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草根_与_精英_冲突的思想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议政论坛
保持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平衡,让精英团队保持领导力,让平民团队保持影响力,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
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天平太向精英政治的方向倾斜,以致有些精英可以不惧民意,我行我素,而平民由于难以把自己的“话题”转变为政治决策的“议题”而变得火气十足。
最近一些年,政府的决策经常受到“大众”的批评,专家的言论往往遭到“草民”的质疑,反过来,平民的意见又通常被精英斥之为民粹化的“愤青”言论。
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精英”与“草根”的行为和态度取向不仅难以重合,而且好像渐行渐远。
一个以科学为大旗,一个以民主为口号,摆出了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对决阵势。
撇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纷争,民主与独裁(个人或寡头独裁)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或决策方式,实际上分别代表了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倾向。
那么,它们各自的思想根源和基础是什么?它们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又在哪里?搞明白这些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同营垒的人们理解彼此的立场和理由、辨明问题的是非曲直的关键。
应当承认,精英主义在人类政治生活中具有悠久的思想和学术传统。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就为精英主义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他提出“哲学王”的概念,论证了“知识统治”的必要性。
他的论证是这样的:正如鞋匠需要关于制鞋的知识,航海家需要关于航海的知识,医生需要具备医学知识一样,政治家也需要关于政治的知识。
哲学家掌握了关于善的知识,他们走出了“洞穴”,看见了事物(善)的本质,所以最优良、最理想的政体应该是哲人政治。
柏拉图提供的论证为所有基于精英主义之上的专制主义、全能主义和包办主义政治提供了根据。
今天具有精英决策倾向的形形色色的“独裁主义”思想为自己辩护的理由都不过如此:大众智力低下,眼界狭窄,还是请“哲学王”来决断吧!“草根”与“精英”冲突的思想根源
□ 燕继荣
那么,反对这种精英主义论证的人能提供怎样的反驳理由呢?“我不认为你是‘哲学王’,并不觉得你比我更加高明,我认为我比你更适合担当‘哲学王’的重任和角色。
”这样的反驳是常见的,但它并不构成对“哲学王”思想的真正挑战。
因为它并没有跳出柏拉图所设定的话语体系,依然围绕“谁统治”的问题而展开争论,所提出的要求不过是“你下台我上台”,最终的结果必然演化为两个互不服气的家伙之间的激烈打斗。
对柏拉图式辩论的真正挑战是什么?有两个:第一,“哲学王”也不过是一个自利的经济理性人,他的行为动机并不总像自己宣称的那样代表公益,而且很多时候,他是在利用“知识”(哲学)的优势(话语权)忽悠人民,以掩盖其利己主义的打算;第二,我的需求我知道,替我作主不必要。
政治活动既非技艺活动,也非智力竞赛活动,而是一种公共博弈活动。
你是一个很好的鞋匠,能够打造最时尚最高档最有品牌价值的皮鞋这不假,但我是一个江南农民,我喜欢草鞋甚于皮鞋;我作为一个北方土民,我可能更愿意穿布鞋;还有,我生活在海边,我更乐意打赤脚。
面对这样的人群,如果要形成有关穿什么鞋的公共政策,鞋匠的专业知识显然就变得相当次要,而如何表达各自对于鞋子的需求则显得更加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的公共性超过了技术的专业性要求。
正如当代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指出的,柏拉图的类比有问题,问题就在于他把政治活动类比于医生、工匠等技艺活动,而实际上,政治活动是公共性的行动生活,而技艺则是私人性的制作活动;柏拉图没有区分“行动”与“制作”,用“统治”代替了“政治”,用哲学家的私人思考代替了公民的公共商谈。
事实上,政治是“正确选择”,还是“公共选择”?政治生活中的意见纷争、利益表达、公开辩论等有没有必要,是否应该让位于哲学家的判断?这是所有柏拉图式的精英政
议政论坛
治理念与民主政治理论的区别和分歧所在。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围绕怎样的统治才是最好的统治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争论由来已久。
归结起来,至少有三种理论和思路——一批人坚信,事物有超然于人的意志的唯一本质或规律,人间有一种至高的共同的善,把握这种本质和善,乃认识的目标,也是人生的理想,那些有能力认识到真理和善的智者贤人,自然是社会中的“高人”,理当由他们来实施统治,以正万民。
我们把这批人称作一元主义者或绝对主义者,那些精英主义和独裁主义理论基本上可以归入这一营垒。
另一批人不大同意上一批人的看法,他们认为:真理是有一个,但认识方法各不相同;世界的本质、规律或共同的善,会因人们认识和观察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认识主体之间,你有你的真理性,我有我的真理性,很难说谁比谁更加高明、更加先进,我们只有互相宽容,平等交流,求同存异。
在这些人看来,只有经过公共协商的,才能算作公共利益和公共的善,因此,建立一种平等协商的公共平台才是良政善治的根本。
我们把这批人称为相对主义者。
还有第三批人更加激进。
他们认为,这世界哪有什么超然于人的意志之外的本质和规律,世界本来混沌一片,所谓的本质和规律,不过是人的意志所赋予它的;那些共同的善也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个别意志和利益。
如果非要为了一起生活而确立所谓“公共利益”或“共同善”的话,那就让不同利益的人群组织自己的团体去竞争吧。
假如你担心竞争无序而陷入械斗、暗杀和恐怖的状态而让大家不得安生,那就制定一种规则,要么按比例分配资源,要么按时间轮流坐庄。
在这批人看来,所谓的“公共利益”或“公共善”,不过是不同利益群体公共博弈之后形成的妥协性“共识”。
因此,公共选择和博弈才是良政善治的关键。
这批人可称为多元主义者。
比较分析,后两批人虽然观念上有所差别,但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倾向,承认每个个体意志的正当性,他们与不大认可个体意志正当性的第一批人形成鲜明对照。
从这两大营垒的观念对立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思想分歧,那就是政治或政策过程要不要公共
性。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导、系主任,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发特大地震,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难。
但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在某些场合却产生了我们不愿见到的某种异于寻常的“网络抗战”。
3月12日凌晨,笔者撰写了《日本地震考验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一文,主要从人道主义、人性的角度呼吁,中国人民应该对受灾的日本民众表示同情。
该文写成后,先后在腾讯、新浪博客上发表,并被两个网站首页推荐。
笔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意图通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流媒介平台获得更广泛、客观的调研数据。
果然,在短短五天内,两篇博客共获得72647次的点击率,获得了1555条评论。
根据IP(网络地址)分析,来自除西藏之外中国大陆所有地区的评论占总数的88.94%,来自港澳台和海外国家与地区的I P地址占11.06%,以大陆地区为主;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是诅咒、辱骂类评论,占总量的64.18%,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用粗鲁、侮辱性的语言对本人进行人身攻击;其二是理性批驳的评论或是有限度的同情,占13.12%,如“不能表现在脸上,不然落人话柄”、“以德报怨也要分清对象”之类;其三是对笔者的理性支持,共计78条,仅占总量的5.02%,为最少,如“自强不是诅咒和幸灾乐祸”、“ 大灾难面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 韩 晗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