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经过科研部门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从去年以来,我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规模饲养场(户)中,尤其是已经免疫过的鸡群又时有爆发,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使饲养场(户)对法氏囊病疫苗产生疑虑。

1 发生鸡法氏囊病的原因

1.1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是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抗体,对外来病源有一定的抵御作用。由于引进鸡雏来自四面八方,种鸡在开产前是否免疫,在没有抗体监测的情况下,雏鸡母源抗体存在与否不详。过早接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失去免疫作用,过晚接种又易被野毒感染而发病。

1.2 病毒毒株与疫苗的抗源性差异

目前,畜禽疫苗购销渠道比较混乱。外地科研部门新生产的产品流入到各地,一些饲养户都是按照疫苗经销商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而忽略了当地传染病流行特点,往往出现法氏囊病毒毒株和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不符,这样,难免出现免疫失败。也可能有变异毒株的存在,仍然会发生法氏囊病。

1.3 免疫方法不当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方法有3种,即饮水、滴鼻和点眼。但有的饲养户怕麻烦、图省事,将滴鼻与点眼改为头浸;有的饲养户在饮水时,不注重水的质量,随意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也有的将2次免疫改为1次免疫。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4 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

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及其制品都有抑制和杀死疫苗弱毒的作用。有的饲养户为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而在免疫接种前后仍然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含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结果减弱或抑制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1.5 消毒不彻底

发生法氏囊病的用户,大部分是利用饲养过几批鸡的鸡棚、鸡舍,每批出栏后,

没的按正规的方法进行消毒,疫源很难彻底消灭。

1.6 饲养场(户)过于集中,人为的疫病传播

目前,各地为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济,各乡镇都建立了专业养猪村、养鸡屯,几十座塑料大棚连接成片,集中饲养畜禽。这样。由于饲养密度过大,车辆出出入入,人员来往频繁,尤其是饲养人员互相走动,兽医技术人员随意到鸡舍解剖病鸡。这样,有一场(户)发生疫情,将会很快波及到其它场(户),引起疫病的流行。

2 采取的对策

2.1 合理安排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

为了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要弄清楚种,鸡的来源,孵化用的种鸡产蛋前没有进行免疫的雏鸡最好在3日龄和14日龄各接种法氏囊疫苗1次。若免疫的种鸡,为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最好在14日龄进行首免,28日龄时再加强1次。

2.2 疫苗的选择及剂量

最好应用国家指定生产厂家生产的双价或多价法氏囊苗。如果滴鼻点眼,最好鼻一滴眼一滴,每只雏鸡约0.05mL,滴后稍停3~5s。若饮水免疫应确保倍量或双倍量,水中加疫苗保护剂,饮水立前要停水2~3h。保证每只鸡能充分饮服并争取2~3h内饮完。

2.3 确保疫苗免疫效果

在法氏囊疫苗免疫前后24~48h内禁止应用消毒药及抗病毒药,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4 法氏囊病的治疗

鸡群一旦确诊为法氏囊病要及早应用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500mL卵黄抗体内加庆大霉素100万U,地塞米松20mg;充分混合后,每只鸡肌肉注射1~1.2 mL。能减少应激和抑制杂菌,见效快、效果好,注射一次即可。

2.5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对清净区的鸡舍,进雏前应用广谱消毒药喷洒即可。污染的鸡舍鸡只出栏后,首先要清除粪便及垫料,进雏前10d左右,饲养用具要清洗干净,然后用2%~4%火碱喷洒一次,或每立方米应用高锰酸钾15g、甲醛30mL进行薰蒸,密封48~72h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进雏前2~3d再用广谱消毒药喷洒一次。

【临床特征】由于雏鸡体状况、饲养管理和病毒致病力的强弱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可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高潮在3~6周龄,因母源抗体在3周龄前可保护雏鸡不感染本病,若雏鸡来自传染性法氏囊病阴性的种鸡群,则雏鸡的发病日龄可以提前。潜伏期约24小时,易感的鸡群中,初发的法氏囊病多呈急性型,一旦流行之后,常呈隐性感染。病的初期症状之一是部分鸡有自啄肛门羽毛现象。有的会引起鸡的啄肛,病鸡厌食,无神,羽毛松乱,无光泽,皮肤干燥,沉郁,嗜眠,排出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肛周羽毛常被污染,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头下垂,眼睑闭合,脱水,眼窝凹陷,最后衰弱而死亡,或者恢复,个体鸡的病程为5~7天,整个鸡群的病程为2周左右。急性病鸡可在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3~6天为死亡高峰期,6天后死亡逐渐下降,9天后死亡迅速平息或停止。病死率0%~60%,较为常见者为2%~8%之间,但雏鸡病死率有时可高达60%以上。由于法氏囊被破坏,产生免疫抑制现象,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而易患其他传染病,给鸡群造成严重危害。

【病理变化】病死鸡尸体脱水,胸肌颜色发暗,胸肌与股肌常有出血。腺胃及其与肌胃接合部黏膜以及肠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脏苍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尿酸盐沉着。脾轻度肿大,表面散在细小的坏死灶。肝脏表面带黄色条纹,边缘常表现坏死变化。胸腺和盲肠扁桃体有时肿大、出血。最显著的病变表现在法氏囊,在感染早期,法氏囊由于充血、水肿稍肿大。感染后3~4天法氏囊的水肿和充血更为明显,并有出血,其体积和重量增加达正常的2倍左右。此时法氏囊外形变圆,呈樱桃大、榛子大不等,浆膜覆盖有淡黄色胶样渗出物,法氏囊本身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油黄色,黏膜散布点状或斑状出血和坏死灶,囊腔内蓄积胶冻样或果浆样渗出物。感染第5天法氏囊开始缩小,到第8天仅为正常大小的1/3左右。此时法氏囊呈纺锤状,因炎性渗出物消失,而变为深灰色。有些病程较长的鸡法氏囊内积存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物。据统计,本病各种常见病变的出现率为:法氏囊淡黄色胶冻样水肿占95.1%,法氏囊出血为17.5%,胸肌、大腿肌出血为74.4%,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为53.2%,胸腺肿大、出血为47%,肾肿大、苍白为56%。组织病理学变化为法氏囊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固有层的淋巴小结、小梁和黏膜下层明显充血、水肿,伴发出血和异染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髓质部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常被异染性细胞、坏死的细胞核碎屑、增生的网状细胞所取代,或因坏死的细胞崩解后形成囊状空腔。

浅谈鸡法氏囊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09-07-22

文章导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且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该病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可达30%。虽然该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防控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许多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1.孵化场及育雏工作原因。主要由于:(1)种蛋来自法氏囊病多发区,(2)没有做好种蛋消毒工作,(3)孵化技术不过关;(4)没有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