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的发展史76391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 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
10
载人飞行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 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 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 场成功着陆返回。
-
7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 前承担高轨道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 目前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 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 号丙”等型号。
-
8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太 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的发射任务。 目前有“长征四号甲”、“长征四 号乙”、“长征四号丙”等型号。
-
9
另一个开始---神舟系列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 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 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 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 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
4
1988 9 7
1A 1990 4 7
1990 7 16 2
基发次征 有卫卫美号 射运
础射在” 了星星国” 了载
。载西号年 一发,研运年 风火年
人昌捆月 席射中制载月 云箭月
航 天 器 打 下 了
发绑 射式 成火 功箭 ,首 为
日 , “ 长
之 地 。
服国 务在 市国 场际 中商 占业
的 “ 亚 洲
-
1
第一步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 科 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 十二年内使 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 统 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 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 国 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 总理主持中 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 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号 ”
火 箭 成 功 发 射 日 , “ 长 征
号
气 象 卫 星 。
在 太 原 成 功 日,长征 发号
4
3 1
-
5
长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系列包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长 征一号丁运载火箭两个型号。它们都是三 级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 有效载荷。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开 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 箭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以后还进行了长征一号乙运载火 箭、长征一号丙运载火箭的研制,但未投 入生产。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 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 业 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 力争外援 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 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
2
不断前进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 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
3
长征的长征火箭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 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 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 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 1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 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截止2012年6月累 计发射163次。
-
6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 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 展了“长征2号”、“长征三号”和“长征 四号”系列运载器。长征二号目前是中国 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拥有“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 征二号捆(E)”、“长征二号F”等型号, 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
-
11
续1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 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 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10月12日9时零分 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 箭点火。
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 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
12
续2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 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பைடு நூலகம்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 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 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 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 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 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 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 原上。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 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 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
13
续3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 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 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 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 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 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 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 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 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 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 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 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 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
10
载人飞行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 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 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 场成功着陆返回。
-
7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 前承担高轨道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 目前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 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 号丙”等型号。
-
8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太 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的发射任务。 目前有“长征四号甲”、“长征四 号乙”、“长征四号丙”等型号。
-
9
另一个开始---神舟系列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 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 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 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 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
4
1988 9 7
1A 1990 4 7
1990 7 16 2
基发次征 有卫卫美号 射运
础射在” 了星星国” 了载
。载西号年 一发,研运年 风火年
人昌捆月 席射中制载月 云箭月
航 天 器 打 下 了
发绑 射式 成火 功箭 ,首 为
日 , “ 长
之 地 。
服国 务在 市国 场际 中商 占业
的 “ 亚 洲
-
1
第一步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 科 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 十二年内使 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 统 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 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 国 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 总理主持中 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 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号 ”
火 箭 成 功 发 射 日 , “ 长 征
号
气 象 卫 星 。
在 太 原 成 功 日,长征 发号
4
3 1
-
5
长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系列包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长 征一号丁运载火箭两个型号。它们都是三 级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 有效载荷。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开 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 箭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以后还进行了长征一号乙运载火 箭、长征一号丙运载火箭的研制,但未投 入生产。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 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 业 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 力争外援 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 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
2
不断前进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 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
3
长征的长征火箭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 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 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 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 1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 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截止2012年6月累 计发射163次。
-
6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 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 展了“长征2号”、“长征三号”和“长征 四号”系列运载器。长征二号目前是中国 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拥有“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 征二号捆(E)”、“长征二号F”等型号, 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
-
11
续1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 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 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10月12日9时零分 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 箭点火。
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 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
12
续2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 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பைடு நூலகம்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 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 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 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 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 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 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 原上。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 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 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
13
续3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 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 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 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 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 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 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 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 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 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 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 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 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