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

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

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

苫.蔽()尻.尾()麦场.()

2.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

集《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狼、______狼、______狼、_____狼。

1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

(6)苫蔽

..成丘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

(8)眈眈

..__________________ ..相向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径去

(10)其一犬坐

..于前__________________

(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止①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 ②一狼得骨止:________________

(2)意①意暇甚:__________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 ②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 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

2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 ④复投之:_____________

⑤久之:__________

(6)以①投以骨:____________ ②以刀劈狼首:____________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 ④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 ②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_______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_________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_____________ ②不治将恐深:______________

5. 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B.一狼洞其中(柴堆)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屠自后断其股(狼)

7.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表现屠户的果断、机智的一组是( )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屠惧,投以骨。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

⑤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8.下面句子中不是写狼阴险狡诈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9.按提示找出《狼》一文中相应的句子。

(1)表现前狼假寐神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表现狼贪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表现后狼径去目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发表评论、点名主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划分朗读停顿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翻译句子。(在每个句子中用“△”至少标注两个采分点)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②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13.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14.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5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1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恐前后受其敌()()

(2)狼不敢前()

(3)其一犬坐于前()

(4)一狼洞其中()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16.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投以骨

(2)一狼仍从

(3)复投之

(4)场主积薪其中

(5)其一犬坐于前

(6)意暇甚

(7)一狼洞其中

6

《狼》答案:

1.xiá xīn mèi shǎo míng xiá jiǒng zhuì shàn

kāo cháng

2、(1)蒲松龄清聊斋志异(2)书斋(书房)记述奇异的故事

(3)遇惧御杀

3、(1)屠户(2)连接、紧跟(3)一起跟原来一样

(4)处境困迫,为难(5)看,视(6)遮盖、覆盖

(7)放下(8)注视的样子(9)像狗一样蹲坐着

(10)闭上眼睛(11)从容、悠闲(12)突然

(13)杀死(14)名作动,打洞(15)名作状,从通道

(16)屁股(17)狡猾(18)巧变诡诈能有多少

(19)大腿(20)才

4、(1)止:只停止(2)神情、态度打算、企图

(3)攻击敌人(4)在前面(名作状)上前(名作动)

(5)代词,指狼的取独,不译代词,指狼助词,不译

(6)把用来用来

(7)它们,指狼代词,指麦场代词,指堆积的柴草代词,指堆积的柴草代词,指屠户代词,指狼

(8)原来原因旧的特意(9)担心、害怕恐怕

5、D

6、C

7、C

8、B

9、(1)目似瞑,意暇甚

(2)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7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1)其一 /犬坐 /于前。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1)并如故译:但是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犬状语后置句译:其中一只狼在前面像狗一样蹲坐着。

(3)意隧译:企图要从通道进入来进攻屠户的后面。

(4)乃弛译:屠户于是奔跑到柴草堆下倚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5)股亦译: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6)黠变诈耳译:狼也是很狡猾了,但是一会儿的功夫两只狼都毙命了,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2.A 13.A 14.B

