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厌氧菌药物PK-PD研究方法概述

抗厌氧菌药物PK-PD研究方法概述
抗厌氧菌药物PK-PD研究方法概述

10种抗厌氧菌药物总结教学资料

10种抗厌氧菌药物总 结

10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2016-02-06豆豆感染时间 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 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 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 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 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 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 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Q12 H 或 Q8 H;口服剂量为0.2-0.4 g,tid。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 Q12 h 或者 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 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 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 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 g,Q6 H,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 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 常用品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β-内酰胺类是最早并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低毒高效天然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 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发挥重 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小,临床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成人常规剂量,4.5 g,Q8 H,给药时间应在30 min 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林可酰胺类 常用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 0.6-1.2 g/日,分 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 6 mg/ml。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10 天。 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品种: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抗厌氧菌药物

10 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 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 硝基咪唑类——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Q12 H 或 Q8 H;口服剂量为 0.2-0.4 g,tid。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 Q12 h 或者 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2.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 / 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 g,Q6 H,静脉滴注。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3.β- 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β- 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小,临床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成人常规剂量,4.5 g,Q8 H,给药时间应在 30 min 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4. 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 0.6-1.2 g/ 日,分 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 6 mg/ml。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10 天。 5. 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厌氧菌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低,无特殊性。只有 4 代喹诺酮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活性,临床常用的为莫西沙星。莫西沙星对脆弱拟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在合并感染时可不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用药方法:莫西沙星推荐剂量为一次 0.4 g,一日一次,静脉给药的输液时间应大于 60 分钟。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18 岁以下患者禁用。 6. 头孢菌素类及头霉素类——某些三代头孢,如头孢哌酮 7. 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的厌氧菌 用药方法:口服适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肠炎:125 mg,Q6 H,po;目前无口服剂型,一般万古霉素粉针剂加无菌水调制后口服。 8. 四环素类——像多西环素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感染。 9. 大环内酯类——对厌氧菌的作用一般,无特殊优点。 10. 氨基糖苷类——一般不用于抗厌氧菌治疗。 总结来讲,抗厌氧菌活性较强的为硝基咪唑类、碳青霉烯类、β- 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类;中等强度的有头霉素、林可酰胺类、广谱青霉素类;特有活性,万古霉素用于甲硝唑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等。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厌氧菌及抗厌氧菌抗菌药的研究进展

厌氧菌及抗厌氧菌抗菌药的研究进展 厌氧菌感染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由于厌氧菌会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所以一般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不是很好。该文对厌氧菌进行分类并探讨每类菌株的耐药性机制的产生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试图找到解决厌氧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厌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或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大多数对人体无害,但在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等情况下,会诱发感染,多见于如腹腔内感染、牙周炎及妇科炎症、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中。参与这些感染的厌氧微生物常常包括脆弱拟杆菌、啮蚀艾肯菌、具核梭杆菌、普雷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紫单胞菌属等。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研究的飞速发展,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在对厌氧菌感染的治疗中也很突出。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抗厌氧菌抗生素都发现了相应的耐药菌。此外对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属,也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多种新型抗厌氧菌机制的广谱抗生素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对各种厌氧菌耐药机制的产生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评述与分析,试图使人们关注解决厌氧菌耐药问题的有效方法。 1.厌氧菌的耐药机制 厌氧菌耐药主要是通过分子和细胞个水平上的调控所实现的,主要包括抗性基因的表达及转移,抗生素降解酶的产生,抗生素作用靶点的修饰。厌氧菌耐药的几种主要机制见图1。 图1 厌氧菌耐药的几种主要机制 各种不同的厌氧菌耐药机制也各不相同。临床标本中分离率最高的厌氧菌之一——脆弱拟杆菌,主要通过产内酰胺酶或其他酶导致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而革兰阳性厌氧菌如产气荚膜梭菌等,则是通过接合方式,传递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使敏感菌株获得耐药性。耐药基因的转移与环境刺激有关,即低浓度抗生素即可极大刺激耐药质粒或转座子的转移。因此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首先是促使耐药基因转移,其次才是选择耐药菌株。转座子可以对某个或某些厌氧菌有高度特异性,或与需氧菌有同源基因。人体的定植菌群就像耐药基因库,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不同部位的暂住菌,厌氧菌与需氧菌分享和互换基因材料。 2.根据革兰染色法对厌氧菌分类 按革兰染色法可将厌氧菌分为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和革兰阳性厌氧菌。革兰阴性厌氧菌主要包括脆弱拟杆菌属、普氏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及梭形杆菌属。革兰阳性厌氧菌则包括了一些厌氧的杆菌及球菌,其中杆菌又可分为形成芽孢和不形成芽孢两类。各种不同的厌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各种厌氧菌的分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见表1

