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现象.一代能官启示录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仇和现象”:一代“能官”启示录

□高国兴

实际上,仇和的影响力是在江苏宿迁奠定起来的,人们将其在宿迁工作的发展轨迹称之为“仇和现象”。

2007年9月,笔者有幸到江苏宿迁工作,目睹了宿迁的变化,体会了宿迁发展的速度,感受了干部群众对仇和的敬佩与怀念,因之觉得有必要将自己所知道的“仇和现象”报告给家乡的干部群众,促进黑龙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争说“仇和现象”:新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综合体

仇和现象是以时任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兼沭阳县委书记、宿迁市委书记仇和命名的,由以仇和为首的宿迁领导集体、人民共同创造的以大项目为主体,以全民创业、全员招商为两翼,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发展为内容,以负面新闻为外在显象,以“民论”、“干论”为现象的思想特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要推动手段,以招商引资为经济的发展突破口,以宿迁经济社会的后发快进为追求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种独特性现象。涵盖时间自1996年仇和任宿迁市副市长兼沭阳县委书记开始,至仇和离开江苏省赴云南昆明工作为止。

现任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执政是仇和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仇和执政时期的重要领导成员(市长),而且在仇和履新任江苏省副省长后延续和深化了仇和的执政风格与理念。他的“干论”的提出是在新形势下对仇和的“民论”的发展。

从外在看,仇和是以不断制造负面新闻而引起国人关注。而实质上,他紧紧抓住宿迁落后地区问题实质,吸取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经验,以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极其坚定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改革,实践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探索出了落后地区如何成功地实现“后发快进”新路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仇和现象具有经典意义,对于其他地方而言,仇和现象也具有示范意义。

仇和现象,既是新闻现象,也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现象,对宿迁发挥出软实力的效应。

“仇和现象”面面观:一言难尽而句句精彩

其一,正面的宿迁改革形象,负面的新闻制造

仇和现象是以负面新闻引人关注为表象特征。仇和以其改革行为、“个性化”施政方式以及对某些机制局限的大胆挑战,通过传媒的宣传,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以及全国性的乃至世界的关注。但实际,仇和所做的完全是在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宿迁实际情况进行的。因其推动的激烈、大幅度引起轰动不可避免地激化出负面效果来。宿迁与仇和利用了这个负面效应,将宿迁推向全国,提高宿迁知名度。

其二,以“民论”、“干论”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推动宿迁改革的深入

1997年,仇和任沭阳县委书记时所作的《元旦献辞》,文中提到:“要把个体、私营、民营企业壮大为市场主体;把国有、集体企业改造为市场主体。”仇和强调:“老百姓花钱总是比政府花钱有效,民间资本投入总是比官方资本投入的回报率高,藏富于政府不如藏富于民。”

其三,以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速推进宿迁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步伐仇和认为,工业化是投资的乘数效应,城市化是消费的乘数效应,而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二者的综合乘数效应。在宿迁这个农业大市,农民解决问题离不开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建设小城镇,鼓励农民进城入居、进城入市、进厂就业,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所以宿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突破,招商引资挂帅。

宿迁的以招商引资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全民创业,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发展战略思路,被经济界称为“宿迁模式”。

其四,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要推动手段,以不断完善的制度作为政府执行保障

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2002年初起,仇和开始推行干部引咎辞职制以及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做法,先后成功进行了乡镇党政正职、市县区部门正职公推公

选和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努力转变政府职能,用市场经济思路管理市场上。2000年年底,他开始主政宿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致力实现“权力支配资源最小化、市场配置资源最大化”,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建立对政府的监督机制上。仇和还结合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特点,探索出无理上访终结机制、信访听证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经验。

执政能力体现在建立以大观摩推动大发展机制上。2001年1月,宿迁市委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开始组织全市性观摩活动。从此,每年年初的市委(扩大)会议、年中的市委工作会议都要观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每次观摩活动都要实地查看100多个现场,主体为招商引资项目,包含从最初的200万元以上到近年来的亿元以上投资规模。到2008年,已连续组织了16次观摩活动,使全市上下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信心和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其五,经济社会后发快进速度明显

1996年建市之初,全市人均GDP还不到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3,排在苏南、苏中、苏北之后,仅为2597元,经过近十多年的奋斗,到2007年人均GDP突破1100美元,增长14.2%。表现在:

县区经济快速发展,争先进位势头更加强劲。2007年沭阳县一般预算收入在苏北县市中从2005年的第8位跃升到第5位,2008年上半年则跃升到第3位。泗阳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跃升4位。泗洪县一般预算收入在苏北县市中从第16位跃升到14位。

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产业支撑能力更加突出。全市上下按照“强力推进大项目的要求”,大力开展“大项目推进年”“南北挂钩招商月”等活动,单体项目引进规模越来越大,质态越来越好,仅2007年全市合同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个,计划总投资是495亿元,目前已竣工投产13个。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69.9%,随着大项目快速推进,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18家,总数达1328家,工业净增值连续两年位居江苏省第一。

园区实力迅速提升,示范带头作用更加凸现。2007年全市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66.6%,财政总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35%亿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同比增长57.3%,投产企业1560家,同比增长24.6%,吸纳从业人员21.2万人,同比增长21.6%。

全民创业如火如荼,跨越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全市始终把强势发动大创业,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致富广大群众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文化精神。全面推广“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抓重点工程,提升城市功能。楼房林立,排排小区崛起,森林覆盖率高。重视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快推行规划的全覆盖工作,把城市吸纳人口数量当做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

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34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1.7万亩,总面积分别达到163.7万亩和31.7万亩。以市为单位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242个,绿色食品总数132个,2566个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104个康居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

财政收放快速增长,金融运作稳中趋好。全市财政收入增长60.7%,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4.1%,财政总收入达到GDP比重的11.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达到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75.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社会建设不断加强,民计民生有效改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推进。教育普(普通教育)职(职业教育)调整到4.6比5.4。农村中学“四配套工程”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

宿迁取得的巨大变化,被新闻界和经济界称为“宿迁速度”。

“仇和现象”历程:宝剑锋从磨砺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