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利用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肥利用现状
黄秀英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园艺本科班 201410908015)
摘要:有机肥是天然的肥料,它含有多种微量的元素,对植物营养的需求的多样性提供保证,而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污染地下水。

大力应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改善作物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多种原因,有机肥施用水平不高,以致影响了农业生产及农田保护,不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有机肥,利用现状,问题,对策
1、有机肥利用现状
1.1农家肥利用情况
一是堆沤肥。

主要是农户在高温季节利用杂草,废弃物和作物秸秆积制的堆沤肥。

贰拾厩肥(不含沼渣,沼液肥)。

三是沼渣和沼液。

主要以猪,牛,羊,鸡等畜禽养殖的粪便和养殖场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原料,沼气是主要产品,沼渣,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

沼渣可作为底肥和追肥,沼液用作叶面肥喷施。

沼气肥是现在农业生产中的无公害有机肥料,兼治害虫,肥效显著,受到农民的欢迎。

四是土杂肥,主要是农户打扫院落,清理厕所,烧煤做饭和取暖后用过的煤灰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经处理后可用作肥料,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1.2作物秸秆利用状况
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秸秆收集、整理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性差、商品化和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还有相当多秸秆未被利用,已经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

据粗略估计,目前我国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部分秸秆约占总量的20%,用作肥料直接还田的部分秸秆约占总量的15%,用作于饲料的秸秆量约占总量的15%,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量约占总量的2%,废弃或露天焚烧的部分秸秆约占总量的33%。

露天焚烧是目前解决秸秆去向的主要途径,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大气环境,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附近居民呼吸道疾病、高速公路被迫关闭、飞机停飞等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由于焚烧秸秆造成飞机延误1000多起,公路交通事故5000多起。

1.3养殖场废弃物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奶牛、蛋鸡、肉猪为主的养殖业更是发展迅猛,这些养殖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养殖密度大,集群化饲养程度高、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大、都是当代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的养殖场废弃物大多是作为沼气池原料,或者经过堆沤后进入农
田,作为有机肥。

1.4商品有机肥的生产
目前,我国的商品有机肥的生产还比较落后,有机肥料厂数量和产量少,个别农户自己加工处理一些鸡粪,备做肥料所用。

商品有机肥目前主要用于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栽培中。

2、有机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缺乏对有机肥料重要性的认识
有机肥是天然的肥料,它含有多种微量的元素,对植物营养的需求的多样性提供保证,而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污染地下水。

大力应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改善作物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大多数弄明重视化肥的施用,忽视了有机肥在土壤改良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将秸秆焚烧,售卖或丢弃,导致土壤中一些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严重缺乏,然后农民就追加化肥,导致土壤办结,作物病虫害加重,作物抗逆性降低。

2.2秸秆还田的配套机械和技术落后
秸秆综合利用一般为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四个方面。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和推广,在秸秆用作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产业化利用等领域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一批以秸秆为工业原料生产代木产品、商用发电、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沼气的兴起,推进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山东省也探索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免耕、秸秆收获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工艺品加工8种综合利用模式。

秸秆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播种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耕层生态系统,有效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投入。

把秸秆利用菌种制剂将作物秸秆快速堆沤成高效、优质有机肥;或者经过粉碎、传输、配料、挤压造粒、烘干等工序,工厂化生产出优质的商品生物有机肥料。

把秸秆晾干后利用机械粉碎成小段并碾碎,再和其它原料混合,以此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可替代1/2以上的木屑,生产食用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秆可通过黄贮、青贮、微贮、氨化和压块等多种方式制成饲料用于养殖。

氨化指秸秆中加入氨源物质密封堆制。

青贮指青玉米秸切碎、装窖、压实、封埋,进行乳酸发酵。

微贮指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制剂,密封发酵。

压块指在秸秆晒干
后,应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加入其它添加剂后拌匀,倒入颗粒饲料机料
斗后,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

