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以“今日头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2019.09
|
e 聚焦
一、今日头条概况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发展,
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手机客户端APP 。其中移动新闻客户端因为内容丰
富、推送及时、互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
目前已发展成为当代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尤为强势,
它是目前流量最大的自媒体平台,
极高的用户活跃度令我们刮目相看。今日头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客户端,它在内容生产与技术流程上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
引擎产品,通过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
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它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
最快的聚合类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因此,
今日头条以其个性化的推送方式、生动活泼的新闻语言、
较强的互动性等特性越来越吸引受众关注。
二、今日头条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智能推荐”易陷入“信息茧房”
经常使用智能APP 的用户发现,“算法”类客户端用久了,同种类型的信息会增加,而不同类型的信息却消失不见
了。比如,我们经常在今日头条上浏览娱乐新闻,
当我们打开头条APP ,在推荐一栏会不断出现五花八门的娱乐资讯。
200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R ·桑斯坦对新媒
体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在著作
《信息乌托邦》中首次提出了“信息茧房”
的概念,即因为受众只注重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提升自我愉悦感的领域,而忽视了全方位的信息资讯,
时间越长,受众就会像蚕茧一样将自己封闭在
“茧房”之中。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智能推荐新闻模式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从感官上和心理上会影响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对信
息获取的认知,增强读者的固化意识,
使受众越来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而,在这种
“信息茧房”虚拟环境下,会造成受众对世界认知度越来越小,甚至会出现大量冗杂、低质量的信息资讯,甚至损害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权。
如我们在“今日头条”客户端关注了
《局面》节目主持人王局安的头条号,只要稍微刷新关注,
头条就会不断向你推送王局安的动态;如果你喜欢点击浏览娱乐新闻,
头条也会不断向你推送娱乐圈的大小事,
无论虚假,让你一并吸收。头条引以为豪的算法推荐,
虽然增加了用户黏性,但是也使得更多的用户成为了井底之蛙。
(二)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把关”不严
2017年12月29日,今日头条的部分频道从当天
18∶00至次日18∶00,停止更新,进入维护状态。
2017年的最后一天,今日头条关闭社会频道,将新时代频道设置为默认频道。同时,集中清理一部分包含低俗内容并且涉嫌违规的自媒体账号。
从网信办的公告来看,此次今日头条遭遇整改,
主要是因为“传播低俗不雅的信息”。2018年4月,国家广播电
视总局在检查“今日头条”网站整改工作中,
发现今日头条推送的广告软件“内涵段子”和一系列的微信公众号存在低俗、
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等突出问题,
广电总局立即命令“今日头条”永久关闭“内涵段子”
广告软件及该类微信公众号,并要求今日头条认真反思,大面积清理类似低俗视频节目。
今日头条屡遭整改、下架,虽然表面改正,
但低俗新闻现在仍大行其道。在推荐内容上不乏含有色情色彩:“
刘岩直面胸大,和主持人直白聊天,观众听了直喊爽”
……正经的聊天被编辑成带有低俗趣味的标题,
对千千万万个用户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其中,今日头条的
“小视频”栏目、直播栏目俨然成为了网红聚集地,常常会看到穿着性感妖娆的女生在视频里搔首弄姿,通过不雅的穿着和动作吸引用户观看。
因为今日头条的机器过滤技术排查量大,
而且它只是过滤具有明显违规色彩的内容,
所以对视频内容的过滤难度较大。因此,真正“把关人”
的缺失必然会引起假新闻泛滥,新闻内容良莠不齐。
(三)各种广告大行其道,商业气息浓重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内容为王,遵循原创性,其专业的新闻传播机制是新媒体不可比拟
的。然而,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在
“内容为王”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渠道为王”“
流量为王”的经营理念蜂拥而至。广告商也看上了新媒体这块
“肥肉”,大行其道。在国内,今日头条是最早一批推出原生信息流广告的
平台,将广告与内容一起进行质量度的评分和排序,
然后,把广告当成和内容一样的信息推荐给用户。
当我们打开今日头条APP ,在不断刷新新闻资讯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软件推广广告,如开心消消乐、微鲤看看、奇异视频、安居客……稍微不留神,一点击就自动下载下来。
广西电视台曾报道称,南宁小伙小吴因用“今日头条”APP 看新闻,被诈骗广告骗走5万多元。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投诉今日头条投放虚假医药广告欺骗消费者。还曾有报道称记者在今日头条APP 上点击一款名为“芪冬养血胶
囊”的药品广告,跳出来的页面却是一位被称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专家”的信息,
并且反复出现了专家微信号,还推荐添加一对一的指导,
商业气息极为浓重。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以“今日头条”
为例阴朱倩倩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人使用移动端获取新闻资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以移动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为例,分析“今日头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当今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经验。关键词:今日头条;移动新闻客户端;
个性化算法推荐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