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及我国油菜种植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及我国油菜种植简介
中国是油菜的起源地之一,种植油菜的历史已有几千年。
油菜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已经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现达一亿亩,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总产量也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但我国是世界食用油第一消费大国,国内油料生产严重不足,约60%依靠进口,故应扩大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与增加产量。
油菜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种子中的油和饼粕。
油菜种子含油丰富,现在品种含油量都在40%以上。
菜油是很好的食用植物油,含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富于营养,而且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
榨油后的菜饼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大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
现在我国推广的油菜品种都是低芥酸和低硫苷(简称“双低品种”),因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芥酸,而饼粕中硫苷的分解产物对动物有害。
油菜花期较长,花部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作物。
故油菜可以促进农、牧、副业的发展。
油菜是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与其他粮食或经济作物实行复种轮作,便于利用土地,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发展粮食和油料生产。
油菜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很广,较耐寒,根能深入土中,在有积雪覆盖的地区也能安全越冬,也可以作为盐碱地或新垦红壤荒地的先锋作物和绿肥作物。
我国各省除了极度荒漠干旱或长期积水的地区外,均可以种植油菜。
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水稻区,油菜和水稻轮作。
黄河流域及黄淮地区通常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是旱作。
西北及北方、东北春油菜区则是旱地一年一熟。
由于种植油菜可以改良土壤,特别适宜和谷类作物轮作。
油菜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素,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改良土壤的良好作物。
栽培的油菜包括白菜型(Brassica rapa)﹑芥菜型(Brassica juncea)和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三类。
在起源上芥菜型油菜由白菜型油菜与另一亲本黑芥(Brassica nigra)杂交后演化而来,而甘蓝型油菜则由白菜型油菜与我们熟悉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杂交而来。
我国为白菜型油菜的起源地之一,历史上我国的油菜主要是白菜型油菜为主,西部地区为芥菜型油菜,,作为蔬菜和收获种子榨油。
芥菜型油菜则由国外传入我国后演生出多种类型,除油用外还可作蔬菜用,如榨菜和大头菜等。
现在全国主要栽培的是原产于欧洲的甘蓝型油菜,解放后才从国外引进,因其产量高且抗病虫而广泛推广。
白菜型油菜一般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
原产陕西、山西冬油菜区的品种冬性强,表现叶色浓绿,苗期生长缓慢,呈匍匐生长,也厚而组织致密,主根膨大,越冬期间心叶内茎生长点明显低于地面,越冬抗寒性强。
花芽分化迟,冬前不现蕾,现蕾也不抽薹。
原产长江流域、西南和华南的品种多为春性和半冬性品种,也色较淡,苗期生长迅速,根系不发达。
花芽分化早,冻害严重。
白菜型品种一般耐旱性差。
白菜型油菜一般对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抗病性弱,发病较重。
霜霉病的发生与春雨造成的渍害密切相关。
白菜型油菜品种生育期较短,能迟播早收,在高寒山区,有些适应性很强的品种,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芥菜型油菜一般主根较深,叶面具有茸毛,并密被蜡粉,故抗旱性和耐瘠性都很强。
我国北方冬性强的芥菜型品种株型匍匐,越冬时生长点下陷,能耐低温。
芥菜型油菜的生育期一般比白菜型油菜长,成熟期偏晚,但分枝部位高,适于密植。
就抗病性来说,介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之间。
即不及甘蓝型油菜抗病,但比白菜型油菜感病轻。
芥菜型油菜种子较小,一般千粒重1.5~2.5g。
种皮暗褐、红褐或黄色。
有辛辣味或辛辣味很重,故称辣油菜或苦油菜。
甘蓝型油菜在我国栽培油菜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植株高大,茎粗叶茂。
