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石塘石屋调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民居
2
民居+碉楼
3
碉楼
4
民居+碉楼
5
民居
6
民居
7
民居
8
东海天后宫
9
民居+碉楼
10
民居
11
碉楼
12
碉楼
13
民居
14
民居
15
民居
16
陈和隆当铺
17
民居
18
民居
19
民居
20
民居
21
民居
22
民居
23
民居
24
民居
25
民居
26
民居
27
民居
28
民居
29
陈和隆旧宅
30
民居
31
民居
32
平水禹王庙
33
民居
34
民居
35
水仙花岙村东红路1号 花岙村中心路9号 花岙村车路头58号
水仙花岙村下嘴西路89号边 水仙花岙村下嘴西路72号
东湖村中路102号 东湖村中路56号 东湖村南路62号 东湖村东路102号 东湖村东路12号 东湖村东路5号 粗沙头村C区55号 粗沙头村C区83号边 粗沙头村村部前 粗沙头村C区126号 粗沙头村C区110号 胜海村小门头路21号 胜海村胜海路83—85号 胜海小门头路59号 胜海村胜海路79号 胜海村小门头路88号 胜海村后岩路80号 胜海村后岩路76号 前红村曙光北路126号 前红村曙光南路111号前 前红村曙光南路178号斜对面 前红村曙光南路178号 前红村曙光南路168号 前红村曙光南路133号 前红村曙光北路085号 中山村石华北路150—152号 中山村石华北路163号 海洋村二区88号 海洋村二区65号 流水坑村一区68—73号 流水坑村一区97号 流水坑村一区142号 新新村王家里273号南边 新新村溪坑边323号 海滨村四区272号 桂岙村岭头路7号
为防止台风侵袭,且不易遭敌人攻破,一些窗户上还 乎没有挑选的余地。石塘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朝向大海
有石板遮阳与窗台。院落的天井比较狭小,石板铺地。 的,由于海岸线曲折蜿蜒,所以并无整齐划一感。与
屋顶多为硬山二坡顶,也有四坡顶,小青瓦,上面 平原地带比较起来,石塘的民居没有太多的讲究,缺
密密麻麻地压着小条石以防风。因为对于石屋来说, 乏布局的整体性,却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然古朴之美,
里箬村村部边上 里箬村金涯尾路8、9号 里箬村金涯尾路22号 里箬村金涯尾路26号边 新滨村老屋门口路25号
东山村东路63号 东山村东路21号 东山村中路6号后面 东山村中路21号对面 东山村南路81号 东山村中路52、53号 东山村中路88号 新峰村上嘴头路65号前 新峰村上嘴头路59—65号 新峰村上嘴头路37号 水仙花岙村东红路63号
续表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土地庙 民居 小沙头路廊 民居 民居 碉楼
清代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清代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咸丰丙辰年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平 面 三合院 四合院 正方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正方形 正方形 四合院双天井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双天井 四合院双天井
四合院 四合院双天井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品”字型 三合院 四合院 “I”字型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I”字型 四合院双天井 “I”字型 “I”字型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建筑览古·温岭石塘石屋调查
桂岙村岭头路28、29号 庆丰村坑口路11号 庆丰村坑里路021号 小黄泥村B区337号 小黄泥村B区193号
大黄泥村村北58号附近 大黄泥村村北597号边上
环海村二区117号 海洋村二区90—96号 长征村操场路008号
长征村东路26号 长征村操路23号 长海村长海北路9号 长征村操场路26号 小沙头村狮峰46号 小沙头村中路116—108号 小沙头村南路15号 小沙头村北路76号 小沙头村北路3号 小沙头村新岭路27号 小沙头村新岭107、108号 小沙头村新岭13号
民居
36
民居
37
民居
38
天王庙
39
民居
40
陈永和旧居
41
碉楼
42
民居
43
张氏家堂
44
民居
年 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岙向上延伸。因为石塘是个以渔业生产生活
为特色的小镇,居民靠捕鱼为生,码头大多 建在风浪相对平缓的港湾内,石屋沿港湾分 图一 石塘前红村前山全景
布既方便渔民又相对安全。由于石塘地狭人
多,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而山岙地势相对平
坦,渔民就充分利用山岙里有限的平地,并
结合地形变化的特点,沿着等高线平行布局,
分台筑室。同时山岙的溪流也为居民提供了
实的院落还带有炮楼。
讲究的墙体则由厚度约为 60 厘米左右的条石错缝砌
院落的正屋为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明、次间 就,用石灰浆粘结,并勾出很细的缝。古朴的石墙内
多抬梁与穿斗相结合,为五架梁带前廊用四柱或七 侧用小块石和黄泥砌成,外抹白灰,有条件的外饰木
架梁带前廊用五柱,明间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 裙板。门框和窗棂都习惯用石料制作。屋内木头的柱、
左右厢房有一间或二间的,进门多为三间,做法比较 梁、椽等都掩藏在墙体和屋顶里面,所以从头到脚看
简单,堆塑、雕饰不多见,有的用匾额或楹联来增添 上去就是纯粹的石头房子。
建筑的文化品位,有的则在石屋门口悬挂海螺,于细
石塘人本身比较迷信,讲究建屋的方位、选址、
节处体现渔村特有的景致,别具一格。窗高而小,是 门向等,但受土地面积狭窄的限制,一般人家建屋几
必要的用水。从海上回望岸上,山上山下全
是石屋,它与青山、大海相融,构成了一幅
壮丽的景象。
石塘的石屋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石塘是个半岛,多为山岙,地形复杂,所以
石屋的院落一般较小,房屋以二层为多,组 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大多以
图二 石塘前红村后山保护区
小三合院与四合院为多,规模大的为双天井,家道殷 垒砌形成坚固的墙体,创造出独特简洁的几何图形。
67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68
石塘人选择石屋,首先是受自然条件影响。由于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的渔村集镇。 石塘地处沿海,台风灾害多发,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坚
