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国兵ꎬ汪㊀灿ꎬ周棱波ꎬ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ꎬ2019ꎬ47(1):76-79.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01.018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农艺

性状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国兵ꎬ汪㊀灿ꎬ周棱波ꎬ徐㊀燕ꎬ高㊀旭ꎬ姜㊀讷ꎬ张立异ꎬ邵明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ꎬ贵州贵阳550006)

㊀㊀摘要:为探明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株距和行距ꎬ采用裂区试验设计ꎬ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㊁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ꎮ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ꎬ产量㊁株高㊁穗长㊁茎粗㊁穗粒数㊁穗粒质量㊁千粒质量㊁蛋白质含量㊁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ꎬ而单宁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ꎮ在贵州地区种植红粱丰1号时ꎬ以行距为70cm㊁株距为25cm较好ꎮ

㊀㊀关键词:酒用糯高粱ꎻ株行距配置ꎻ农艺性状ꎻ产量ꎻ品质ꎻ相关分析

㊀㊀中图分类号:S514.0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1-0076-04收稿日期:2018-06-1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4BAD07B02-2-4)ꎻ贵州省高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编号:黔科合农G字[2012]

4004号)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6[015]号)ꎮ

作者简介:张国兵(1990 )ꎬ男ꎬ贵州长顺人ꎬ研究实习员ꎬ主要从事高粱和薏苡栽培㊁育种及成果推广转化工作ꎮTel:(0851)83760096ꎻE-mail:360592868@qq.comꎮ

通信作者:邵明波ꎬ硕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高粱和薏苡栽培㊁育种及成果推广转化工作ꎮE-mail:563189433@qq.comꎮ

㊀㊀糯高粱是酿造茅台酒等酱香型高档白酒的主要原料ꎬ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ꎮ红粱丰1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和贵州粱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贵州地方酒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ꎬ是丰产性好㊁适应性强㊁抗性强和品质优良的酒用糯高粱品种ꎬ于

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ꎮ目前ꎬ红粱丰1号在贵州高粱种植地区已局部示范应用ꎬ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ꎬ其产量水平较低ꎬ增产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ꎮ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ꎬ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ꎬ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ꎬ以期为红粱丰1号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佳种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ꎬ对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ꎮ1㊀材料与方法

1.1㊀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红粱丰1号ꎬ试验于2016 2017年在贵州省

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惠水试验基地进行ꎮ试验地土壤为黄壤土ꎬ含有机质18.74g/kg㊁碱解氮64.38mg/kg㊁速效磷4 51mg/kg㊁速效钾78.45mg/kgꎬ前茬为油菜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ꎬ行距(A)为主区ꎬ设60cm(A1)㊁70cm(A2)和80cm(A3)3个水平ꎻ株距为副区ꎬ设20cm(B1)㊁25cm(B2)和

30cm(B3)3个水平ꎮ随机区组排列ꎬ小区长9mꎬ每小区种

植5行(宽分别为3㊁3.5㊁4mꎬ面积分别为27㊁31.5㊁36m2)ꎬ3次重复ꎬ区组间走道1mꎬ分别于2016年4月14日和2017年4月12日播种ꎬ试验地四周播种3行作为保护行ꎬ播种时施4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ꎬ4叶期定苗㊁中耕除草㊁

300kg/hm2尿素追肥㊁培土㊁常规管理ꎮ1.2㊀指标测定及方法

于高粱成熟前3d在每个小区的中间条带随机选择5株

生长正常的植株ꎬ测定其株高㊁茎粗和穗长ꎬ待籽粒70%~

80%成熟时对每个小区进行单独收获ꎬ脱粒风干后测定穗粒数㊁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ꎬ并计产ꎮ收获后的高粱籽粒自然晾晒2周后ꎬ利用福斯XDS快速成分分析仪测定其蛋白质㊁单宁㊁总淀粉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ꎮ

1.3㊀数据处理

由2016㊁2017年2年的数据发现无显著差异ꎬ因此用2年

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ꎮ用MicrosoftExcel2013整理数据ꎬ用DPSv7.05专业版软件统计分析ꎬ采用LSD法检测显著性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方差分析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ꎬ区组

间F值不显著(F=3.43>F0.05)ꎬ说明本试验区组间土壤差异小ꎬ试验地肥力均匀ꎬ试验结果精确度高ꎮ由表1和表2可知ꎬ行距和株距对产量㊁株高㊁穗长㊁茎粗㊁穗粒数㊁穗粒质量㊁千粒质量㊁蛋白质含量㊁单宁含量㊁总淀粉含量㊁支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ꎻ行距和株距的交互作用对茎粗㊁穗粒数㊁穗粒质量㊁蛋白质含量㊁单宁含量㊁总淀粉含量㊁支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ꎬ而对产量㊁株高㊁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ꎮ

2.2㊀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2.2.1㊀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的影响㊀不同行距条件下产量的多重比较(表3)表明ꎬ70cm行距条件下红

