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情感特色及演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情感特色及演唱分析
作者:杨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2期
摘要:音乐剧《悲惨世界》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同名音乐作品,它与《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和《猫》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本文拟从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背景出发,探讨剧中主要人物的亲情、爱情等情感特色,并从理解歌曲内涵、科学运用音色等方面对其演唱做进一步分析。

音乐剧《悲惨世界》全方位的成功,给人以全新的启迪,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音乐剧演唱中情感表达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音乐剧;悲惨世界;情感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91-03
《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在英国公演于1985年。

之后,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不断的演出,在近几年,它的影响也波及到亚洲,《悲惨世界》有日文版(其他语种还有法语、西伯来语、匈牙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在新加坡、香港、印度以及中国都已经或是将要有它的演出。

也因为如此,它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剧,当然也许更多人听说过的《悲惨世界》是雨果的小说。

不过也因为原书的名气太大,音乐剧在一开始很受评论家的排挤。

有些人认为它不该把严肃的东西音乐化亵渎了名著,另一些人则认为音乐加上严肃主题是糟蹋了音乐剧。

谁想观众的反应却十分积极,票房的收入相当好,就这样剧团支持过了最艰难的初始阶段。

不久《悲惨世界》就转到伦敦西头(英国舞台剧中心)后来又越洋过海到美国的百老汇,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舞台剧在全世界七十多个城市公演,直到现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仍在匈牙利,德国和日本连续公演。

一、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历程
由于语言平实而又充满强烈的戏剧性,这部作品吸引了20世纪新型媒体——电影的注意。

从1909 年的默片开始,不断以各种改编版本上演。

古典音乐方面,普契尼也曾尝试过歌剧创作的可能性,可惜没能成功。

这些改动大多侧重于男主角冉阿让结束十九年牢狱生活后,偷走主教的银烛台却又意外得到重生的经历。

1957 年的电影《孤星泪》是媒体最后一次动人的改编版,而直到1980年才又由法国作曲家勋伯格与剧作家鲍里尔以音乐剧的形式成地再创《悲惨世界》剧新页。

而原著的各种译本也随着音乐剧的成功变得洛阳纸贵。

事实上旬白克与鲍里尔只是试着将《悲惨世界》Pop Opera化,后来因为财务原因,并没有持续扩大演出。

直到著名的音乐剧制作人麦金托什发现手头搁置已久的《悲惨世界》剧录音,他只听了其中的一
首《长日将尽》,便立即认定了这将是部轰动全球的音乐剧作品,这与雨果当年完成此作品时的心态如出一辙。

于是在麦金托什的鼓励与支持下,两人重新修改《悲惨世界》剧,扩编剧情、增加了七首插曲,并请人改写英文歌词。

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麦金托什联手制作下,经过十周的集中排练,新的《悲惨世界》剧在1985 年搬上了伦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er)。

二、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情感特色分析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

在序曲中,耳边总是“mi”“la”(固定唱法)/“do”“fa”(首调唱法)两个音不断的四度跳进。

旋律虽简单,却能立即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

你会听到串铃的声音,它就象牛马身上的铃铛,也暗示着此时的人民正受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这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

拉马克将军的死讯传开后,学生领袖恩佐拉带领众人唱的“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充满着昂扬的斗志,激荡人心,让人听后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且旋律朗朗上口,过耳难忘。

而后面的一首“只待明天”(one day more)也是一首很有气势的大合唱,与前一首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唱在最激烈的1832街垒战前夕,曲中交织着多个主题:像芳婷的“我曾有梦”(Idreamed a dream)的主题,此时由珂塞特、马吕斯、爱波宁唱出,分别表达出珂塞特与马吕斯分别前的恋恋不舍及爱波宁对马吕斯的爱慕之心;德纳第夫妇“房间主人”(master of the house)的主题暴露了他们想在战争中大发一笔横财的小人嘴脸;而冉阿让、沙威、起义学生和穷苦百姓各自的主题也都交织在“one day more”的大主题下,表达了各个阶层、立场的人对于这场战斗寄予的期望。