固耐用,经得起风雨侵袭。另外,从成本核算来看,
一 石屋概况
在石塘采用石头建房成本低廉。石塘地处海岛,长年
石屋是石塘渔区的传统民居,旧时,无论是港湾 受台风和咸潮影响,木材稀缺 ;又因交通不便,砖、
民居 民居 碉楼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老当铺 民居 张王庙 碉楼 碉楼 碉楼 碉楼 碉楼 民居 民居 平水禹王庙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碉楼 碉楼 前红太师庙 民居+碉楼 民居 民居 民居+碉楼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黄家碉楼 碉楼 民居 民居 民居 桂岙路廊 桂岙天后宫
建筑览古·温岭石塘石屋调查
地 址 东兴村下街路024号
东兴村下街023号 东兴村桥头路12号 东兴村上街35号 东海中街上路68号 东海村中街路7—18号 东海村中街路20号 东海村、老街路20号边 中心村C区520号 中心村C区505号 中心村C区391号 东兴村后门岩路18号边 兴建村顺风路50、51号 兴建村民丰路77号 兴建村北山头路67号南边 兴建村顺风路51号前面 兴建村民丰路33号 兴建村民丰路52号 兴建村民丰路31、32号 兴建村民丰路83号 兴建村北山头路2号 兴建村海丰路20号 里箬村金涯尾路77、78号 里箬村外箬路10号附近 里箬村外箬路50号旁 里箬村外箬路2号 里箬村后面山路40号 里箬村后面山路11号
官避难隐此。其地有西岙、后岙、茗岙、蒲屿、大小 流,石屋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风貌逐渐被
姑岭、村岙、西沙、新岙、大岙、慈岙、大小田湾、 破坏。经调查,目前在石塘的里箬村、东海村、东山村、
磊石、大小茭城,总曰石塘……居民祀天后、杨府甚 胜海村、东湖村、桂岙村、庆丰村、前红村、小沙头村、
谨。”后因风雨侵袭,土壤流失,海港不断淤积,石 粗沙头村、长征村等还比较集中地保留石屋建筑、清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I”字型 三合院 “I”字型 三合院 三合院 长方形
块石的砌筑及局部装饰等特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 海所有船只全部烧毁,“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
塘与大陆逐渐相连成为半岛。岛上早在宋元时期就有 代至民国的合院式建筑、碉楼及公共建筑约为 111 座
居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清时期,福建惠安县渔民陆续 (表一)。
迁徙至此。为防台风袭击和海盗登陆抢劫,他们就地
取材,开岩凿谷,砌石屋,造石墙,筑石路,垒塘堤,
二 石屋的选址、特色
在此捕鱼安家,繁衍后代,将荒凉的海岛建成了一个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清代 道光壬辰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民国 光绪乙未年 民国 清代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水仙花岙村东红路30号 花岙村中心路90号
建筑览古·温岭石塘石屋调查
温岭石塘石屋调查
张淑凝(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17500)
【摘要】温岭石塘石屋是当地渔民为防台风袭击和海盗抢劫,就地取材、依山傍海而建的。它的选材、建 造及装饰都有异于平原地区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石屋 调查
石塘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处,面积 28.47 的现代生活需求,当地人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很
的乡镇之一,石屋的空间与内部结构已不能适应渔民 似,对故乡的怀念使得祖居的石屋也被克隆在异乡石
65
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
塘。因此,历史上石塘选择石屋合天时、地利,
更合乎人心。由于石屋在抵抗台风和防御海
盗等方面的功能非常突出,历代的石塘渔民
就一直将其延续。
石屋的选址一般会考虑三个因素 :安全、
方便与水源。石屋大多沿港湾分布,并沿山
还是山岙漫山遍野的都是石屋,清代陈策山曾以“层 木等建材很难运进来,费用非常昂贵,所以石塘人就
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的诗句来描给石屋 地取材建造石屋,既节省运输费用,还能将房子建得
的秀美景色。
更结实牢固。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石塘
20 世纪 80 年代,石塘作为台州地区最先富起来 居民大多移自闽南惠安,惠安的自然环境与石塘很相
桂岙村岭头 桂岙村麒麟山东南麓
三合院 三合院 正方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正方形 长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四合院 四合院双天井 四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长方形 “I”字型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长方形 长方形 三合院 三合院 三合院 “I”字型 四合院
最要紧的是房顶,只要屋顶不被大风揭掉,石屋就是 被誉为“画中镇”、“东方巴黎圣母院”。
安全的。
石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外墙,在建筑时,以大小不
三 各时期石屋的特征及代表建筑
一、各具有一定方正形的规则石头,通过错落有致的
石塘石屋根据其建筑平面形式、体量大小、外墙
66
表一 石屋分布一览表
序 号
名 称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5.5 公里,常住人口 7.2 万。石 迫切。加上石料价格上涨,工匠人工费的提高,建造
塘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旧称石塘山。据《嘉庆太 石屋的成本远远高于钢筋混凝土,随着石塘几条隧道
平县志》载 :“石塘山,东南悬海,旧黄岩之六十六 的开通,石塘人就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更便宜的建材。
都……宋末陈侍郎仁玉及元季温州路教授狄奕皆弃 于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推倒石屋盖新楼成为一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