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彼岸,神性乡土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美学与乡村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彼岸,神性乡土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美学与乡村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22T01:25:30.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胡宝林

[导读]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着城镇化道路发展道路高速前进。

浙江润土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着城镇化道路发展道路高速前进。从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过渡到如今工业为主的工业文明,随着社会的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发展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从之前以村落为聚居单位到如今分散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中国内部发生了一场大的迁移,人们秉承的文化及思想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的乡愁美学也被重新构建,对绮丽的山水田园,美丽乡村的渴望让如今的城市居民产生了深深的幻想。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愁美学;乡村规划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世界逐步的向城镇化迈进。而在我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现实生活中乡村的实际发展实际上是有一定矛盾的。如今,乡村及其村民在消失,乡愁也在消失。随着如今现代化的不断普及,乡村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乡村,而乡愁也作为一种工业化的产品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消耗着。本文章主要通过深入的理解乡愁美学。在城市以及乡村的基础上,把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出行在外的游人以及远在他方的故乡以乡愁为纽带将其联系起来,探讨在如今提倡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将乡愁美学以及乡土精神构建出来,从而探讨人民的精神需求以及精神彼岸。

1时代发展背景下乡愁承载意义的转变

探究如今人们对于乡愁的需求减小,而乡愁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否会因为距离的缩短而逐渐消失。本文希望能够通过乡愁的进一步探索,发现社会上全新的乡愁的重新定义能否为空间社会主义乡村提供一个真实的依据;希望能够为中国的乡愁文化寻找根源。从国家层面上考虑,乡村美学是否能够在如今的乡村进一步的振兴以及繁荣,能否达到使乡村文化振兴繁荣的战略意义。

通过将以前以及现在的乡愁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探讨乡村文学是否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发生改变,并且探究乡愁对于当代人生活的影响。而对于承载着乡愁文化的乡村价值观该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义。

研究在时代发展下乡愁所包含意义的转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故乡的城镇居民,能否触及故乡的脉搏,人们心中萦绕的思乡情绪是否依然存在;在乡村不断改变的情况之下,城镇居民是否认为乡村仍然是故乡;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的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中乡愁具体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形式营造起作为精神彼岸神性乡土的乡村。

2历年乡村规划得与失

2.1从新农村到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希望能够通过这种部署而实现乡村现代化。为此党中央将视线聚集在文化民生上,并且希望能够创建出“有品质”的新乡村,从而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为此而采用了多种方式,希望能够提高乡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更注重于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同时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党中央由衷的希望在文化程度的小康之路上每一名乡村群众都紧跟乡村发展水平。因此在民生上开展多项优惠活动。将省、县、乡、村之间的文化网络都构建起来,打通了乡村文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将工作进一步细化,进而做到精准扶贫。使得那些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够及时的受到丰富的精神及文化的熏陶。

2.2乡村振兴是人的回归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人才快速的涌入到城市当中,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使得乡村缺乏足够的人才,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也会十分的缓慢。在党中央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返回到乡村。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对于乡村有着极其强烈的归属感,希望能够为故乡的繁荣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在乡村自己有更加广大的发展空间。

3乡村审美遭遇和困境

3.1工具理性下的乡村改革开放以来,虽说乡村人民的物质以及经济水平都逐渐地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仍显得十分匮乏。如今的乡村中人情淡薄、精神失调,再不见从前的热闹景象。这就引起我们的强烈反思:除丰富的物质之外,人民到底需不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如今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时代的冲击下,时间以及空间距离的拉小、人心距离的逐渐疏远,如今的乡村乡贤对于居住于乡村中人民的束缚力大大减小,生活在乡村中人民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随性,责任感也越来越小了。而在这种工具理性下的乡村,想要使乡民有所拘束,变得越来越困难。

3.2乡愁美学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形成,一些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传统乡村在不断的消失。在对生存的生活环境需要保护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千村一面”以及一些具有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遭到破坏情景等等,使得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加深。成绩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之下,人们更加怀念传统的慢节奏的乡村生活。如今在城市中生活的曾经的乡村居民,也更加的怀念曾经的传统生活模式。

4乡愁美学与美丽乡村设计的融合

4.1规划出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设计

想要建设出极具乡土特色的景观就需要将现代化的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回归到自然里面。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乡土的建筑当中,在设计时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将这种原则体现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全过程当中。在对乡土进行建设时,应当对于本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管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特色等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与周围农村之间的联系,确定出一定的政策。来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时,应当将现代化的设计与旧式建筑进行融合,并且使其极具人文特色,同时能够传承历史风貌。在建筑的过程当中不能够生拼硬凑,应当根据乡村特色出发,建设出极具村庄特色的自然景观。

4.2乡村特色景观应该具备乡村性

乡村性是当代绝大多数美丽乡村发展的核心。农村承载着绝大多数的人类活动,农村发生了历史演变的全过程。通过对农村进行探究,能够从本质上塑造出具备有乡村性的农村自然景观。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时,乡村的建设应当与乡民生活习惯相贴合,同时能够展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不能够生搬硬套,直接将城市先进的设计管理经验搬运过来,而应该明白到城市与乡村在本质上的不同。在建设乡村特色景观时应当就地取材,运用植物、草木、藤蔓等改善农村自然景色。避免使用过多钢筋水泥。

4.3在建设当中注意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新农村规划时应当注意保护本地的生态自然环境。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村民们环境保护观念。在建设美丽新乡村时应当坚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