七、国外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
• 1986年,莱茵河上游瑞士一座化工厂仓库 失火,10吨杀虫剂流入莱茵河,造成鱼类 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河流受污染长度500 多千米,直达莱茵河下游。
• 这一事故对莱茵河如同雪上加霜,社会舆论哗然。沿岸9国 立即着手实施了“鲑鱼— 2000计划”。
• 1987年,ICBR通过了旨在全面整治莱茵河的“莱茵河行动 计划”。该河流治理的规划也被命名为“鲑鱼一2000计划”。
• 为了重现莱茵河的生机,恢复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 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莱茵河流经的部 分国家于1950年7月11日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 会(ICBR),并很快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 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 调组织。
• ICBR的成立,对莱茵河的治理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一批条文具体的国际公约遂得以陆续通过并 付诸于实施。1963年,各国在该委员会的框架下签 订了合作公约,制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 1976年,该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 莱茵河条约,以及专门的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条 约……
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原则。对一个流域而言,地 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的不同,经济发育的不同其发展 模式可能不同。流域内水环境对经济、社会、环境的 影响也不尽相同。要树立和培植流域大环境观念,对 流域内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实行统筹规划。
六、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建立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围水污染 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是对水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我国现有的 七大水系中设立了水资源保护机构,由于水资源利用 与水污染防治分家,利益与义务背离,出现了用水的 不管保护水,不治水的局面。块块为主的管理体系, 难以从全流域的角度建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的统一管理体系。成立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部门为主 体,以各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参加的流域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职责为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水等资源的 合理利用与保护,制订开发利用保护的政策,实现全 流域的和谐发展。
循环利用的原则。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易变 特性,自然生态系统中其它要素的变化均对水环境产 生影响。森林植被与土地开发均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 的增减。矿产开发利用与现代工业的任何废弃物排入 环境同样影响环境质量。因此,水源性与水质性开发 利用应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大对与水直接相关的 其它环境要素的保护,并对为此付出的努力予以投资。
建立完善的流域经济补偿机制。流域环境管理, 实质上就是流域环境整治和经营。这就是从流域生态 环境的角度规划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为保 证这项措施的实行,必须建立和完善流域的经济补偿 机制。国家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流域环境管理。 上游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限制了森林,矿产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加大污染防治,限制了发展项目,下游 应给上游和受损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2008年9月太湖流域水质达标情况统计
主要河流达标 断面百分数%
主要交界水体达标 断面百分数%
总体达标 断面百分数
%
88.9
48.1
62
85.2
67.3
73.4
70.4
50.0
57.0
63.0
19.2
34.2
2. 流域水资源短缺
黄河断流
3. 流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 km2, 其中严重流失面积约11 km2。据统计,每年入黄泥沙 在16亿t左右(三门峡河段)。近几十年来,引起水土流 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人为破坏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据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资料,黄土区华池县境内森林线后 退20 km,富县一带的森林线平均每年后退0.5km,子 五岭林区的正宁和宁县,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 森林被破坏面积为造林面积的6.4倍,分别为1 553 km2和230km2。水土流失面积的不断扩大,还表现在 垦荒面积的盲目扩大,如延安地区从1977-1979年间, 开垦荒地1200 km2。
流域环境管理与实践
一、流域基本概念
所有包含某水系(或水系 的一部分)并由分水界或其 它人为、非人为界线(如灌 区界、地貌界等)将其圈闭 起来的相对完整、独立的 区域,其实质是地球陆地 水及其所携物质在自然状 态下、在重力作用的驱使 下发生汇集、运移和沉积 (或消耗)过程并因此形成一 系列相互密切联系、具有 特定范围的区域的集合。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 干流长1368km,年均径流量为584亿m3,流域面积 10.6万km2。西部开发中的伐树拓荒,垦殖耕种和落后 的农作方式,以及矿藏开采等人类活动造成田纳西流域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7.5%,自然生态环境变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成立了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主要职能为防洪、航运、发电、供 水、环境保护、娱乐等6个方面,加强了流域自然生态环 境建设。经过多年的整治,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 济飞速发展,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农业用地由20世纪 30年代的49.6%减少为27.2%,植被覆盖率由1934年 的52%增加到64%,农业人口由1929年的57%下降到5 %。