这首曲子虽然主题众多,但却是多而不乱、层次清晰,且曲调朗朗上口,让人过耳不忘。

(一)分析囚犯冉阿让的自由情感
第一幕是冉阿让自由的一景,他眉头舒展,目光飘远,全身心感受这个崭新的世界,用朴素却诗情的语句,配合转柔的主题曲倾诉。

只是还未等旋转舞台上自由农妇劳作的身影在视野里停留片刻,无论怎样也无法得到的尊重与信任便打断了他对自由的感叹。

如飞般的语速,不和谐的音律,低音的鼓,还有训诫与据理力争的对白,也把观众从遥想之中拉回了“悲惨世界”。

不公平、屈辱、狼狈,负面的情绪积累得太多,即使是良善的神父在他困窘时分好心的收留都无法抚平他的不安。

他偷走了神父的银器却被嗅觉敏锐的警长揪住。

在剑拔弩张的责难与负隅顽抗之中,神父的曲调将故事引向和美安恬,以大调的平缓为冉阿让解困,娓娓解释与掩饰着,然后借两人对峙的旋律,变奏变慢而伤感后劝沙威离开。

冉阿让思索的眼神传递出来一份歉疚。

而神父的这一段唱词在大调转为小调后又逐渐回到中正平和之中,将他对冉阿让的希望与劝谏和盘托出。

倾吐过后,人的情绪回复和缓,如同瀑布之下的平流浩荡,非如此无力滋润沃野千里。

随着提琴的召唤静静走下,他良善宽和的一面终究没有泯灭,他为神父的众生平等的博爱所感召,向往新的生命新的世界。

(二)分析芳婷的亲情母爱情感
作为母亲1832年故事重新叙说,在冉阿让重新登台之前,在冉阿让成为市长之后。

讲芳汀的故事,一个无助的单身母亲。

开场就是气势宏大的合唱 at The End of The Day 。

这首曲目节奏快速,依旧采取强调反复方法组织的混声合唱,又分为独唱与重唱部分,抒情兼叙事,语言洗练口语化,将矛盾光明正大地摆到舞台中心。

镜头带过抿着嘴一脸倔强与坚毅的芳汀,其后的七嘴八舌便围绕她的故事展开。

孤独的芳汀站在冷漠与嫉妒的人群中,被流言覆盖,被不怀好意的工头与工人羞辱进而被驱逐。

信写来了,是旅店夫妇的哭穷与索要钱财。

芳汀就要接受世间绝不公正的刑罚了,她为了女儿付出了一位母亲所能付出与所支付的全部,珂赛特是她的太阳是希望,是月亮是安抚,是星辰是她点滴思念浇铸的一颗灿烂的心。

她寄语女儿以希望,以自己为其倚靠,莞尔并向她伸出双臂,只是她没有时间了。

这样一首Come to Me悠扬婉转,可是她没能将她唱完。

一位母亲能有多少爱与不舍,就会有多长的歌要唱,多长的话语要嘱托,但她没有时间了。

她遇到了正彷徨中的市长冉阿让,她指责他的冷漠,他接受。

她曾企望过有谁能继续照料自己的女儿,而只有冉阿让以生命起誓,愿用他卑微而虔诚的心,站在芳汀的立场上,倾全力照顾弱小的珂赛特。

这样的二重唱,在Come to Me 的旋律下完成了芳汀交与冉阿让的嘱托——“没有人可以伤害珂赛特,只要我还活着!”
(三)分析警察沙威的无情
在众多形象中,沙威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反派。

我认为他的音乐形象塑造得非常有特点,很“像”沙威,他的主题急促而有紧张感,我想即便没听过的人也能一下子感觉出“这就是沙威”。

在当芳婷与侮辱她的一个花花公子扭打起来时,沙威出现并质问缘由,此时是个短促而密集的节奏型,听上去令人紧张不安,而且还用木琴伴奏。

在一些古典音乐中,木琴的音色都用来表现恐怖、紧张的形象、气氛(比如圣-桑的《骷髅之舞》等),我想此时配器者运用木琴大概就是这个意图吧。

当沙威怀疑马德兰市长就是冉阿让时,这个主题又一次出现,它的每一次出现都会让人感到又有什么不详之事要发生了。

以我们通常的欣赏习惯来说,坏人的音乐似乎应该是“那种样子”,有的还怪里怪气;然而对沙威这个大反派,当他对着夜空中的星星发誓,一定要逮捕潜逃的冉阿让时唱的“黑暗之星”(stars)却是一首大气,甚至有些英雄色彩、充满正气的唱段。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是否将他的反面形象美化了?”我倒不这样认为,从沙威的身份来看,他是一位警探,并且原著中说他还是一位非常负责、尽忠职守的警探,所以在他看来,逮捕冉阿让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他至高无上的光荣,因此安排一首有英雄正气感的唱段也应该算情理之中。

(四)分析酒店夫妇小丑形象
《悲惨世界》的故事已经很悲惨了,若是让观众在剧院里从头“悲”到尾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因此剧中一定要有一点儿喜剧因素来调节气氛,缓和人们先前的“悲惨”情绪。