15.(1)前后,名作状,在前面,在后面敌,名作动,攻击

(2)前,名作动,上前、向前走(3)犬,名作状,像狗一样

(4)洞,名作动,打洞(5)隧,名作状,从通道

16.(1)以骨投(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一狼仍从(之)省略句

(3)(屠)复投之省略句

(4)场主(于)其中积薪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5)其一犬于前坐状语后置句

(6)意甚暇状语后置句

(7)一狼(于)其中洞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8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 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 一屠晚归屠: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 、弛担持刀 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 暇: 12、屠暴起暴: 13 、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 几何: 、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 ②一狼得骨止止: 2、①意暇甚意: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 3、①恐前后受其敌敌: ②盖以诱敌敌: 4、①恐前后受其敌刖:②狼不敢前前: 5、①又数刀毙之之: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 ④复投之之: 6以①投以骨以: ②以刀劈狼首以: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 ④盖以诱敌以: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 ②场主积薪其中其: /、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 ④一狼洞其中其: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 ____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____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 露了狼的 ______________ 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_____ ,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 有:,。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 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一( )一( )一杀狼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狼》参考答案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狼-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狼》专题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填空。 1、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 2、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房 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 “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解释词语及句子: 1、解释词语 担中肉尽 (完) 止有剩骨(仅,只) 缀行甚远(连接、 紧跟) 一狼仍从 (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 顾野有麦场(看, 视) 积薪其中 (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弛担持刀(解除, 卸下) 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闭上眼睛) 数刀毙之(杀死) 意将隧入 (从通道) 断其股(大腿) 一狼洞其中(挖洞) 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盖以诱敌(大概, 原来是) 意暇甚(从容,悠闲) 犬坐于刖(像狗似的) 屠暴起(突然)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狼 ) 其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以攻其后也(代词,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狼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缀(zhu 1 ) 奔倚(y 丫) ch 1(弛)担持刀 意xi a (暇)甚 窘( ji eng ) 隧(su 1)入 d m d m (眈)(眈)相向 狼亦xi a (黠)矣 苫蔽(shen ) ( b 1 ) 尻(k ao )尾 目似m ing (瞑) 假m 召(寐) 代 文学家。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Y 之 j 亦毙之 复投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狼) (代词,狼)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前面) 刖I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 敌 盖以诱敌 (动词,攻击) (名词,敌人)

初一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缀()行屠大窘()苫()蔽眈()眈黠()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一狼径去()屠暴起()缀行甚远()自后断其股() 苫蔽成丘()目似瞑()狼亦黠矣()眈眈相向()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 4.比较下列加点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3)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 (4)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5.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6.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从故事情节发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 8.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9.下列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 A.恐前后受其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乃奔倚其下 D.屠自后断其股 E.场主积薪其中 10.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

狼练习题附答案(1)

《狼》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 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惧狼→()→()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 (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 (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 (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④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 (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七、选择题 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八、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学预案(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 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次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 狼最终还是凶狠地扑向小羊.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哲理. 设计理念: 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 我首先致力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是否能让他们乐于思考乐于读书放在首位,让学生始终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其次是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使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很简单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是基础,是内化的过程,怎样引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机,让学生满怀激情和思考到课文中去神游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想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孩子们读出语言的形象,读出语言的情味,读出丰富细腻的语感,读出对语文的兴趣。我是这样想的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 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找碴儿”的意思,知道反问句表达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读出狼和小羊不同的语气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5)

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一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喂养,狼和狗相处地相安无事。两只小狼渐渐长大,很容易驯服,富室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富室主人白天躺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怒吼之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富室主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先前那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富室主人(发现)两只狼观察他的动静,想要咬他的喉咙,忠心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为了提醒主人发出怒吼声。富室主人就杀了狼,剥了它们的皮。狼有凶恶的本性,确实不虚妄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着罢了。它们表面上假装亲昵,而背地里却心怀不轨,还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野兽本性不足多说,为什么富人还要来饲养它们,而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③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④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⑤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shì)⑥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⑦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⑧之以归。非屠乌⑨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③伏:躲藏。④顾:然而,可是。⑤盈:满,足。⑥豕(shì):猪。⑦方:才。⑧负:背。⑨乌:哪里,怎么。 17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少.时(________) 苫.蔽成丘(________) 177.下列向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静以.修身B.狼不敢前./犬坐于前. C.屠自后断其股./股.直不能屈D.遂负之.以归/久之.,目似瞑 17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9.两则故事中的屠户性格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3课时教案

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写本课10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指导“脏、冲、龇、嚷”等字的音和形。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 6.狼和小羊 (二)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体现出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标自然段序号。 (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 重点指导:

(1)脏:应读z1ng,不能读成z4ng。 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应读bi4n,不能读成p4in。 扑:应读p&,不能读成p)。 (2)字形指导: 狼:“良”加“犭”旁。 站:“占”加“ ”旁。 伙:“火”加“亻”旁。 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用红笔描一下。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 这个做:做工的“做”,表示动词的“做”。 这个作:工作的“作”,表示名词的“作”。 (4)理解词语: 可怜:值得怜悯。 争辩:争论,辩论。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 (5)读黑板上的词语。

《狼》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 家,他的字是,别 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 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 弛: 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 毙: 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 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 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 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_ 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___ ②以刀劈狼首以:___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__ 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__ 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__ ④一狼洞其中其:__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重庆市潼南区梓潼中学唐跃全整理) 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 1、止有剩骨止通只 二、古今异义: 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 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 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 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 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 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 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 三、一字多义: 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 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 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 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 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四、词类活用: 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 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 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 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 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 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 五、重点字词:

