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面临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亦随之明显增加。

在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往往由于患者年迈、合并症多样化以及开胸等外科手术史的后遗症等方面原因,导致治疗开胸手术心脏瓣膜后产生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1]。

但在采取心脏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治疗后,取得临床效果显著[2]。

如今,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现笔者就近几年来对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34-02
1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
主要为[3-5]:(1)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达0.183%。

(2)中老年瓣膜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逐年增加,退行性改变表现为钙化,粘液变性等,主动脉瓣钙化65%以上,增厚发生率为29%,狭窄发生率2%,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75%。

(3)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害。

(4)先天性瓣膜病。

心脏常受损的瓣膜[6]:①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以及主动脉瓣等方面的狭窄和关闭不全。

2 治疗的新进展
2.1 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
二尖瓣反流主要是指器质性二尖瓣反流以及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前者主要是由风湿性病变导致,后者主要由左室结构重新构建而导致[7]。

治疗该类疾病,目前主要采用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或者二尖瓣置换术,而在介入治疗该疾病方面主要采用经皮二尖瓣修复术以及经皮二尖瓣成形术[8]。

2.1.1 经皮二尖瓣修复术
经皮二尖瓣修复术是在外科二尖瓣修复手术基础上形成的alfieri技术[9]。

alfieri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使二尖瓣口的有效面积有所减少从而使得其发生的反流程度得到缓解。

介入方式采用mitraclipltm系统为典型,通过右心房以及房间隔的穿刺与借助钳夹缝合前后瓣叶等一系列手段,使二尖瓣双出口得以形成,二尖瓣反流程度得到控制与缓解[10-11]。

2.1.2 经皮二尖瓣成形术
经皮二尖瓣成形术是新型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通过借助导管使二尖瓣环内径以及瓣口解剖面积的减少,实现反流程度控制与减轻[12]。

直接作用途径是通过导管工具的输送把硬治疗杆置入患者的冠状静脉,瓣环后壁得到治疗杆推动后,合拢瓣叶[13]。

另一种作用途径是通过间接介入方法将“c”形合金装置植入患者的冠状静脉窦部位处,最终使其二尖瓣的瓣口面积得到减少[14]。

2.2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皮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手术并发症高及再狭窄等问题,仅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案,或于外科主动脉置换术前行经皮球囊扩张扩大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以暂时缓解症状,为外科手术和麻醉创造条件。

近年来,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推荐采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作为主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15]。

该方法不仅对于as的治疗能产生显著疗效,而且在一些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外科手术方面产生的疗效比传统方法更好。

2002年alain cribier成功实施第一例经皮球囊膨胀式主动脉瓣置换术;2005年grube等首次报道第一例经皮自膨式主动脉瓣置换术[16]。

当前在欧美国家进入临床应用的人工主动脉瓣包括edwards sapientm系统以及core valvetm系统。

但主动脉瓣置换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术后瓣周漏对血流动力学和预后所造成的影响,术前风险评分标准以及手术风险评估[17]。

2.3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肺动脉狭窄及肺动脉反流引起的症状,术后再发生严重的肺动脉瓣反流的情况少。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主要使用medtronie melodytm人工瓣膜。

vezmar等报道了28例因严重肺动脉狭窄或反流而行ppvi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的结果:该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由术前的(149±49)ml/m2降至术后的(114±35) ml//m2,肺动脉瓣反流分数由术前的(24±10)%降至(7±7)%。

同时由于右心容积的减小及功能的改善,左室舒张末容积及心输出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主要适用于右室收缩压升高伴有明显右心衰症状以及右
心功能异常等症状的患者,同时要求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在14mm×14 mm~22mm×22 mm之间[18]。

由此可见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对患者的要求较高,故目前施行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患者人数还相对较少,导致相关经验尚不足。

2.4 经皮三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疾病病因有原发性病因和继发性病因,但原发性三尖瓣病发率低,临床上的三尖瓣的病因大部分是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继发性病因,然而这种疾病不常见,故三尖瓣置换术在临床十分罕见[19]。

robeas等报道[20]应用medtronic melodytm 人工瓣膜对15例严重三尖瓣狭窄或反流的患者实施了经皮三尖瓣置换术。

手术结果为术前以狭窄为主的患者三尖瓣平均跨瓣压由12.9mmhg降至3.9mmhg。

手术总体来说达到了理想效果,患者的反流程度得到控制与减轻。

因为三尖瓣疾病不常见,故施行经皮三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例数不多,相应地导致经皮三尖瓣置换术技术尚为成熟以及对其的研究仍需不断深入。

3 结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深,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亦升高,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脏瓣膜病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晚期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但对于一些高龄、多种合并症、或曾经有过开胸手术史的这些患者,开胸手术的死亡率很高。

近年来,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是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相对传
统手术治疗,它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等优点,因此得到了患者的青睐,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新的热点。

目前,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化,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虽然部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以及医护人员经验的总结,相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在今后将开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培. 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治疗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9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32):3140-3142.
[2] 王毅峰,殷亮,王文涛等. 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新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72-73.
[3] 李先华,徐志云,韩林等. 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j]. 山东医学,2011,51(2):52-53.
[4] 王世杰,李斌. 老年心脏瓣膜病128例外科治疗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5(32):2154-2155.
[5] 王嬿,胡大清. 44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外科手术同期行单极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的疗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2):137-138.
[6] 王智伟,李哲,林柏松等.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31):3689-3691.
[7] 安勇,黄莺,马翔等.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人群退行性心
脏瓣膜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2011,32(1):99-101.
[8] 李树松,方海宁,谭伟等.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15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6):934-935.
[9] 张笑春,杨志刚.心脏瓣膜病的多层螺旋ct、mr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25(4):976-978.
[10] 许发珍,李志,何勇等.139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疗效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2011,26(4):256-258.
[11] 李师亮,张凯伦,蒋雄刚等.大左室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3):190-191.
[12] 谭焱,江亚文.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对心功能的影响及b 型脑利钠肽水平测定的意义[j]. 广东医学,2011,32(3):361-363.
[13] 沈卫峰,杨震坤.心脏瓣膜病诊治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2009,11(12):905-907.
[14] 李传伟,曾春雨,曾智.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345-346.
[15] 邹小明,刘鑫,李梅等.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8):1691-1693.
[16] 贾锋鹏,雷寒,马康华等.12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 重庆医学,2010,39(21):2929-2931.
[17] 陈翔,秦永文.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300-302.
[18] 张现普,杨康,廖克龙等. 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
[19] 叶一舟,沈锋,董莉亚等. 375例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836-837.
[20] roberts pa,boudjemline y,cheathm jp,et
a1.percutaneous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in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heart dibanse[j].j am coll cardiol,20ll,58(2):117-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