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刍议
摘要: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入馆教育的重要性的阐述,并对入馆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生入馆教育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文献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46-0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
随着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已成为知识信息技术的密集型部门,图书馆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了解、熟悉和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各高校都必须重视且狠抓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1 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完善系统的入馆教育对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入馆教育有助于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履行的教育职能。
初入大学的新生不了解图书馆,通过入馆教育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和服务项
目,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文献检索方法等,同时,也让学生懂得配合和支持图书馆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图书馆学习意识和行为。
[1]为今后充分利用图书馆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入馆教育为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面临新生,合理而有效的入馆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中主动和积极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1.3 入馆教育为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借阅环境,图书馆实行了开放借阅管理。
允许读者进入室内,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
但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不了解图书借还流程和制度,不懂图书的典藏、分类方法和架位上图书排序等,导致了读者一进图书馆就感到茫然,一进书库就乱拿、乱放、乱扔等,图书乱架、错架、丢失等现象严重,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点。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对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这项工作,但
效果欠佳。
入馆教育后许多新生还不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开放时间、借还流程等,极大影响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而我国由于应试教育对图书馆的认识较淡薄,使学生在入大学前对图书馆了解较少;由于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低,相关人员在思想上对大学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工作不够重视[2]。
认为学生自己会使用图书馆,没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入馆教育,也从没想过进行入馆教育后效果如何。
此外,管理者和老师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对图书馆也有偏见,对入馆教育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
2.2 教育活动形式化,教育方法不够完善,教育效果欠佳
目前现行的入馆教育只是作为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形式化,走过场。
经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采用新生入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在新生入学之初给新生上入馆教育课。
内容基本上是讲解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馆藏布局、借阅流程等。
第二,发放读者手册。
手册详细地介绍图书馆简介、入馆须知、规章制度等。
第三,实地参观。
图书馆先预约好学生,再根据预约时间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边参观边讲解。
讲解时过于匆促,学生没法听懂,大多数学生连借阅规则都不懂,更不会进行文献检索,很多馆藏文献没有被真正利用。
入馆教育结束后又缺少后续教育工作。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读者拿着书不知还到哪里,进入室内不知道刷卡、
不会使用代书板,面对检索机不知所措,在阅览中乱拿乱放,而且不顾工作人员的提醒等,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新生入馆教育效果不明显,难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
3 新生入馆教育的改进措施
新形势下,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工作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新生入馆教育
高校图书馆每年开学时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是图书馆的常规工作,也是高校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也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各级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新生入馆教育这项工作,要将新生入馆教育列入全校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力度宣传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和所有教师特别是各系部负责新生工作的教师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图书馆做好此项工作。
入馆教育必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最好是组织一批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精通业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给新生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入馆教育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才能让新生真正从中受到教育。
3.2 完善和改进新生入馆教育方法
目前高校通常是新生刚报到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军训、入学教育、入馆教育等,这样开展入馆教育势必达不到最佳效果。
因此,高校
图书馆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入馆教育方法,使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入馆教育可以提前开展,而且在学生入学后要持之以恒。
在学生被录取之后,入校之前把入馆教育的内容制作成手册与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给学生,让他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愉悦中了解和熟悉图书馆,激发他们对图书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开展入学教育、军训等工作时,图书馆可以制作宣传板报。
学生开始上课后,图书馆再利用文献检索课教学、专题讲座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到书库实地参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经常举办一些“乱架、污损”等展览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注重信息反馈等。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耐心指导,只有将入馆教育贯穿于工作之中,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3 入馆教育的内容要突出重点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应当突出重点,对于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时出现问题频率较高的服务项目如:馆藏分布、规章制度、排架规则、文献检索方法等应重点强调。
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巧,才能使他们能够顺利快速地在浩翰的书海中找到所需的资料。
3.4 加大宣传力度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应该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首先,图书馆要搞
好室内环境建设,改善室内的硬件设备。
提高图书馆的魅力,从外观上吸引学生。
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要大力宣传馆藏资源,多向学生推荐好书,积极推荐新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和认可图书馆。
3.5 要提高馆员和读者的综合素质,规范各自的道德行为
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把读者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宗旨。
要尊重读者、关心读者,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要加强读者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读者的道德行为规范。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教师和学生,有些教师在借阅中经常出现“污损、乱取、乱放”等不良现象,甚至有个别教师在借还中还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而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出现的问题更多,如:在借阅中随意取放造成乱架、错架率上升。
污损、丢书、偷梁换柱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自习室乱扔垃圾、纸屑、喧哗置工作人员的禁止于不顾,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
性格倔强偏执、任性,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是服务员,不管对错都得为他们服务,动不动就投诉等。
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加强读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规范读者的道德行为极为重要。
总之,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入馆教育
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该贯穿于日常工作中,随时教育,随时引导学生,随时跟踪和检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能熟练运用图书馆的能力,才能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真正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华.高校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分析[j].价值工程,2010,29(2):161-162.
[2] 董绘丽.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