表1㊀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

F值

产量株高穗长茎粗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

A212.27∗33.09∗∗23.01∗∗75.59∗∗102.02∗∗225.47∗∗65.91∗∗B217.59∗∗64.94∗∗52.98∗∗710.22∗∗127.66∗∗257.80∗∗26.15∗∗AˑB41.032.562.6423.01∗∗13.77∗∗7.18∗∗1.39㊀㊀注:∗和∗∗分别表示5%和1%水平影响显著ꎬ下同ꎮ

表2㊀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品质影响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

F值

蛋白质含量单宁含量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

A279.02∗∗45.11∗∗42.74∗∗985.32∗∗65.53∗∗B2179.48∗∗57.10∗∗628.57∗∗61.49∗∗13.31∗∗AˑB47.18∗∗3.56∗47.35∗∗4.20∗10.69∗∗

粱丰1号产量最高ꎬ与其余行距间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ꎻ60cm行距条件下产量最低ꎬ与80cm行距间产量无显著差异ꎮ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不同株距条件下产量的多重比较(表3)表明ꎬ25cm株距条件下的产量最高ꎬ与其余株距间产量有显著差异ꎻ20cm株距条件下产量最低ꎬ与30cm株距产量有显著差异ꎮ说明随着株距的增加ꎬ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

2.2.2㊀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的影响㊀(1)株高ꎮ不同行距条件下株高的多重比较(表3)表明ꎬ70cm行距条件下株高最高ꎬ与其余行距间株高均有显著性差异ꎻ60cm行距条件下株高最矮ꎬ与80cm行距间株高无显著差异ꎮ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株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不同株距条件下株高的多重比较(表3)表明ꎬ25cm株距条件下的株高最高ꎬ与其余株距间株高有显著差异ꎻ20cm株距条件下株高最矮ꎬ与30cm株距株高有显著差异ꎮ说明随着株距的增加ꎬ株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2)穗长ꎮ不同行距间的穗长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70cm>80cm>60cmꎻ不同株距间的穗长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25cm>30cm>20cmꎻ说明穗长随行距和株距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ꎮ(3)茎粗ꎮ不同行距间的茎粗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70cm>80cm>60cmꎻ不同株距间的茎粗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25cm>30cm>20cmꎬ说明茎粗随行距和株距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ꎮ(4)穗粒数ꎮ不同行距间的穗粒数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70cm>80cm>

60cmꎻ不同株距间的穗粒数存在显著差异(表3)ꎬ表现为25cm>30cm>20cmꎬ说明穗粒数随行距和株距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ꎮ(5)穗粒质量ꎮ不同行距间的穗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ꎬ且在70cm行距条件下达最大值ꎬ在60cm行距条件下达最小值(表3)ꎬ与60㊁80cm行距比较ꎬ70cm行距条件下的穗粒质量分别增加20.06%㊁5.95%ꎬ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穗粒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不同株距间的穗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ꎬ在25cm株距条件下达最大值ꎬ在20cm株距条件下达最小值(表3)ꎬ与20㊁30cm株距比较ꎬ25cm株距条件下的穗粒质量分别增加了34.62%㊁17.77%ꎬ说明随着株距的增加ꎬ穗粒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6)千粒质量ꎮ不同行距间的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ꎬ且在70cm行距条件下达最大值ꎬ在60cm行距条件下达最小值(表3)ꎬ与60㊁80cm行距比较ꎬ70cm行距条件下的千粒质量分别增加了10.61%㊁4.06%ꎬ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千粒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不同株距间的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ꎬ在25cm株距条件下达最大值ꎬ在20cm株距条件下达最小值(表3)ꎬ与20㊁30cm株距比较ꎬ25cm株距条件下的千粒质量分别增加了11.86%㊁7.34%ꎬ说明随着株距的增加ꎬ千粒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

表3㊀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农艺性状处理产量(kg/hm2)株高(cm)穗长(cm)茎粗(mm)穗粒数(粒)穗粒质量(g)千粒质量(g)行距A15352.76b195.31b31.35c16.76c3948.53c86.68c21.78cA25958.86a215.39a33.21a18.24a4439.55a104.07a24.09a

A35553.77b201.84b32.34b17.44b4199.96b98.23b23.15b株距B15319.21c195.64c30.27c16.12c3893.81c82.82c21.84cB25881.58a214.26a34.57a19.14a4458.21a111.49a24.43a

B35664.61b202.65b32.04b17.18b4236.01b94.67b22.76b㊀㊀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ꎬ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ꎬ下同ꎮ

2.2.3㊀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品质的影响㊀不同行距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多重比较(表4)表明ꎬ70cm行距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最高ꎬ与80cm行距间无显著差异ꎬ与60cm行距间差异显著ꎬ且最小值出现在60cm行距条件下ꎮ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ꎮ不同株距间的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4)ꎬ表现为25cm>30cm>20cmꎬ说明蛋白质含量随株距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ꎮ不同行距条件下单宁含量的多重比较(表4)表明ꎬ70cm行距条件下单宁含量最低ꎬ与其余行距间均有显著性差异ꎻ80cm行距条件下单宁含量最高ꎬ与60cm行距间无显著差异ꎮ说明随着行距的增加ꎬ单宁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ꎮ不同株距间的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4)ꎬ表现为20cm>30cm>25cmꎬ说明单宁含量随株距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ꎮ不同行距条件下总淀粉含量的多重比较(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