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边坡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0193(2002)02-0097-05

沿河防洪堤滑坡处理、基础处理与稳定性分析

罗启北1,邹爽1,罗世友2

(1.贵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2.贵州省水利机械化实业总公司,

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介绍沿河城区防洪堤0+440——0+486段边坡病害概况及产生原因,提出了边坡排水、清刷滑体和防护加固相结合的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并用条分法对该边坡进行了稳定验算。为满足防洪堤稳定性要求,对滑坡段基础采取了挖齿槽、打锚杆等措施,并对该基础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关键词:工程滑坡;工程措施;稳定性分析;条分法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B

1 工程概况

沿河城区防洪堤(一期)工程位于乌江下游,是我省重点防洪工程,总长520 m,总投资2100万元,建基面岩层出露的平均高程为289 m,堤顶标高312 m,堤最高达29 m,为省内目前同类工程之最。堤身为M10砂浆砌块石,总方量7.8万m3,土方开挖6万m3,土方回填8万m3.工程于1998年11月动工修建。

2 滑坡变形状况及原因

2.1 滑坡变形状况

从1999年4月4日开始,滑坡段开裂变形加剧,到4月8日,垂直位移达41 cm,水平位移21 cm.并于当晚发生深层滑动,座滑高度10-15 m,面积50×70 m2,方量20000 m3,在滑坡后缘形成6 m的壁。造成房屋倒塌,基坑被埋。

2.2 滑坡产生原因

2.2.1 地质构造

不良的地质基础是产生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工程0+440—0+486段边坡是一个不均一的、结构较复杂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较差。且基岩为奥陶系泥质灰岩,岩层倾向河床,倾斜度为3-9°,即倾向与坡面大致平行,这对边坡稳定更为不利。

2.2.2 边坡施工开挖

边坡施工开挖乃触发该边坡滑坡的直接诱因。因防洪堤的基坑开挖,该段开挖至基岩时,未及时设置有效的支挡和加固措施,使边坡失去支撑,破坏了原平衡状态,进而牵引坡体后部产生变形和滑坍。

由此可见,地质环境及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该边坡滑坡的产生和发展。

3 滑坡整治措施

为了彻底根治病害,便于重新开挖基坑,结合本段的工程地质特点,采取了排水、卸载(放缓边坡)、支挡、坡面防护等相结合的处理方案。

3.1 排水

排水是边坡坍滑整治的首要工作,本段从排引地表水及地下水两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为消除和减轻地表水的危害,在滑坡体边界修排水沟,并在坡体上设置树枝状排水明沟,以拦截、引排地表水,减少对坡面的冲刷,同时提高滑面土体的抗剪强度。 3.2 滑坡减载

减载是解决边坡稳定的关键。由于该滑坡体经历较大的滑动变形及破坏,表层滑体非常松散破碎。因此,按一定的坡率进行削坡。 3.3 支挡 3.3.1 临时支挡

为防止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对滑坡壁后缘适当削减倒悬、陡立的坡面,然后在坡壁后缘加打150根,长3 m 的钢管作为临时支护。 3.3.2 挡墙

考虑到基础要重新开挖,放样确定出基坑位置,用进占法由0+440向0+486方向每次开挖5 m ,用浆砌石及时回填至294.28 m 高程,作为临时挡墙,锁住坡脚。

4 边坡稳定性验算

边坡稳定性验算的方法按滑动面形式的不同,常用的有直线滑动面和圆弧滑动面两种模型。直线滑动面边坡稳定性验算的方法比较简单。而圆弧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验算的方法较多且比较复杂。工程设计中较常用的有条分法和摩擦圆法,而经常用的是条分法。本文采用条分法进行分析。 4.1 条分法

首先需要在已知的土体边坡的横断面图上,用4.5H 法作图,设定一个或数个可能的滑动破坏面(圆弧型滑动面)的几何参数,再把圆弧滑动面上的土体垂直分为宽为b=0.1R (R 为滑动圆弧半径)的土条。在这些几何参数的基础上依次验算每一土条的稳定性,然后叠加得整个土体的稳定性。按此方法,对一系列设定的滑动圆弧求出相应的稳定性系数K 值,然后绘图得出最小的稳定系数K min ,以稳定性系数K min 值相对应的圆弧滑动面为最危险滑动面,作为判定所设计的边坡是否稳定的依据。

边坡稳定性系数K 值按下面公式计算:

()

)

1(sin cos ∑∑+=

i

i

i

i i

i

i

a

W l c tg a W K φ

当土体由不同土质分层填筑时,各土条重应为该土条所包含的各土层重量的总和:

W i =∑(γi s i +γ2s 2+……+γn s n )

式中:Wi ——每一土条的重量(kN )

αi ——每一土条的圆弧底边中心径向与垂线的夹角(°) γi ——每一土条的湿容重(kN/m 3) c i ——每一土条的粘聚力(kN/m 2) L i ——每一土条的圆弧长(m ) S i ——每一土条的面积(m 2)

φi ——每一土条的内摩檫角(°)

此式不考虑土条两侧的推力,使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偏低(即偏安全)。 4.2 稳定系数的计算 4.2.1 φ、c 值的确定

根据滑坡实际情况采用实验与滑坡反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确定出c 值为9.81 kN/m 2,φ值为20°.

4.2.2 稳定系数K 值的计算

采用条分法,计算图见图1.

如图1,在MO 延长线上任作一点O 1,作为第一次试算的滑弧中心,通过坡角作相应滑弧。并将滑动土体ABC 分成若干土条,并对土条进行编号。

量出滑弧半径R=38.8 m.

土条宽度取为滑弧半径的十分之一,即:b=0.1R. 量出各土条中心高h i ,并列表计算(见表1):

量出滑弧中心角θ=109°,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出滑弧长度:

m

R L 78.738.38109180180~=⨯⨯==πθπ

设该土坡为均质土坡,则(1)式变为:

)

2(sin cos ~

∑+=

i

i i

i

a h b

a

h btg L c K γφ

γ

图1 条分法计算图

土的容重为γ=17.66(kN/m 3).

把各参数带入(2)式(对于滑弧

1),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