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梁八柱五重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梁”: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重点内容: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明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细化服务和考核标准。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2可能影响:采用疫苗进行重大传染病防控是迄今为止最为经济控制传染病方式。中央已经计划08年多投入27个亿进行免疫扩容,这27个亿主要用于药品采购、耗材采购和冷链建设。对疫苗行业是毫无悬念利好,天坛生物这样一类疫苗生产企业将分享这一盛宴。
医疗服务体系
1 重点内容: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对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明确了不同层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对于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职责是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初级诊疗服务。而城市医院职能重点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提出了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具体措施,如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
2可能影响:医疗资源从新分配引导了药品市场资源流向,我们应该以分析不同终端所受影响为思路对后医改时代医药行业做剖析。今后我国
医疗服务市场将分为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社会保障化基础医疗服务市场、社会保障化高端医疗和非社会保障化补充基础医疗四块,其中社会保障化高端医疗和社会保障化基础医疗都是由政府管控,也是由于医改而明显扩容。原来我国社会保障化基础医疗市场份额不大,但如果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这一块市场将会明显扩容。在目前重点保障大病前提下,社会保障化高端医疗将是最医疗市场一块最美味蛋糕。一些进入医保目录大病专科用药及其生产企业将从中获益。而社会保障化基础医疗虽然是市场份额扩张最明显一块,但由于基础医疗所用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都受到政府严格管控,受益将仅有少数具有规模效应大型药企。而且我们认为由于其利润率受到限制,同时如果实行收支两条线和总额预付制,现存过度医疗现象将改变,部分药品市场将萎缩,受这两个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化基础医疗所用普药及其生产企业受益有限。医疗保障体系
1重点内容:强调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目前重点保障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提高,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提到了完善城镇职工医保、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全面实施新农合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重点提到了几个原来医改方案盲点,包括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
业人员医疗保险问题;老人和儿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和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比较具体地规范了如何将农民工纳入基本医保体系。
2可能影响:“保大病”是目前基本医疗保障基调,指引了医保资金向大病专科用药倾斜。将城镇就业人口中未纳入医保体系人员、城镇居民重点老人和儿童还有进城务工农民工纳入医保体系使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容,而且对于近两亿农民工提出了比较具体纳入医保体系规范,提高了可操作性。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重点内容:这部分重点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与之相配套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和发布主体、生产和供应体系具体细则和基本药物使用规范。
2可能影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和制定主体是中央政府。基本药物生产不再单纯为定点生产,而提出了“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既在政府宏观调控之下,又体现了市场机制作用。但是招标和采购主体没有明确,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将对药品生产企业有不同影响。基本药物使用也有了规范,制订基本药物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也是政府将医疗资源向基础医疗倾斜手段之一。
“八柱”:为了规范医疗卫生体系有效运转,医改方案还配套建立了
八种机制,这里重点谈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对医药行业影响。
管理体制:
1重点内容: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属地化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对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实行中央规定制度框架和政策,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管理。
2可能影响:属地化管理有利于医疗资源合理重组,是实行卫生部全行业监管和区域卫生规划前提,为保障医疗卫生体系有效运转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配套还要有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对于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权责划分,有利于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统筹层次。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药市场主体,其资源理顺和监管机制健全将有利于医药行业发展。运行机制:
1重点内容:重点是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体制。对于政府举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总额预付等方式,而且对药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对于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在公立医院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2可能影响:总额预付方式有利于控制过量医疗服务,但短期来看对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影响偏负面。如果采用总额预付方式,医疗机构对所有前来就诊参保人必须提供医疗保险范围内服务,医疗机构必须在总预算额提供服务,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现在药品加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医疗机构对高价药偏好,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有利于引导医院合理用药,而且客观上对民族企业有扶持作用,尤其有利于主要竞争对手为进口药或者合资药品企业,如通化东宝等。
投入机制
1 重点内容:对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区别对待,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2可能影响:政府加大对卫生投入无疑对医药全行业有正面影响,而基本医疗服务又是政府投入重点。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报销目录药品及其生产企业将从中受益。
价格形成机制
1重要内容:包括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和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两方面。关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出要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