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断面解剖(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常规行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部位辅以 冠状或矢状面,一般中线结构(三脑室、脑干、四 脑室)、后颅窝病变辅以矢状面;颅底、桥小脑角 及天幕附近病变辅以冠状面。垂体及鞍区结构病变 需冠状及矢状面扫描。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 隔1~2mm;矢状及冠状面层厚4~5mm,垂体微腺瘤或 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等于3mm。
半卵圆中心
CT
中央沟 顶枕沟
半卵圆中心
MRI
1.2 胼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干出现于断面的中央。其前 部纤维伸向额叶,称额钳;后部纤维弯 入枕叶,称枕钳。其前角向前伸入额叶, 外侧可见尾状核;后角较长,突向枕叶。
34
31 29 26
大脑半球内侧面胼 胝体以后的部分由前至后依 次为扣带回峡、顶枕沟、楔 叶、矩状沟和舌回。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突出的变化是出 现了外侧沟后支,它均与侧 16 脑室同时出现,有的还高于 16 侧脑室。因此,侧脑室首次 20 出现层面是识别外侧沟后支 2221 的标志,而后者又是识别缘 上回和角回的标志。
横状断层解剖
1.半卵圆中心层面
本断层恰经胼胝体上方,可见大脑半 球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半卵圆中心的纤维 主要为有髓纤维,故在MRI T1加权图像上成高 信号,在CT图像上成低密度。
中央沟
顶下沟 顶枕沟
关键结构:中央 沟,顶枕沟,顶 下沟,半卵圆中 半卵圆中心心。顶下沟起自 扣带回,止于胼 胝体压部后方, 在半数以上的中 国人此沟纵行, 故在横断面上可 以显示。
后肢的交会处为内囊膝。在断面
上辨认矩状沟较困难,禽距为矩
状沟在侧脑室三角区后内侧壁上
形成的隆起,易于辨认,是识别
矩状沟的标志。
侧脑室三角区
胼胝体压部
CT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尾状核头
MRI
1.4 Baidu Nhomakorabea果体层面
第三脑室居两侧背侧丘脑之
间,其后方为松果体和大脑大静
脉池。此断层是显示基底核区
外侧沟 屏状核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MRI
海马旁回 四叠体池
1.6 鞍上池平面 CT 像
鞍上池居碟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 池和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六角形鞍上池:CT扫描层面较高或头偏前倾时出现。
五角形鞍上池:头呈后伸位时可出现。
四角形鞍上池:扫描层面较高,环池不显影时出现。
大脑纵裂池 大脑中动脉
脚间池 小脑上动脉
额下回 中央前回
(纹状体-含尾状核和豆状核-壳 核和苍白球,屏状核及杏仁核) 的最佳断层,壳和尾状核头接近,
中央后回形如振翼,苍白球居其内侧。于 此断面上,可见额盖和顶盖,自
壳核 苍白球 前向后表现为三部:前部为额下
回后部(Broca区),为运动型语
海马
言中枢;中部为中央前、后回,
海马旁回
上丘 分别为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 中枢;后部为缘上回,为听感觉
钩 侧脑室下脚
脑桥
于本断面上,鞍上池表现
大脑纵裂池
为五角形,由大脑纵裂池、外
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杏仁体在钩的深面,居侧脑室 外侧窝池下脚的前方,三者之间的恒定
关系可作为杏仁体在横断面上
漏斗 的识别标志。在横断面上,杏 桥池 仁体的形态变化很大,有梯形,
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
多种。第四脑室居脑桥与小脑 第四脑室 之间,呈五角形,其后外侧可
CT
MRI
1.3 胼胝体压部层面
胼胝体膝
禽距 矩状沟
侧脑室的前角位于胼胝体
尾状核 透明隔
膝、尾状核头和透明隔之间。侧 脑室的三角区出现,其前内方可 见海马伞。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
在岛叶与壳之间,分开外囊与最 屏状核,最外囊 外囊。内囊呈“><”形,其前肢
居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后肢位
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前、 侧脑室三角区
性语言中枢。缘上回后方是角回,
为视感觉性语言中枢,故此断层
及其上、下断层为大脑皮质功能
区较为集中的部位。
外侧沟
缘上回 角回