例如那段“房子的主人”(master of the house)。

原著中那对卑鄙、贪婪、自私、无耻的酒店主人德纳第夫妇在这里成了两个滑稽的小丑形象。

与之相应的音乐诙谐、俏皮、滑稽,而且乐队里还用了一支萨克斯管来做“形象代言”,这种特有的音色正好符合他们圆滑事故、油腔滑调的小人嘴
脸。

他们唱段中的半音还特别多,比如当冉阿让要带小珂塞特走时,德纳第夫妇就是不放手,想借此机会狠敲一笔竹杠,却满嘴仁义道德地说“亲爱的芳婷,我们已为你的孩子做到最好……像我们亲生的一样,已再没有像我们这些基督徒做得那么多的了……”这段音乐完全是按半音行进的,很形象地刻画出他们狡猾、卑鄙的小人像,让人一听就知道他们又在盘算着什么诡计,却又装的一本正经,令人恨得牙痒痒。

(五)分析孤女柯赛特的爱情
珂赛特渴望这样一座云中城堡,却只是祈求一个没有无尽劳动,没有眼泪,有无尽玩具与欢笑,充满友情和爱的地方。

随后旅店老板娘的出现宣告了她最后一次美梦的幻灭,而这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珂赛特绝望的根源。

韦伯选择了滑稽的音乐及配器与颇有耍小聪明使心机的混混意味的对白来彰显这一对夫妇的贪婪狡猾市侩与无赖,而表演者也颇为有趣,表情丰富并附赠谐谑的肢体语言,并微笑着随音乐节拍晃动身体,还不时伴有各自的肢体语言比如挥手一类,我喜欢这样的互动这样的气氛以及这种舞台全盘自如的感觉!
珂赛特的爱情在冉阿让的花园中发生,长大后的珂赛特低语,I Saw Him Once, in My Life, a Heart Full of Love.这一段爱波宁的哀伤叠加在一对爱侣的重唱之上,在那惨剧发生之前,在巴黎街头,她在灯光的不明不暗之处,唱着 on My Own。

珂赛特与马里欧的情侣缠绵悱恻,而此刻的她孑然一身“ No where to go,no one to turn to. ”我喜欢她清亮的声线,她干净的高音,特别的尾音,还有她的眼神。

由叹息开始,再由竖琴的分解和弦承接,她在爱的指引下,同芳汀一般,找到了那个旋律——芳汀唱过的 Come to Me。

只是在这里,旋律依旧,更替的是歌者与心情。

爱波宁的伤情为之填了强自镇定的词。

同样的旋律,经变奏之后装点有符点的节奏特点,区别于母爱的圣洁。

而似乎更温柔而华美的竖琴则将这世间纯粹的爱慕渲染得更为温情——“I love him, but only on my own。

”许我插叙一句——“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三、从音乐剧《悲惨世界》中情感分析得到的演唱启示
歌唱艺术是人类情感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是再创造的表演艺术科学的声乐学科门类,即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听觉艺术形式,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活动。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浓缩于生活,源于歌唱对象,是自我灵魂的提升,来源于主次结合,层次变化及情感的分寸,情感的再造。

虽然这种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文学艺术,但是在审美及艺术观上确有着很多共性的东西。

歌唱情感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对人的一段感情浓缩、改造和升华而产生的,带有感情内容又放射理性光芒的情感。

(一)理解歌曲的内涵
歌曲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

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

演唱者
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

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

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假如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这样的演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

因此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

一般的艺术歌曲或者民歌,分析和理解其基本内容是不难的。

(二)根据作品的情感——科学运用音色
歌唱的方法不但要讲究声,更应重视情感的表现。

每个演唱者都有不同的声音,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不同的声音对作品的表现有着不同的韵意。

演唱者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还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这点尤为重要。

我们不能用浑厚、雄壮的声音,去代替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

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对声音有一个研究、设计和想象的过程。

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的。

(三)运用合理的艺术想象——创设情感
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的艺术想象为基础,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

演唱时的感情和情绪要做到准确、真实、鲜明,同时在情绪的形成,转折,发展上合乎情理,这就必须有艺术想象的参与。

在声乐演唱时艺术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分析歌曲上。

与纯音乐作品不同是,声乐艺术既有曲又有词,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

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情感的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的每一种情感。

在声乐艺术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就能使歌声具有情感的魅力。

四、结语
“只有从心灵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流入心灵。

”把音乐的最深情感歌唱出来,使歌唱艺术的品格升华。

挖掘歌唱艺术的情感的灵魂所在,不断丰富情感的体验和淋漓尽致的完美的情感表现,使歌唱艺术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科学的声学表演艺术学科领域。

歌唱艺术中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是使歌唱者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的前提。

真实性和美感是歌唱表演艺术的生命,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点燃观众的情感火焰,才能使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