四川 死亡163失踪33 7324.98万 130.81亿
湖南 死亡5失踪1
615万
28.35亿
湖北 死亡68失踪25 1272.78万 38.19亿
受灾原因
洪水 洪水 暴雨 特大暴雨 强降雨 暴雨 严重洪涝 洪灾 暴雨洪灾
5.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合理 2008年3月
原因:拉尼娜现 象(赤道太平洋 中东部海温持续 异常偏冷的现 象)。
城市生活污染量日益增加。2003年,全流域城镇 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77亿吨,与工业污水排放量的比 例由2000年的0.86:1提高到1.1:1,城市生活污水 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
农业面源污染依然突出。仅闽江流域福州、三明 及南平三市,每年约有3.3万吨的氮肥、0.28万吨磷 肥和0.64万吨的农药,随地表径流汇入水体。
确立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和整治区域。流域上游区域 为调水区,其环境管理特点是水资源和以与水资源相 关的农、林、牧业要同绕保水、养水、蓄水生态环境 建设为主轴。加强城镇建设,加强退耕还林,种草植 树,限制重污染行业发展。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 控制高耗水产业,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下游 重点是加强环境整治:(1)环境污染整治(含工业和生活 污染治理);(2)沿干流两岸生态林地建设;(3)沿流域 城镇岸边的整治。流域各市县应根据流域规划发展各 自特点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畜禽、水产养殖基地。 在矿产开发中做到开采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 主攻目标:到2000年鲑鱼重返莱茵河,以此检验河流整体生 态恢复情况。 另外两项目标:保证莱茵河继续作为饮用水源; 降低莱茵河淤泥污染,以便随时利用淤泥填地或将淤泥泵入 大海。随后,“莱茵河行动计划”增加了第四个目标:改善 北海生态。
水电梯级开发过度,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据统计, 闽江流域中型水电站达29座,闽江支流还有数千座小 水电站和水库。过度和不合理的水电开发使自然急流 变为人工平湖,河流流速变缓,自净能力严重下降, 水质恶化,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五、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则
有偿利用的原则。水同其它环境要素均是一种资源, 应属全民所有。流域内的任何一种资源是有限的。因 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遵循有偿使用的原 则,实行供应与排放均要付费,推行资源恢复与资源 补偿的原则。 流域共享的原则。由于水具有流动的特性,又因时 空分布不均等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遵 循共享与兼顾的原则。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当代人 和下代人之间都要兼顾,由于这种兼顾造成的代价应 实行资源共享政策。上游兼顾下游,上游为了下游发 展限制了自身发展。因此,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 城市对乡村、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等均应对 造成的发展限制与损失予以补偿。
流域:地表及地下水系水线所形成集水区域的统称
流域名称
分支流域
东南沿海诸 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流域;闽东、粤
河流域
东及台湾沿海诸河流域;韩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江流域;北江流域;东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河网区;粤桂琼沿海诸河流域
云南、西藏、 元江-红河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怒江-伊 新疆国际河 洛瓦底江流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 流诸河流域 域;狮泉河-印度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
田纳西河风光
八、案例分析
莱茵河流域管理
• 莱茵河是欧洲的 大河,流域面积 18.5万平方千米, 河流总长1320千 米。流域内有瑞 士、德国、法国、 比利时、荷兰、 意大利、列支敦 士登、卢森堡、 奥地利等9国 。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莱茵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排放 量急剧增加。由于对废气废水和废物缺乏必要的处理, 使流域内的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1950年末期, 莱茵河的鲑鱼绝迹。水生动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减少,以 耐污种类为主。
• 污泥汞和镉污染在上世纪70年代中达到顶峰,这是莱茵 河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其河水散发出“一股苯酚的味 道”,有人戏说可以直接用它来冲洗胶卷。有资料称 “1971年时,德国美茵河汇八莱茵河口至科隆这段约 200千米的河段中, 鱼类完全消失,局部地区水中 溶解氧几乎为0。”莱茵河由 此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被人 冠之以诸如“欧洲的下水道”、 “欧洲厕所”等一堆恶名。
受灾省份:贵州, 湖南,湖北,安 徽,广西,江苏, 广东北部
损失:直接经济 损失1111亿元
四、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以福建闽江为例)
Fra Baidu bibliotek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沙溪河段是闽江流域工业 最为集中的区域,流域沿岸分布着三钢、三化、三农、 青纸、立丰印染、宁化化工及清流氨盛化工等数家省 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