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周柏琼
[摘要]我校自示范学校创建以来,从改革内部管理入手,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精简层次,重心下移,强化管理。

通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工作,二级管理模式已不断完善,逐步适应了学校的和谐发展需求,初见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文根据学校实施二级管理的实践,阐述了实施二级管理的背景、操作方法和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管理模式探索
[实施背景]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集高中等学历培训、社会再就业培训、业余教育于一体。

学校规模大,教职工及学生人数多,现有50多个教学班,200多名老师,专业设臵门类广泛,现有8个稳定专业面向社会长期招生,并向高一级院校输送优秀人才。

原学校管理沿用传统的大科室制,科室人员较多,大多人浮于事,多头管理,落不到实处,且精细度不够,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了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主动应对中职教育的激烈竞争,学校自创示范学校以来开始实行专业中心二级管理模式。

[方案概述] 实施二级管理模式是我校内部改革的一个新探索。

本文主要阐述我校在实施二级管理模式一年多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效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困惑及解决对策。

一、主要成效
(一)精简管理层次、理顺管理体制
随着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不畅。

针对学校人员多、规模大、专业类别多的实际情况,为追求管理的有效性,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学校组建了专业中心:计算机中心、机械中心、电子中心、经济管理中心,专业中心内部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副主任1至2名,工作人员2--3名,班主任、专业教师分属各中心,实行竞聘上岗。

专业中心是教育教学具体实施单位,中心主任负责本中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选定、考核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副主任、工作人员协助主任开展工作,专业中心教育教学工作接受相关科室的指导和考核。

为增强专业中心的权威和自主性,学校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将原有的以科室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专业中心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专业中心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利益,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二)竞聘上岗、绩效管理
1.竞聘上岗,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实施二级管理,强调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建立专业中心改革配套制度和科学的考评机制,实行中心主任竞聘上岗、教职工竞聘上岗的二级聘任制。

各中心主任按照学校设臵的任职条件参加竞聘,竞聘上岗的中心主任经学校领导班子会批准后由学校聘任,任期三年,校长颁发聘书。

中心主任根据各专业中心要求聘任专业教师和工作人员,颁发聘书。

中心主任负责召开中心教职工大会,参加学校班子扩大会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负责对本中心工作的具体组织以及对本中心教职工的聘任、管理和考评。

各中心在运行中建立逐步完善、定期考核的评价机制,中心主任和工作人员每年按目标管理办法向教职工大会述职,接受民意测评,对不能履职的人员,学校将作出免职决定。

2.绩效管理,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级管理方案实施后,学校推行了配套的绩效考核方案,方案中融入薪酬和福利、职称评聘、评优表模、绩效评估等绩效化元素,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分中心考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得到了专业中心教职工的认可。

专业中心部的绩效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教师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重视学生管理强化专业特色
俗话说“有源则兴,无源则衰”,生源数量是中职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职校招生越来越难,许多学生和家长宁可花几万块钱读普高,也不愿意读职校,他们认为读职校很掉价。

尽管不断降低招生要求,甚至放弃分数线,来者不拒,但学生无论是从数量或质量上均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招进来了又留不住,学生大量流失。

一些极差生进入社会后又对职校反面宣传,使学校声誉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学校下大功夫狠抓学生管理,强化专业特色。

1.学生管理精细化。

由于“教不管学、学不管教”的教学“两张皮”现象,致使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粗糙化。

对此,学校下大决心改变过去管理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

把日常管理的权限和过程管理下放到专业中心,由各中心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参与学生管理,因材施教,寓专业知识于生活和快乐学习中,更加细致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力求管理精细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通过管理的改革,增强了各专业中心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威与活力,形成专业中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充满生机的运行机制。

2.专业管理特色化。

实施二级管理后,各专业中心的人力资源潜力得以充分挖掘,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显著增强,专业开发和建设意识也得以提升,他们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实习和实训工作中,注重强化学生一技之长,有力
地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

各中心基本做到人尽其才,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专业特色明显增强。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来,我校的二级管理模式探索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权责不明
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科室和专业中心的职能没有完全明确划分,管理重心并未彻底下移,以致科室与中心的责、权、利有分离现象。

二是中心在决策和管理中权利不足,可决定和支配的财力不够;三是因工作责任不明导致出了问题无法追究,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四是校领导及职能科室对中心的干涉过多,使中心缺乏自我发展所必须的自主决策和经济基础。

(二)资源配臵失调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学校把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到学校的硬件和建设管理中,中心的教学与教研设施滞后,资源配臵偏低,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壮大;在各中心教育资源分配上,有意识倾斜优势专业中心,把大量优质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配臵到优势中心,打击了弱势中心的积极性。

如我校对计算机中心、机械中心、电子中心的投入过大,而对经管中心的投入相对不足,这就造成了各中心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影响了经管中心的积极性。

(三)机制运行不畅
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后,表面上是建立了二级管理模式,但实施中基本上沿用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内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机构重叠,队伍臃肿,人浮于事、职能交叉,中间环节太多,办事效率低下,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教职工队伍缺乏一种持续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极大的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执行督促乏力
实施二级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执行力的弱化问题。

学校在实施二级管理过程中,忙于不断制定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实施方案,忽视了执行力这一因素的重大作用,导致好的目标、规范的制度落实不够,管理效果不佳。

三、深化改革的思路
二级制管理的实施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执行现有制度。

因而,建立和完善有效地运行机制,才能确保二级管理的成功实施,从而提高现代学校制度运行的绩效和功能。

(一)部分精简原有的科室管理层次,使校、中心直接沟通,保证信息质量且使各级组织有机融合,能提高信息反应速度并及时调整。

(二)校级管理层简政放权、重心下移,使中心部尽快适应办学主体的角色转换。

(三)目标管理体系具体可行。

学校以党的办学方针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构建目标管理,打造自主品牌和特色品牌,以完善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保障机制,使教职员工树立自我管理理念,端正积极工作态度,体会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四)健全完善各级管理制度。

完善中心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和校企合作办学管理等相关制度;完善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安全管理以及协调管理等制度;完善人财物管理制度;完善党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活动管理等制度,加大制度执行的检查和督办,使制度管理落到实处。

(五)调整办学方向,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实用人才,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特色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兼顾一般专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臵,实现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六)成立督导室,加强教学管理督促与指导,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教学水平,让专业特色亮起来,让职业学校响起来。

学校二级管理应以实现机构精干、责权明晰,重心下移、目标管理,制度完善、机制规范,协调和谐、高效创新为目的,确保二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