侧脑室前角呈逆八字形 , 脑室前角旁为尾状核头部 , 中央部 有豆状核(壳部及苍白球) , 视丘、内囊、外囊及脑岛。此层面是脑出血、 脑梗死的好发区域。16岁以后,松果体开始钙化,称脑砂或松果体石,这 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影。颅内结构除松果体钙化外,还有缰连合、脉络丛、 大脑镰、小脑幕、床突岩骨韧带、苍白球、尾状核、齿状核和脑动脉壁等。
齿状核 蚓垂
见齿状核。
鞍上池为蝶鞍上方的星状低密度区,多呈六角星形,当后界为桥脑时, 则呈五角星形。
鞍上池 脑桥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1.7 第四脑室层面
在横断层中,大致可将第四脑室分为上、中、 下三部。第四脑室的上部横断面大致呈五角形,前 方为脑桥,后外侧为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横断 面,主要呈五角形,亦有呈三角形或新月形者,于 CT图像上常表现为凹面朝后的新月形或马蹄形的低 密度区;下部横断面常显著呈菱形或三角形,其前 方为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此断面以出现乳头体和鞍 上池为主要特征。此断面上鞍上 池表现为六角形,前方有大脑纵 裂池,内有大脑前动脉;前外侧 为外侧窝池,内有大脑中动脉; 外侧窝池 后外侧有环池,内有大脑后动脉、 乳头体和黑质小脑上动脉和滑车神经;后方为 侧脑室下脚和杏仁脚体间池,内有动眼神经。乳头体 环池 在断面上表现为一对椭圆形结构, 居中脑前方,靠近脚间窝,海马 发出的穹窿止于其内的乳头体核, 乳头体是海马环路中的重要结构, 主要参与记忆与情绪等活动。颅 底内侧面的颅前、中、后窝在此 断层较为明显。
颅脑断层解剖
横断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纵切面 矢状面: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颅脑 CT检查方法
颅脑CT检查一般 用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 线(眼外眦与外耳道中心的 连线)或上眶耳线(眦耳线 向后倾20°角),层后 8~10mm,连续8~10个层面。
颅脑 MRI检查方法
14
第三脑室 松果体
CT
1.5 上丘层面
前连合 大黑脑质脚 红核
四叠体池
前连合是本断面上最为特征 性的结构,居尾状核头的后方和 穹窿柱的前方,整个形状恰似自 行车的扶把。在整体上,前连合 呈“H”型。中脑呈“V”形居小 脑蚓部前方,两侧为海马旁回和 钩。在横断面上,通常分中脑为4 部分,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脑脚 外侧膝状底体、黑质、中脑被盖(动眼神经 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网状结 钩 构)和顶盖。大脑脚底呈高信号, 中脑水管呈低信号居中脑断面的 后份中线上。上丘与小脑之间为 四叠体池,中脑的外侧是环池。
半卵圆中心
CT
中央沟 顶枕沟
半卵圆中心
MRI
1.2 胼胝体干层面
胼胝体干出现于断面的中央。其前 部纤维伸向额叶,称额钳;后部纤维弯 入枕叶,称枕钳。其前角向前伸入额叶, 外侧可见尾状核;后角较长,突向枕叶。
34
31 29 26
大脑半球内侧面胼 胝体以后的部分由前至后依 次为扣带回峡、顶枕沟、楔 叶、矩状沟和舌回。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突出的变化是出 现了外侧沟后支,它均与侧 16 脑室同时出现,有的还高于 16 侧脑室。因此,侧脑室首次 20 出现层面是识别外侧沟后支 2221 的标志,而后者又是识别缘 上回和角回的标志。
横状断层解剖
1.半卵圆中心层面
本断层恰经胼胝体上方,可见大脑半 球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半卵圆中心的纤维 主要为有髓纤维,故在MRI T1加权图像上成高 信号,在CT图像上成低密度。
中央沟
顶下沟 顶枕沟
关键结构:中央 沟,顶枕沟,顶 下沟,半卵圆中 半卵圆中心心。顶下沟起自 扣带回,止于胼 胝体压部后方, 在半数以上的中 国人此沟纵行, 故在横断面上可 以显示。
后肢的交会处为内囊膝。在断面
上辨认矩状沟较困难,禽距为矩
状沟在侧脑室三角区后内侧壁上
形成的隆起,易于辨认,是识别
矩状沟的标志。
侧脑室三角区
胼胝体压部
CT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尾状核头
MRI
1.4 Baidu Nhomakorabea果体层面
第三脑室居两侧背侧丘脑之
间,其后方为松果体和大脑大静
脉池。此断层是显示基底核区
外侧沟 屏状核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MRI
海马旁回 四叠体池
1.6 鞍上池平面 CT 像
鞍上池居碟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 池和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六角形鞍上池:CT扫描层面较高或头偏前倾时出现。