苗期株型因品种特性不同而异。
我国甘蓝型油菜品种一般株型半直立,生育进程较快。
甘蓝型油菜抗霜霉病能力强,耐寒、耐湿、耐肥,产量高而且较稳定。
而且对病毒病、菌核病等的抵抗力比芥菜型和白菜型好。
从左至右为: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
叶的区别
抱茎区别:不包茎,半抱茎,全抱茎
在农业生产上,油菜能与稻、麦、棉、玉米、高粱、甘薯、蚕豆、豌豆、绿豆等多种作物实行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季季丰收。
油菜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素,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改良土壤的良好作物。
油菜生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油菜为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
许多国家以冬油菜为主。
油菜是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与其他粮食或经济作物实行复种轮作,对于利用土地,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发展粮食、油料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2)油菜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很广,较耐寒,根能深入土中,在有积雪覆盖的地区也能安全越冬。
它既能在温暖的地方越冬生长,进行两熟或三熟栽培,也能在寒冷的地方春、夏播栽培。
油菜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广,可以作为盐碱地或新垦红壤荒地的先锋作物和绿肥作物。
(3)油菜籽榨油后的菜饼是优质的肥料,而且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故种植油菜能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油菜的品种类型很多,有的生育期短,能早熟,秋播油菜130~150天就可以成熟,春播油菜90~130天就可以成熟。
油菜根再生能力强,及适宜移栽又可直播,有利于轮换茬,缓和作物季节矛盾。
(5)油菜饼脱脂后,含粗蛋白约40%,粗脂肪约12%,进过处理芥子酶以后,是良好的精饲料。
油菜花期较长,花部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作物。
故油菜可以促进农、牧、副业的发展。
油菜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
整个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温度在22°下完成的。
因地区间气温差异,使油菜的种植季节不同而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
在油菜生产季节内,平均温度下限10°,最冷月平均温度下限-5°条件下,油菜可以安全越冬,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的地区可以种植冬油菜。
冬性强的品种,需要经过0~5°左右的低温春化阶段,才能现蕾,开花结果,因此冬油菜应秋季播种。
我国南方各省,冬季冷凉,春季气候温暖湿润,冬油菜生产良好。
春油菜对低温要求不严,既能秋播夏收,也能春夏播种,夏秋收获。
我国东北和西北各省及青藏高原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凉湿,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适于春油菜生长。
油菜营养体大,需水多,喜湿润。
但是水分过多也不适宜,幼苗期土壤过湿,将影响根部发育,易感染病害。
果实和种子发育成熟阶段,土壤过湿会延迟成熟,使籽粒减轻,油分降低。
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每年4 —9月都会受到海洋上吹来的暖湿空气的影响,有着高温多雨的特点,夏季季风对东南部也有强烈影响,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
长江流域从上游的四川省到下游的江苏省,年雨量自1000mm至1500mm左右,暴雨多集中在夏季,对油菜虽然不至造成威胁,但降雨的年分布很不平衡,秋旱冬干以及春季阴雨,对油菜的生产影响极大,是长江中游各省油菜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菜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粘土、红黄壤土等多种土质上,只要采用正确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术,就能获得高产。
我国各省除了极度荒漠干旱或长期积水的地区外,均可以种植油菜。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广袤,气候多样,因而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耕作栽培制度和复种方式。
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水稻区,油菜和水稻轮作,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华南地区以一年三熟为主,在此区域的干旱区,油菜则;与玉米、甘蔗、棉花、花生、烟草等夏作物轮作。