秸秆热解气化工程技术,是利用秸秆气化装置,将干秸秆粉碎后在经过气化设备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经净化、除尘、冷却、储存加压,再通过输配系统,输送到各家各户或企业,用于炊事用能或生产用能。

燃烧后无尘无烟无污染,在广大农村这种燃气更具有优势。

把秸秆粉碎、烘干、加入粘合剂、增强剂等利用高压模压机械设备,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可制造纤维板、包装箱、快餐盒、工艺品、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等产品,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缓解了木材供应的压力。

秸秆板材制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不变形、不
开裂、强度高、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虽然在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大田秸秆腐化太慢,影响了秋苗的生长发育,所以,应该有喷洒大麦秸,麦茬上,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是秸秆腐熟分解的产品。

生产也需要集收割,粉碎,翻压于一体的联合机。

2.3农民对土地利用存在短期行为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是由于耕地存在承包时间问题,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承包者往往会进行掠夺式的生产,只用不养。

对土地利用存在短期行为。

2.4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是影响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应用推广,从宣传,是试验示范到组织学习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经费短缺制约了有机肥示范试验的长期开展,限制了秸秆还田的推广规模。

同时,经费短缺问题也降低了技术服务和指导的积极性。

2.5缺乏必要的鼓励政策和引导措施
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措施紧密相关,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通过资金补贴等政策导向,引导农民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有机施肥方式。

3、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发送材料,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扩大宣传,提高农民对施肥技术的认识,转变旧有观念,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积制有机肥,逐步建立起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

3.2制定完善的土地利用管理办法
加强土地管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引导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耕地;
(二)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合理、有效利用土地;
(三)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四)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
(五)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制定一些优惠,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开展有机肥的生产,开发,采取改土,培肥地力的整套措施,做到依法培肥,依法治土。

逐渐建立土地有偿转让制度,扭转农民在地力建设上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转变只用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生产方式。

对现有的耕地划分地力等级,建立田块档案,作为评定培肥地力和转包地以质论价的论据。

同时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相对稳定,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

3.3推广有机肥生产利用新技术
首先,要做到提高人,畜粪尿的收集,不乱排乱放。

其次,要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机械,发展果园盖草。

第三,大力发展沼气池及农村垃圾无公害处理。

第四,推广先进的薄膜覆盖堆肥,密封发酵高温堆肥,生物腐熟堆肥等技术,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和直接还田新技术,加强无公害技术工程的建设。

第五,充分利用废地,田埂,沟边等闲置地巧种绿肥,最后是促进风化煤综合利用,使用新资源。

3.4积极引导商品有机肥的发展
商品有机肥的发展是有机肥应用的发展方向,商业有机肥有利于改变当前很多地方的秸秆浪费现象,同时可以节省农民积制有机肥而耗费的人才,物力,财力。

有利于其应用推广,应当鼓励建立区域性的有机肥积制场,通过不断技术更新,解决有机肥实用技术的问题,同时引导农民接受和施用商品有机肥。

参考文献
1、耿成光,有机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

内蒙古农业科技,[j] 2008(4):93-95
2、汪丽红,有机肥的作用和利用途径。

现代农业科技[j],2000 (10):24.
3、张玲,刘金海,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现状及前景。

中国园艺文摘[k],2009,25
(6):156-157
4、刘秀梅,罗启祥,我国商品有机肥的生产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园艺学报[j],
2014,22(4):49-52
5、李秀杰,我国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j] 2015,3
(2):56-59
6、马光跃,程宏宇,山西生梨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山西农业科学[k]2008 36(5):7-10
7、左广胜,徐征同,韩克敏,王明坤,索李军,国内有机肥发展现状。

实用生物有机肥问
答[j] 2003 (45):78
8、贾晓红黄元仿徐建堂,利用粪便加工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加工与施用[j] 2001(35):
35-50
9、赵健所,张德荣,王红霞等,有机肥利用技术。

河北农业[k]2008(4):8-9
10、何伟华,周建义,河南农业,2009(6):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