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十大军阀之粤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济棠卒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是邓铿的学生。早年的陈济棠在旧粤军林虎部任职,并不见特出之处。因为与邓铿旳私人关系,陈济棠在粤军第1师成军的时候就任职营长,日后逐步升迁到该师的第2旅旅长。陈济棠在战功上并不见高明,他早年唯一独当一面的胜仗是追击一股广西小军阀沈鸿英残部时的“七战七捷”,在北伐的时候陈济棠屯师粤垣,负责警备后方。1927年8月叶、贺的八一起义军直捣潮汕,李济琛急命陈师长督队阻击,结果陈济棠在汤坑打到伤亡近3000人还没能“剿灭”这股叛军。最后叶、贺被新成立的新1师打垮。这个新1师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岳将军。薛将军打垮红军后进占汕头,并且严防陈济棠前来争夺胜利成果,陈济棠部队想进汕头必需向薛军登记,连陈师长本人也不例外,成为粤垣流传的一个笑话。
在北伐时第4军军长李济琛坐守粤垣,他留了第11师与第13师保护革命根据地,让副军长陈可钰率第10师及第12师出师北伐。出战的两个师在战场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北伐军的中坚。而第11师与第13师没见过世面,相形之下就显得实力平平。1927年秋由第11师扩张而成的第4军与由第10师扩张而成的第11军先后返省争夺政权,在李济琛的布置下张发奎第4军被逐出省外,陈铭枢第11军被放逐到粤南边区,徐景唐第5军在1929年底因勾连桂系而被击灭,广东省内的粤军就只剩由陈济棠的第11师扩编而成的第4军。
1917年孙中山南下举事,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不晓得什么是打仗,什么是治军。但他用了三位军事天才,竟然让他由军界的笑谭成为最后实力统一中国的军队所尊奉的革命导师,连带也让粤军在近代史舞台上闪亮登场。
孙文用的第一位天才是陈炯明。陈炯明文人领兵,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天才。他利用广东省长朱庆澜拨给孙中山的亲军20营练出了一支持闽粤军。援闽粤军完全依旧式巡防营编制编成,陈氏手下的主要将领如林虎、刘志陆、洪兆麟、叶举、熊略、黄任寰等也清一色巡防营派行伍军官,陈氏单凭其治军作战的天赋,据闽南,平广东,最后击败同为巡防营型的广西军阀。陈炯明极盛时期拥兵十万,统治两广,名动全国。
孙文用的第三位天才是蒋介石。蒋介石拉起广东一省杂七杂八的数万乌合之众,两年内平定全省,组建了一支有信仰的革命军,进而统一全国,允为近代史上的最大奇迹。而粤军第1师也跟着蒋总司令的步伐走向中原,拓展壮大,并左右了国家前途。
在1925年由粤军第1师扩编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下辖4个师,分别是陈铭枢的第10师、陈济棠的第11师、陈可钰的第12师与徐景唐的第13师。其中除第13师在1929年被消灭之外,另外3个师分别演变成中国近代军事历史上的三大名师。第10师就是日后一二八抗战与闽变的主角,大名鼎鼎的第19路军。第12师在张发奎的领导下成为铁军第4军(这个铁军的一个分支,今天被尊为解放军的源头)。第11师则演化成陈济棠的第1集团军。
与陈济棠相比,在战场上威名显赫的张发奎、蒋光鼐、陈铭枢乃至邻省的李宗仁等人才是呆头呆脑的一介武夫。
陈济棠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局之后致力于稳定粤局,并创造了广东的小小经济奇迹。他整理赋税,奖掖实业,提倡国贸,保护农产,倡办交通,重视教育,与中央同步形成了广东的“黄金建省五年”。广东一省自鼎革之后即成为各路好汉尽情剥削的地区,从老桂系、孙中山、胡汉民到李济琛、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经济被搞的一塌胡涂,鹑衣百结。陈济棠从零开始,到1936年六一政变中央接掌广东的时候广东已经成为全国建设的模范省。笔者对陈济棠的眼光与能力深感折服。