黄河流域及黄淮地区通常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是旱作。
西北及北方、东北春油菜区则是旱地一年一熟。
由于种植油菜可以改良土壤,特别适宜和谷
类作物轮作。
在农业生产上,油菜能与稻、麦、棉、玉米、高粱、甘薯、蚕豆、豌豆、绿豆等多种作物实行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季季丰收。
油菜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素,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改良土壤的良好作物。
油菜生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油菜为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
许多国家以冬油菜为主。
油菜是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与其他粮食或经济作物实行复种轮作,对于利用土地,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发展粮食、油料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2)油菜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很广,较耐寒,根能深入土中,在有积雪覆盖的地区也能安全越冬。
它既能在温暖的地方越冬生长,进行两熟或三熟栽培,也能在寒冷的地方春、夏播栽培。
油菜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广,可以作为盐碱地或新垦红壤荒地的先锋作物和绿肥作物。
(3)油菜籽榨油后的菜饼是优质的肥料,而且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故种植油菜能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油菜的品种类型很多,有的生育期短,能早熟,秋播油菜130~150天就可以成熟,春播油菜90~130天就可以成熟。
油菜根再生能力强,及适宜移栽又可直播,有利于轮换茬,缓和作物季节矛盾。
(5)油菜饼脱脂后,含粗蛋白约40%,粗脂肪约12%,进过处理芥子酶以后,是良好的精饲料。
油菜花期较长,花部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作物。
故油菜可以促进农、牧、副业的发展。
中国油菜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特点。
(1)起源自成体系。
历史上我国的油菜主要是白菜型油菜为主,西部地区的芥菜型油菜。
因白菜型油菜长期低产和染病严重,现在全国主要栽培的是原产于欧洲的甘蓝型油菜(俗称洋油菜)。
(2)中国油菜以水田油菜生产为主。
南方油菜主产区的冬油菜,以水田生产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一年两熟或三熟,水田油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70%。
(3)中国油菜生产以多熟制为主体,油菜在轮作复种中地位十分重要。
(4)中国油菜生产历史上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制度下发展起来的,油菜主产区仍以手工生产为主,基本上停留在自给和半自给性生产阶段
三大油菜的生育特性
(一)白菜型油菜
一般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苗期耐湿性较甘蓝型强,但在抽薹开花期则不及甘蓝型。
原产陕西、山西冬油菜去的白菜品种,冬性强,表现叶色浓绿,苗期生长缓慢,呈匍匐生长,也厚而组织致密,主根膨大,越冬期间心叶内茎生长点明显低于地面,越冬抗寒性强。
花芽分化迟,冬前不现蕾,现蕾也不抽薹。
原产长江流域、西南和华南的品种多为春性和半冬性品种,也色较淡,苗期生长迅速,根系不发达。
花芽分化早,冻害严重。
白菜型品种一般耐旱性差。
白菜型油菜一般对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抗病性弱,发病较重。
霜霉病的发生与春雨造成的渍害密切相关
白菜型品种生育期较短,能迟播早收,适于稻、稻、油三熟种植,在高寒山区,有些适应性很强的品种,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种子大小不等,一般千粒重2.5~4.5g,最大可达6~7g,种皮暗褐、红褐或黄色,无辛辣味,故称甜油菜。
含油量一般在35~40%,也有高达45%以上。
(二)芥菜型油菜
一般主根较深,也面具有茸毛,并密被蜡粉,故抗旱性和耐瘠性都很强。
我国北方冬性强的芥菜型品种,株型匍匐,越冬时生长点下陷,能耐低温。
芥菜型油菜的生育期一般比白菜型油菜长,成熟期偏晚,但分枝部位高,适于密植。
就抗病性来说,介于甘蓝型和白菜型之间。
即不及甘蓝型油菜抗病,但比白菜型油菜感病轻。
芥菜型油菜种子较小,一般千粒重1.5~2.5g。
种皮暗褐、红褐或黄色。
有辛辣味或辛辣味很重,故称辣油菜或苦油菜。
种子含油量较低,一般30`35%
(三)甘蓝型油菜
在我国栽培油菜中所占比例最大。
一般植株高大,茎粗叶茂。
苗期株型因种性不同而异。
我国甘蓝型品种一般株型半直立,生育进程较快。
甘蓝型油菜抗霜霉病能力强,耐寒,耐湿,耐肥,产量高而且较稳定。
而且对病毒病,核菌类等的抵抗力,比芥菜型和白菜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