2上10《狼和小羊》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狼和小羊》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 执教时间:2010年11月12日 执教班级: 执教老师:李堡镇中心小学黄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先来考考你们的小耳朵灵不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录音:小羊的叫声)生:小羊 板书:小羊 师:老师再考考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认一认,这是一只什么动物?(揭示“狼”的图片)生:狼 师:狼是兽类,想想应是什么偏旁? 生:反犬旁, 板书 师:狼对了,狼是反犬旁,右边是良字,它读后鼻音,跟老师来读读。 师:最后老师再考考你们的小脑袋、小嘴巴,你知道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吗? 生:狼很凶残, 师:狼很凶残,凶残到什么程度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生:恶狠狠、凶恶、 生:残忍 师:那小羊是怎样的? 生:小羊温和、胆小 生:温柔 师:对,狼要吃小动物还要吃人呢!羊很温和。如果有一天羊和狼相遇时,小羊的命运会怎样呢?(板书: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狼和小羊” 师: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课伊始,采用那童趣活泼的话语必定能一下子触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其带着一份天真和好奇不知不觉走进去,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听老师讲故事,激发兴趣 师:那么,在狼和小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小朋友们想听老师讲讲故事吗?师:感情讲故事(配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自己读就更有意思了。请小朋友打开书本到64页,听清读书要求:先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把生字放入课文中,读通句子,读完标小节。遇到难读、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瞧,生字屋里的宝宝们听到小朋友琅琅的读书声急着跑出来跟小朋友们见面呢! 师:小朋友看一看,你能读准吗?先自己练练。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小题4】启发: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小题1】A.眈眈相向(dān),B.狼亦黠矣xiá),C.屠大窘(jiǒng)。

【小题2】“顾”在此为“动词”,意思是“转头看”。“洞”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打洞”。“止”在此为“通假字”,意思是“只”。“股”在古代汉语中意思较为特别,意思是“大腿”。 【小题4】狼想尽多种方法吃人的狡诈行为,最终却自取灭亡。围绕这一主要内容来谈启示即可。示例: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24)

226.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227.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 225.(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26.(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227.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 225.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瞑”是“闭眼”;“贻”是多义词,“遗留、留下”的意思。 22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径去(径直离开)、犬(像一只狗一样)、于(在)”几个词

是赋分点; (2)句中的“阳(表面上)、而(表转折)、阴(暗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几个词是赋分点。 2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评价来分析作答。 (1)依据两篇文章中的“狼亦黠矣”和“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可概括狼的共同特征是“阴险、狡猾、奸诈”。 (2)依据“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依据乙文中的“狼子野心,信不诬战”“更不止于野心矣”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的本性。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得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狼杀死。正要走,转过身朝柴草堆后看,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边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边那只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惑敌人。狼虽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

狼和小羊教案及反思

《狼和小羊》教案及反思 (课前玩游戏) 师:老师想给你们说几句悄悄话,请每组第一个孩子帮我向后传。 生:(传话) 师:传好了就站起来,表示你已经收到老师给你的信号了。怎么样,传好了。咱们的悄悄话特神秘,要一个一个传,大胆地向下传。 生:…… 师:你们传得是什么? 生:我很棒! 生:我真的很棒! 生:我真的真的很棒! 生: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师:来,跟着老师一起说:我棒极了,我真的棒极了,我真的真的棒极了!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这一份自信走入课堂。 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学习10 狼和小羊 2.读得真棒,这些词语宝宝,你们认识吗? 出示:弄脏吃惊温和倒流经常 争辩扑去看见故意反正 找碴儿 小老师领读 3.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精读课文 (一)引读:狼来到小溪边,看到小羊在那儿喝水。 (二)说话练习:狼想吃小羊?它会想些什么呢? 过渡: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板书:找碴儿 (三)学习2-3小节 1、怎样“找碴儿”的呢?让我们一起朗读2-3小节。 2、来读读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板书:弄脏了水) 实物投影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指名读读出凶恶的语气。 3、小羊有什么反应呢? (吃了一惊谁来做做动作) 实物投影出示: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①指名读小羊的话评议(温和) ②比较: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你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③羊为什么说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指名说 ④师小结:结合挂图: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小羊决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小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找碴儿)。 1、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狼练习题附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 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惧狼→()→()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 (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 (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 (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④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 (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七、选择题 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八、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狼》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弛: 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②一狼得骨止止:_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④复投之之:_____ 6、以①投以骨以: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是,,? 。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 (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 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狼》参考答案: 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狼》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一)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20分)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 只划一处 )(2分) 其一犬坐于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3)顾野有麦场() (4)一狼洞其中() 1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3.翻译下面句子。(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其一/犬坐于前 11. (1)敌对,攻击(2)大腿(3)回头看(4)打洞 12. D 13.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4.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5.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 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淸代文学家郭沫若也曾评价 《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髙人一等,刺鬼刺虐入件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划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 1.________________ 止有剩骨Ih 通—R 二.古今异义: 1. 缀行甚远古:?今:点缀 2 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 、 3 积嶄其中古:H 今:?k 、 4 一狼径去古:?a 今:与来相对 、 5 屠暴起古:垒镒今:粗暴 、 6 意将隧入古:迪今:XB 、 1、断其股古:迪今:屁股 二> 一字多义: 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而)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而) 3、敌:恐前后受英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4、止:止有剩骨(通“只”)一狼得件止(停止) 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 6、之:复投之(代计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 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1

