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同时,许多城市有志青年也渴望到农村去,希望有一番作为。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
如果说“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劳动就业的措施之一,那么这种措施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演变成了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当时上山下乡逐渐演
变成衡量一个青年“革命不革命”的标准
和对毛主席革命路线“忠不忠”的政治态
度问题,这给青年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偏离了方向。
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
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
奋斗的足迹。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
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
设,并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
1978年,邓小平指出:搞上山下乡,这
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要研究
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要开
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其它领域也要这样做。
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陆陆续续
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
步结束,一代人的大迁徙成为了历史。
站着的是我姐姐——
—我家第一个知青;坐在桥栏上的是我——
—我家第二个知青。准确地说,照片上的我只是个准知青,而姐姐已经是个老知青了。
姐姐16岁离家的时候,妈妈远在北安的五七干校,爸爸特意从呼兰军管会学习班赶回哈尔滨。姐姐他们的队伍从九中步行去火车站,我们都涌到路边送行。只见这些刚摘下红卫兵袖章的兵团战士一身草绿棉军装,有几分臃肿,扎着皮带,戴着军帽,又有几分精神。我羡慕极了,可我一转脸,看见姥姥撩起衣襟在擦眼泪,小弟弟不知愁地骑着一棵向日葵杆跟着队伍跑。家属不允许去火车站,当过老公安的爸爸不知从哪“混”进了月台,把一支英雄100号金笔塞给他的长女。过了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姐姐用这支笔写的信。信封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第四十一团二营十四连。以后地址又改为:黑龙江铁字409信箱二一四分队。
于是我开始向往信封上那个地方。终于中学放寒假了,我独自去了密山。姐姐的战友把我带到水库工地,远远地我看到姐姐满脸通红正在搬冻土块。我用双手蒙住自己的
脸,一步步走近姐姐,知青们大呼小叫:“敬
海燕,你猜这是谁?”我从指缝里看到姐姐
一脸迷惑,她作梦也没想到我会从天而降。
我走近了,一下子拿开双手,露出脸来,姐姐
大喊:“啊,小死一丹!”
在十四连,我以一个中学生的眼光看到
了那充满激情,崇尚英雄的生活,第一次接
触了北京知青、上海知青,第一次感受到集
体生活的青春气息,到开学时,我都舍不得
离开了。
又放暑假了,我又一次来到十四连,姐
姐带我去看她们冬天里修的水库。那些冻土
块已变成坝,坝里蓄满了水,桥栏上有四个
大字:屯垦戍边。我们就在“垦”字边拍了这
张照片,这时,我已经十分向往知青生活了。
1972年夏天,我也成了知青。在小兴安
岭修路、砍伐、栽树、种菜。可惜干这些活儿
时,都没能留下照片,那时,照像机、胶卷,是
多奢侈的东西啊!后来我当上了清河林业局
广播站的广播员。广播站另一个播音员是王
照云,我俩摆弄的是那时很珍贵的601录音
机。墙上月份牌上是当时挺有名的那幅画,
叫《申请入党》,画的是一个女知青在灯下
写申请书的情景。不知有多少知青会在这画
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清河林业局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革
命同志们……”我和照云的声音通过大喇
叭响彻林海雪原。有人对我说:“我在山上
听广播,都听不出来是你,还以为是省电台
的。”我很得意,因为她听到的其实是我。
后来,我真的去了省电台。
再后来,我到了中央电视台。
(摘自《敬一丹自述》)
敬一丹:知青两姐妹
广西南宁上山下乡动员大会
敬一丹(左)两姐妹
63知青上山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