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变迁研究_基于大众文化的视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

2009年第1期 总第99期新闻大学

JOURNALISM QUARTERLY 一、研究缘起

在中国大陆,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畅销书[1]

现象的勃发是在1990年左右。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畅销书从诞生伊始至今,都获得了社会大众与学界的关注。对畅销书的研究大体上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绝大多数研究从畅销书的经济属性出发,探讨如何能使图书获得最大的畅销效果,继而追求经济上的巨大利润;另一方面,一部分学者则侧重于畅销书的文化属性,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探讨作为大众文化表征的畅销书是如何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大众心态。后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是非常成熟。

本研究的主旨是以作为大众文化表征的“畅销书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的方法描述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并试图解读这样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变迁,同时也进一步探讨这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机制以及畅销书现象对这种社会机制的反作用。二、文献回顾

在对中国大众文化整体特征的发展变化上,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王一川在其《从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变迁研究:基于大众文化的视角李华颖

[作者简介]李华颖(1985-),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媒介经营管理·(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自1990年以来勃兴的畅销书现象引起了社会,包括学术界的广大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描述了畅销书自1990年以来18年的发展变化特征,在阐明这种变化特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同时,也试图挖掘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机制,同时也阐述了畅销书现象对社会机制的反作用。

【关键词】畅销书;畅销书发展变迁;大众文化;公共文化领域;美国化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 A

[致 谢]感谢周葆华老师、孙玮老师以及王婷婷、杨洸对这篇论文的指导。

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一文中,总结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几个发展趋势:审美转向泛审美;精英知识分子转向大众文化领域;从一体化到多元互渗;社会公共领域从单语独白到杂语喧哗(王一川,1994)。他在《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中,从侧面介绍了大众文化由“理性沉思”到“感性愉悦”的发展变迁路线(王一川,2003)。另外,在论述大众文化的总体变化特征方面,学者高丙中在《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一文中,认为精英文化在向大众文化变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如下的五点特征:1、知识分子自动放弃精英文化的中心地位;2、功利化和实用性要求大增,“终极关怀”输给“现金关怀”;3、原先的道德体系动摇,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4、审美卓越性受挫,消费意识抬头。(高丙中,1996)

同样,韩大强在《大众文化的狂欢与精英文化身份的焦虑》一文中,论述了大众文化的狂欢化、日益喧嚣的趋势,同时认为大众文化的这种变化加速了文化多元化的进程,然而随着大众文化对个人化和个性化的张扬,社会的公共话语和共同关怀却日趋淡薄。(韩大强,2006)除了探讨大众文化整体特征的发展变化之外,陶东风专门讨论了文化的话语权人——作者。他在《90年代文化论争的回顾与反思》一文中,就知识分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涉及的核心就是知识分子逐渐被“后知识分子”取而代之。所谓后知识分子,指的是不再关系启蒙使命与终极价值,而是满足于用平面的形象文化来描述所谓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状态。(陶东风,2002)同时,南帆在《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一文中,也着重探讨了作家与大众的关系。他认为,随着大众文学在商业社会中得到定位,大众的身份为被界定为“消费者”,随之大众文学的作者也不再承担启蒙、教化的重任,而成为社会娱乐性消费的一部分。(南帆,2001)金元浦的研究重点则是社会大众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在金元浦的《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一文中,他积极地肯定大众文化能创造出新的公共文化话题,极大地拓展了社会文化的公共空间,因此他认为大众文化体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民主化潜力(金元浦,2002)。

最后,除了上述专门研究大众文化内部的种种属性的文献之外,有一些学者从大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变化特征。王晓德在《在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一文中,说明了目前的中国文化正在不断地经受着“美国化”的冲击和考验(王晓德,2005)。学者龚炜也在《影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五种合力》一文中阐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而且这种冲击甚至波及到了服饰发型、流行歌曲、日常用语、通俗书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龚炜,2005)。

根据上述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大众文化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点如下:

1、功利化、日常化:从理性沉思到感性愉悦,逐渐放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而转向对功利性、实用性和娱乐消遣性的追求;

2、多元化:从一体化走向多元,与精英文化并不对抗,而是多元互渗,雅俗共赏;

3、开放化、狂欢化:社会公共领域从单语独白到杂语喧哗;同时大众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参与者的跨越,不是只停留在文化的外围观望,而是主动的参与进去,公共文化空间开放性增大;

4、美国化:越来越受到美国大众通俗文化的影响。

在大众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畅销书也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畅销书畅销的社会原因:

莫伟明与何琼的研究认为畅销图书满足了大众的趣味与精神需求,同时在现代生活速度加快的同时给了读者更通俗、易读的便利性(莫伟明、何琼,2002)。刘波对大众的这种精神特质给予了总结,认为是3种心理导致读者购买畅销书:简单化接受心理,选择性阅读心理和从众心理

119

(刘波,2005)。汪琴的理解是:人们的阅读行为是受到当时时代社会意识的影响的,它分为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思潮三个层次(汪琴,2007)。李春媚则对这种社会意识进行了追根溯源,提出“市民阶层受众地位的突出与强调是书籍得以畅销的社会基础”,认为读者购书的原因是这些书契合了自己的阶层地位(李春媚,2002)。

可以看出,在对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畅销书进行的研究中,学者关注的多是“为什么畅销书会畅销”这样的微观问题,并没有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挖掘畅销图书的变迁以及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因此,本研究便致力于完善这一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由于本研究试图解释在大众文化理论框架之下的畅销书的变迁情况,因此,结合上述大众文化的研究理论及总结,对畅销书的发展变化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的发展呈现出由文学性到逐步功利性、实用性、日常化和娱乐消遣性的特征;

假设2、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的发展呈现出由一体化到多元化的特征;

假设3、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这一公共文化领域呈现出日益开放性的特征;

假设4、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书的发展呈现出日益美国化的特征。

(二)、研究指标

针对着研究假设,本文设计了检验上述假设的可测量的研究指标。

1、针对假设1和假设2,设计了“类别指标”,即将畅销书按照文学类和非文学类进行分类;在非文学类中,又分为名人传记类、励志类、经管类、健康类、教育类、杂谈类、实用类等[2]。文学类再细分为严肃文学类,青春文学类,散文随笔类,外国文学类,通俗小说类,网络文学类等。

2、针对假设3,设计了“作者身份特征指标”,具体分类是作者的性别和职业。同时,“类别指标”也是可以测量假设3的重要指标,因为“作者身份特征指标”反映的是参与畅销书这一公共文化领域的人,而“类别指标”则可以反映畅销书这一公共文化领域中的话题。

3、针对假设4,设计了“版权指标”,测量畅销书版权的变化。具体分为是引进版还是国内版,引进版又可以分为是美国版、日本版、韩国版、英国版以及港、台版等等。

(三)、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主要样本为1990年至今每年畅销书排名中的前10名,获取资料的途径如下:1995-2004年的样本来自《中国图书商报》公布的1995-2004年的每年的10大畅销书。2005-07年的样本来自开卷图书研究有限公司的内部提供。1990-1994年的样本来自《中国百年畅销书》。

四、研究结果:畅销书的发展轨迹

(一)、类别指标

1、类别指标综述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