7、 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8、 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岀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 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 场主积薪英中(指麦场) 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统作动) 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 6、狼不敢前(上前 名作状) 20、亦毙之(杀死) 21、一狼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打洞)(柴草堆) 22、意将隧入(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 23、止露尻尾(屁股) 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25、盖以诱敌(原来是) 26、狼亦黠矣(狡猾) 27、顷刻两毙(一会儿) 28、 禽曾Z 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作假、欺骗)(能有多少) 29、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哭了)(罢了 ) 六. 翻译句子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他)而前。 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 以 攻其后也(代指屠户) 四、 词类活用: 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 3、一狼洞其中(打洞 名作动) 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 五、 重点字词: 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紧跟) 2、投以席(把) 3、一狼仍从(跟从) 4、一狼得骨止(停止) 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起)(旧.原来) 6、屠大穿(困窘,处境危急) 7、恐前后受其越(胁迫.攻击) 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10、苦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覆盖、遮蔽)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注视的样子) 14、一狼径去(径直离开) 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 13. Φ∣? (一会儿) 15、目似瞑(闭眼)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而) 17.么N (过了一会儿) 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神情、态度)(空闲) 19、屠暴起(突然)

正视学情,真实主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正视学情,真实主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狼和 小羊(第一课时)》 导读:…… 生:“黄鹂”是什么意思? 生:黄鹂就是一种鸟呀! 师:(展示黄鹂图片)现在我们来观赏黄鹂鸟吧! 生:(好奇而饶有兴趣地探身盯着看) 师:谁来介绍一下黄鹂鸟的样子?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羽毛金黄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爱呀! 师:想听听它的歌声吗? 生:(一齐激动地喊)想! 师:(播放黄鹂叫声)听,它的叫声—— 生:(齐)很好听! 师:诗歌里的“黄鹂”指的是谁呢?请你看课文中的图说一说。 生: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成“黄鹂鸟”了呢? 生:她在妈妈怀里唱歌。 生:她小时候学说话就像黄鹂唱歌一样。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师:秋天到了,小河边的野菊花开放了!请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 生(从抽屉里拿出、兴奋地举起野菊花,众生惊喜的拥过来看)师: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生:金黄的花瓣,绿绿的叶子。 生:真好看! 师:请闻一闻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这个问题。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着粉红的衣裳,蓝蓝的裤子,头上还戴着黄蝴蝶结,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还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师:请小朋友把第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读,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说这个女孩小的时候像快乐的小黄鹂,美丽的野菊花。 师:我们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地学说话,幸福地趴在爸爸宽厚结实的背上呀?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 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 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 苫.蔽()尻.尾()麦场.() 2.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 集《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狼、______狼、______狼、_____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 (6)苫蔽 ..成丘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 (8)眈眈 ..__________________ ..相向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径去 (10)其一犬坐 ..于前__________________ (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止①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 ②一狼得骨止:________________ (2)意①意暇甚:__________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 ②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 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 (5)之①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