五角形鞍上池:头呈后伸位时可出现。
四角形鞍上池:扫描层面较高,环池不显影时出现。
大脑纵裂池 大脑中动脉
脚间池 小脑上动脉
额下回 中央前回
(纹状体-含尾状核和豆状核-壳 核和苍白球,屏状核及杏仁核) 的最佳断层,壳和尾状核头接近,
中央后回形如振翼,苍白球居其内侧。于 此断面上,可见额盖和顶盖,自
壳核 苍白球 前向后表现为三部:前部为额下
回后部(Broca区),为运动型语
海马
言中枢;中部为中央前、后回,
海马旁回
上丘 分别为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 中枢;后部为缘上回,为听感觉
钩 侧脑室下脚
脑桥
于本断面上,鞍上池表现
大脑纵裂池
为五角形,由大脑纵裂池、外
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杏仁体在钩的深面,居侧脑室 外侧窝池下脚的前方,三者之间的恒定
关系可作为杏仁体在横断面上
漏斗 的识别标志。在横断面上,杏 桥池 仁体的形态变化很大,有梯形,
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
多种。第四脑室居脑桥与小脑 第四脑室 之间,呈五角形,其后外侧可
CT
MRI
1.3 胼胝体压部层面
胼胝体膝
禽距 矩状沟
侧脑室的前角位于胼胝体
尾状核 透明隔
膝、尾状核头和透明隔之间。侧 脑室的三角区出现,其前内方可 见海马伞。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
在岛叶与壳之间,分开外囊与最 屏状核,最外囊 外囊。内囊呈“><”形,其前肢
居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后肢位
于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前、 侧脑室三角区
性语言中枢。缘上回后方是角回,
为视感觉性语言中枢,故此断层
及其上、下断层为大脑皮质功能
区较为集中的部位。
外侧沟
缘上回 角回
侧脑室前角呈逆八字形 , 脑室前角旁为尾状核头部 , 中央部 有豆状核(壳部及苍白球) , 视丘、内囊、外囊及脑岛。此层面是脑出血、 脑梗死的好发区域。16岁以后,松果体开始钙化,称脑砂或松果体石,这 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影。颅内结构除松果体钙化外,还有缰连合、脉络丛、 大脑镰、小脑幕、床突岩骨韧带、苍白球、尾状核、齿状核和脑动脉壁等。
齿状核 蚓垂
见齿状核。
鞍上池为蝶鞍上方的星状低密度区,多呈六角星形,当后界为桥脑时, 则呈五角星形。
鞍上池 脑桥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1.7 第四脑室层面
在横断层中,大致可将第四脑室分为上、中、 下三部。第四脑室的上部横断面大致呈五角形,前 方为脑桥,后外侧为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横断 面,主要呈五角形,亦有呈三角形或新月形者,于 CT图像上常表现为凹面朝后的新月形或马蹄形的低 密度区;下部横断面常显著呈菱形或三角形,其前 方为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此断面以出现乳头体和鞍 上池为主要特征。此断面上鞍上 池表现为六角形,前方有大脑纵 裂池,内有大脑前动脉;前外侧 为外侧窝池,内有大脑中动脉; 外侧窝池 后外侧有环池,内有大脑后动脉、 乳头体和黑质小脑上动脉和滑车神经;后方为 侧脑室下脚和杏仁脚体间池,内有动眼神经。乳头体 环池 在断面上表现为一对椭圆形结构, 居中脑前方,靠近脚间窝,海马 发出的穹窿止于其内的乳头体核, 乳头体是海马环路中的重要结构, 主要参与记忆与情绪等活动。颅 底内侧面的颅前、中、后窝在此 断层较为明显。
颅脑断层解剖
横断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纵切面 矢状面: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颅脑 CT检查方法
颅脑CT检查一般 用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 线(眼外眦与外耳道中心的 连线)或上眶耳线(眦耳线 向后倾20°角),层后 8~10mm,连续8~10个层面。
颅脑 MRI检查方法
14
第三脑室 松果体
CT
1.5 上丘层面
前连合 大黑脑质脚 红核
四叠体池
前连合是本断面上最为特征 性的结构,居尾状核头的后方和 穹窿柱的前方,整个形状恰似自 行车的扶把。在整体上,前连合 呈“H”型。中脑呈“V”形居小 脑蚓部前方,两侧为海马旁回和 钩。在横断面上,通常分中脑为4 部分,从前至后依次为:大脑脚 外侧膝状底体、黑质、中脑被盖(动眼神经 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网状结 钩 构)和顶盖。大脑脚底呈高信号, 中脑水管呈低信号居中脑断面的 后份中线上。上丘与小脑之间为 四叠体池,中脑的外侧是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