在第4军与第19路军先后败亡之后,陈济棠在广东的军事地位无可动摇。在第4军三雄之中军事能力最显平庸的一个师得到最后胜利。陈济棠在陈铭枢赴京之后接掌了广东省政。1931年4月国民党内所有反蒋派系在广州大会合,在陈济棠的支持之下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在政治上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陈济棠此时才展示了真正实力——他在政治上纵横辟挞的高妙手腕及眼界。在陈济棠的巧妙布局之下,原来在广州磨拳擦掌,想利用陈济棠出兵北伐与南京争夺政权的政客汪精卫、孙科、许崇智、唐生智、邹鲁等派系逐一被陈济棠“编遣”,在孙派、改组派、西山会议派与下野失势派等众政客眼中陈济棠只是一介武夫,但这个一介武夫居然在政治上与南京达成和平,说服南京承认广东的半独立地位,成立了南京政府认可的半独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并推出国民党夙负清望的元老胡汉民为名誉领袖。陈济棠在中国政坛上兵不血刃地下了一局绝妙好棋,完成了陆荣廷、陈炯明等两广实力派廿年来的心愿——制造了一个独立于中央号令之外的广东。
辛亥大乱时广州将军凤山遇剌殉国,广东全省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拉起武装起兵举事,广东省境当时兴起的“革命军”大多渊源于这类巡防营或者抄袭巡防营临时编成的民兵。而广东的新军很快就在内乱中消亡。袁大总统以广东鞭长莫及,所以让出身“土司”的原广西提督龙济光率本部济军入粤靖乱,整理军务。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龙济光也被击败,广东“各属民兵复起,称总司令者以数十计”。
孙文用的第二位天才是邓铿。邓铿出身于广东新军,早年自广东将弁学堂毕业,曾担任广东陆军小学校长、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教习。在辛亥事变之后长期辅佐陈炯明,任陈氏的参谋长。邓铿受的是正规军事教育,所以一心想练出新式陆军。在1911年陈炯明自任都督举事的时候,邓铿即依新军编制将收集的各路民兵编成两个师,但没能持续发展。1920年陈炯明定粤之后邓铿终于得以腾出手来编练自己的理想部队,于是他编组了一个日后将震动全国的部队——粤军第1师。
1930年6月,蒋总司令命令能征惯战的陈铭枢部两个师由蒋光鼐将军率领直捣衡阳,抄击桂军后路。此战澈底打垮桂军,李白从此不再出省逐鹿。蒋光鼐部因骁勇能战被蒋总司令留在身边,成为中原战场的主力,并编成了第19路军。中原大战结束之后陈铭枢北赴中央,1931年底竟一跃而代理行政院院长。第19路军也入戍京沪,成为中央的禁军。张发奎部则在北江大败之后濒临瓦解。此时只能在李宗仁手下苟延残喘,仰人鼻息。1932年1月第19路军在上海抗敌,成为中国军史上永垂不朽的英雄部队,不过陈铭枢却宧场失意。1933年11月陈铭枢在福建策动第19路军称变,成立了连江西红军都不表示支持的福建人民政府,断送了这支抗日名师。
不过陈济棠在军事上的底气毕竟不足,他手下的各级将校也一样。在军事上这批陈派的粤军将校一辈子没有出过广东。打过的仗多半是广东内部旧军阀间的混战。他们没有在汀泗桥、武昌见识过战争的惨烈,没有在豫东与西北军对垒,没有见识过中原战场的精采战略侧袭,没有在十里洋场与日本鬼子肉搏的经验,甚至没有认真地与江西红军交过手。这批将校错过了十年内战中的每个锻练机会。陈伯公相当清楚这支部队的实力,所以他大力延揽原本属于第4军与第19路军的军官补入他的新粤军,张发奎的手下大将李汉魂、缪培南、邓龙光,蒋光鼐手下大将梁世骥、华振中、邓志材、赵一肩等俱受伯公重用。这两派流散返乡的军官也多能在伯公手下的部队机关团队继续任职。陈氏对这些“外系”军官的重用使他自己的嫡系将领大感眼热。
与大多数省份不同,广东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割据势力渊源于该省的旧军。因为在宣统年间新军屡次动乱,所以两广总督对新军非常不放心,干脆收了新军的子弹剌刀以免生变。广东的防务仍由传统的巡防营担任主力。
巡防营是传统的绿营与洪杨之乱时期成立的勇营两种部队的混合体。这种部队的干部与士兵由原有的绿营与勇营选拔,编制仍是传统的勇营模式,部队以一个“营”为战术单位,这个营有较现代步兵连略小的三个“哨”,全营有官兵300人。各省视需要再合数营为一“路”,路设统领。这种编制的用意是作为各省守护地方的武装。用民国时代的术语,巡防营等于保安团队,新军则等于国军。
1928年1月张发奎部第4军被逐出广州,陈济棠又奉命出击,再度大败。幸赖陈铭枢支持才免于覆亡。陈济棠虽然打仗不甚了了,但李济琛对这种将才却深感中意,李总指挥需要的就是这种没能力造反的手下。所以陈济棠也水涨船高,一路扩编成军。
