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理论赏析王佐良译文《论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赏析王佐良的译文《论读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摘要: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散
文“of studies”是世界公认的经典之作。在国内,流传有培根著
作“of studies”的不同译本,其中以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最为著名,并被视为堪与原作相媲美的经典。本文试用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
评理论做指导,对王佐良的译本《论读书》进行评价,赏析。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王佐良;《论读书》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of studies”是培根关于读书求知,探索真理的著名作品。
培根将其擅长的哲学思想赋予文中,使文章充满警世格言。文章旨
在论述读书之中的深刻人生哲理,行文结构严密,措辞精准,思路
清晰,给读者广泛而深远的指引和启迪。在我国,“of studies”
的多种译本中,王佐良先生的译本因最能体现原作风格而得到了众
多读者的青睐。评价一篇译作的好坏,通常要运用翻译批评理论。
本文就试用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来赏析王佐良译本《论读书》的绝妙之处。
一.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
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中介,应当
建立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具体说,翻译理论包括五个方面。
(一)分析原文。纽马克主张,批评者对原文的分析包括深刻理解其内容,语言特点。其中源语言文本的写作意图是原文内容的关键,其次要把握好原文的文体。
(二)分析译文。分析的重点是译者翻译源语言文本的目的,翻译方法及可读性。
(三)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纽马克认为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是翻译批评的核心内容。比较以语言形式比较为主,选取原文和译文有代表性部分进行比较。
(四)评价译文的质量。从译者和评价者角度评价译文。
(五)分析判断译本在目标语文化氛围中的存在价值。
二.运用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来赏析王佐良的译本《论读书》
首先对源语言进行分析。“of studies”是《培根随笔》中的一篇重要的散文,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做了清晰的论述,意在论述蕴藏在读书中的深刻人生哲理。这篇散文无论是在读书学习或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对当时和现代人有借鉴作用。原文的论述清晰,语言简洁,讲究修辞,将散文的内容美,形式美和风格美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第二步是对译文进行分析。在译本《论读书》中,王佐良对原文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创作风格做出了准确定位,对于那些原文使用了的大量古词汇的情况,在翻译过程中,精心使用了很多文言词和文言结构,不仅还原了培根式的古文风韵,更进一步地沿袭了原
文言简意深的行文风格。翻译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文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可读性强。
第三步是将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
(一)音韵。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韵律表达形式的差别,译者无法追求完全对等,但可寻求等值。例如:
原文: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王佐良译: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王佐良连续使用双音节词和四字结构,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自然流畅。不仅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且再现了原文的声音,体现了原文的韵律之美。
(二)修辞。培根在“of studies”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王佐良的译文在反映原作修辞方面十分到位。例如:
原文: they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王佐良译: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
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的句子将天生的才干比作自然花草,将读书比作对花草的修剪,来证明读书的必要性。这对比喻各自的本体和喻体都清晰明了,十分便于读者的理解。从王佐良的译文中分析,其将原文中的比喻用同样的明喻译出来,非常准确易懂,且具备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恰如其分地将原文中比喻的特点传达到译文的比喻之中。
(三)词类转化。习惯上,英语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而汉语多用动词,呈动态。因此在将英语译成汉语时,有时需要将英语中的名词译为动词,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王佐良把握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所以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读者,在更深层次上忠实于原文。
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佐良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王佐良的译文分别用“怡情”、“傅彩”、“长才”三个动词取代了原文的名词delight 、ornament 、ability三个名词,既符合汉语的习惯,又忠实于原文的文雅用词。
第四步是评价译文的质量。王佐良先生以其深厚的中英语言底蕴和文学修养近乎完美地诠释并再现了原作的风采。该译文充分利用了古汉语精简概括的特点,庄重、严谨的格调,同时又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