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学习中的存疑与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学习中的存疑与心得

一、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少,对老师课上的讲解吸收和消化不够

由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极为有限,缺乏对古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清晰了解和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把握,从而在上史料学、文体学等课程时,对许多知识点和概念感到生疏和模糊,不能很好地从老师的讲解中吸取知识和营养。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还没来得及欣赏,就要准备进入文学研究的状态,这一跨越有些远、又有些仓促。根底太浅,专业性的知识听起来很模糊,只是微弱地理解。所以总是诚惶诚恐,心底很不踏实。幸而,经老师的点拨之后,感觉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识也并不那么晦涩难懂、遥不可及,任何知识只要去接近、了解并以客观的心态去研读都可以明朗起来的。而且,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经常一起在院部资料室里自习。特别是谭研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并且乐在其中,他的学习热情也感染了我,主动去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及感受各类文学作品的风韵。

二、更为明确职业取向,怎样做足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老师您在“博力”文化节开幕式上做的“让自己更优秀”的演讲,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其中的“包容的学术和人生视野”、“接纳暂不

属于自己的东西来丰富自己”、“阅读——用简单的方式感悟人生”、“在浮躁中沉淀自己”、“回到原点”等深刻见解,我都很受启发,也定将铭记于心。

老师您也提到,研究生学习期我们要有更为明确的职业取向,并带着研究的心态对待职业发展。我也常常思索自己今后的发展追求和人生目标,在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时期,想努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地汲取营养,不至于荒废和虚度研究生的这三年,然而伴随着这些若明若暗的思考的是对未来更为深刻的慌张和焦虑。

学好古代文学往教师的方向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国际汉语热方兴未艾,掌握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相关技能,投身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推广事业,既能开阔视野也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考公务员也是可以奋力一搏的;至于考博,因为没有确定的研究方向及其他因素或多或少的干扰,觉得对知识的追求既然是终身的,可以在适当的、已有一定的积累的时候再提升自己。

只是,就像老师您说的,我们越是自由就越迷茫和痛苦。走向哪一个职业发展方向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但是我会学着用研究的态度去透彻了解这些职业,在浮躁中沉淀自己,心中有所期待,更重要的是做好现在能做的,为今后的发展准备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在阅读中国古籍的时候,心里真切地感觉到豁达和开阔。

三、要注重积累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老师您强调的“融合带来新的契机”、“注重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见解也给我很深的印象,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禁反思,自从考研之后,传播学的知识便被抛至脑后,以前的知识积累和记忆被荒唐无知的我几乎要清空,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隐约地觉得,有忍痛割爱从而为存放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提供脑容量的必要。人脑对知识的接受和储存能力是毋庸质疑的,只是因为自己的懈怠、对知识的淡漠,所以没有及时的更新自己知识库,没有透彻地掌握知识和学问。传播学的知识和以往的阅读经验、社会实践经验都有助于开拓思维,随时带来文学研究中的新的契机,所以要定期地唤醒对传播学知识的记忆,养成每天关注时事、社会动态的习惯,如老子所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身在学校,切不能死读书,一定要有开阔的社会视野,学会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读书实践:

1、抄写《论语》、《老子》

2、读过《美的历程》、《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还只看了一遍,感受到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其内容只是模糊的印象)

3、在读:《孟子》、《林语堂散文》、《芭芭拉.布什自传》

4、参加活动:十月诗歌朗诵比赛、《越人歌》(舞蹈)、《大话金庸之招聘会》(小品)

想请问老师感悟、随笔、心得式的文章可以像哪些媒体投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