1929年3月李济琛北上南京因政争被扣押,在广东的陈济棠与陈铭枢见状况不对,联名通电拥护中央,背离了他们的老长官。南京当局即以陈铭枢升充广东省主席,陈济棠升充讨逆军第8路军总指挥,以为酬馈。不久桂军联合张发奎部两度进攻北江,陈济棠的部队大败,幸赖陈铭枢与朱绍良的队伍解困才转败为胜,将桂军逐出粤省。1930年粤军入桂,粤局自此进入安定局面。
相较之下,伯公对自己那批缺乏历练的“嫡系”就显得不很优厚,而且还处处提防他们造反,提防到沦入苛刻。陈济棠手下的三位巨头是余汉谋、香瀚屏与李扬敬。
国民党十大杂牌军——粤军
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孙文以广东一省割据一方,进窥中原,十年之内而统一寰宇,定鼎金陵,这是近史上旳奇谭。近代史上的粤军其实相当落后而杂乱。
在八国联军之后,清廷以袁世凯统筹新军,算是中国陆军正式迈入现代化。在袁中堂练成近畿六镇之后,清廷更以各省分别负责编练新军,要完成卅六镇新式国防军的规模。各省分练的新军在编制,操法与干部选用上均向袁中堂的北洋六镇看齐,部队编制要完全采泰西编组方式,部队操练一律用洋操,部队干部则多用新式军事专门学堂学生。新军的编练完全与各省原有的绿营旧军不同。不过各省在编组新军上纷纷遇到一个难题:新军的干部要用新式学堂的学生,而这些新式学堂却正是反清思想的大本营!所以清廷倾举国之力,在十年之内编练出来的新军竟都成为辛亥年间反清革命的主力。辛亥武昌起事,各省新军纷纷起而反抗清廷。在袁大总统建政之后这些新军首领为各省军头,袁大总统采远交近攻策略,逐一削平这些方兴未艾的割据势力,不幸壮志未酬,斋志以没。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中国陷入长达十年的军阀割据,这些军阀多半以省为割据单位,并多渊源于该省的新军。
李济琛虽然是第4军军长,但他威望不足,没有办法让出省作战的张发奎、黄琪翔、陈铭枢、蒋光鼐甚至薛岳心服。心直口快的张发奎将军一回省垣,就正告李老军长他才是“第4军军长”,老长官若想继续当军长,请另外就“新4军军长”。李济琛是中国陆军大学的第一届高材生,与张发奎、陈铭枢这两位保定退学生相比,智谋明显高出一筹。所以他像下棋一样将这两位张牙舞爪的手下先后送出省或送到边区,只留下他眼中的“庸才”,也就是日后威震南天的陈济棠。
巡防营与新军的最大差异在于人员的素质。各省新军在编练的时候都取法袁中堂练新军的不二法门,所有士兵要从农村重新招募而不用原有的勇营人员,以免新军沾染旧军的习气。干部也一样,袁中堂的干部不是传统的军功将领或文官武职,而多是北洋武备学堂、陆军协和学堂训练出来的学生。各省在干部的取择上也多仿袁中堂定制。相较之下,巡防营就差太多了。以现代眼光,这些军官是一色的“行伍军官”。只有部队中的历练,没有正规的军学素养,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只能在地方剿剿土匪,办办团防。最糟糕的是广东的巡防营中有为数不少的军官正是招抚收编的绿林好汉。
粤军第1师完全依照新式国防军的师旅团营连编制编成,邓铿在编组部队的时候尽量使用新式军事专门学校出身的军官,并且不断加强师内干部与士兵的素质。在邓铿遇剌之后他的粤军第1师很难得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展,结果这个师在1925年之前搜集了陈炯明部粤军中素质最高的一群军官。强兵在将,在1925年扩编成第4军前夕,这个师已经战功彪炳,战力强大。整个广东的本土部队(包括陈炯明的救粤军、广东南路的邓本殷八属联军、许崇智的讨贼军、据守粤中的福军与一些小队伍如魏济平部、黄明堂部等)与第1师相比均相形失色。北伐开始之后几乎所有老粤军部队都逐渐步向消亡。1918年之后军界中所谓的粤军,可以说清一色渊源于粤军第1师。
1935年广州港的吞吐量逼近1千万吨。抗战胜利之后资源委员会在广东最大的投资案是引进美资创办广东糖厂,陈济棠早在10年前就使粤糖外销!
陈济棠在制造广东经济奇迹之时也锐意整军,陈伯公的手笔大到连南京都吓了一跳。南京编练德国装备的教导师,广东也同步练出来一个(注1)。
南京与德国交易军火,商量建厂,陈伯公也向德国买了一个能量产重炮的琶江兵工厂。南京编训鱼雷快艇部队,伯公在黄埔建立雷艇基地。南京经营空军,伯公也练出一支质量精锐的广东空军。南京提倡国民兵训练,广东练出10余万后备军人。南京有陆军大学,广东有深造班;南京有黄埔军校,伯公有燕塘军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