抗菌药汇总

抗菌药汇总

————————————————————————————————作者:————————————————————————————————日期:

疾病或症状 首选药(答案)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 2 肺炎链球菌感染 3 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4 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于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5 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 6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7 流脑、淋病可选 口诀1-TANG. 青霉素首选 废草溶了长葡萄,白炭破气也能好。 勾搭梅毒回归热,下治淋病上流脑。 8 与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口服——根除胃、十二指 肠幽门螺杆菌 阿莫西林 9 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阴道炎和直肠 感染 大观霉素(淋必治) 10 军团菌病、支原体、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 口诀2-TANG.红霉素 百支空军都选红,衣服淋湿也勇猛。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感染 林可霉素类 12 厌氧菌、阿米巴、阴道滴虫 硝基咪唑类(奥硝唑) 13 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林可霉素类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之一 磺胺嘧啶(SD )、青霉素、氯霉 素 15 结核 异烟肼 16 皮肤癣菌病 特比萘芬 17 曲霉菌病 伏立康唑 18 组织胞浆菌病 两性霉素B (静注) 19 侵袭性念珠菌病 氟康唑 口诀3-TANG.抗真菌药名称和首选 奶粉浅黄色,水井一定深。 A.念珠菌——首选氟康唑——打坐念佛。 B.曲霉菌——首选伏立康唑——屈服。 C.隐球菌——隐藏两胞胎,然后氟康唑。 D.组织胞浆菌——组织两面性,伊曲防复发。 20 G + 球菌 青霉素 21 耐青霉素或皮试阳性的G + 球菌 轻中度感染 大环内酯类 22 耐青霉素或皮试阳性的G + 球菌 万古霉素

10种抗厌氧菌药物总结

10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2016-02-06豆豆感染时间 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 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 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Q12 H 或 Q8 H;口服剂量为 0.2-0.4 g,tid。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 Q12 h 或者 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 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 g,Q6 H,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 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 常用品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β-内酰胺类是最早并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低毒高效天然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小,临床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成人常规剂量,4.5 g,Q8 H,给药时间应在 30 min 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林可酰胺类 常用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 0.6-1.2 g/日,分 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 6 mg/ml。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10 天。 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品种: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当机 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 淋巴细胞。 被激活的B 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低毒性,可以准确地攻击靶分子, 且毒副作用较低,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 瘤药物。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介导的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和补体依 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单抗与肿瘤细胞靶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以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效应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FcR)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挥效应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肿瘤细胞,有释放蛋白酶、活性氧和细胞

因子等加强ADCC作用。此外,一些偶联抗体通过连接细胞毒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如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Zevalin等。1997-2013年FDA 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列表如图15。图15:1997-2013年FDA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点开大图观看更清晰?)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共51个,其中鼠源单克隆4个、嵌合抗体7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3个、全人单克隆抗体17个。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占了一半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进口4个,国产3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为百泰药业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2008年4月被正式批准联合放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比埃克替尼早了3年),这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2015年,中国国内单抗药物销售额约为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肿瘤药占了80%,约为57亿元,同比约占全球抗药市场的1.13%。对比小分子靶向药物,2014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为13.21亿元,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全年靶向小分子药物购入金额为14.9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34%。 从全球市场上看,2015年靶向抗肿瘤药物TOP10中有6个是单抗,前3名全是单抗,且销售额差距明显,前3名2015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10种抗厌氧菌药物总结

10种抗庆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2016-02-06 豆豆感染时间 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 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 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 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 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 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 ,Q12 H或Q8 H ; 口服剂量为 0.2-0.4 g ,tid。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Q12 h 或者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 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 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 0.5 g ,Q6 H ,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快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 常用品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伕内酰胺类是最早并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低毒高效天然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俟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小,临床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成人常规剂量, 4.5 g , Q8 H,给药时间应在30 min 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林可酰胺类 常用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 0.6-1.2 g/ 日,分 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 6 mg/ml 。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10 天。 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品种: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厌氧菌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低,无特殊性。只有 4 代喹诺酮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活性,临床常用的为莫西沙星。莫西沙星对脆弱拟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在合并感染时可不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

10 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 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 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 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Q12 H 或 Q8 H;口服剂量为 -0.4 g,tid。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 Q12 h 或者 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2. 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 / 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 g,Q6 H,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3. β- 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 常用品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β- 内酰胺类是最早并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低毒高效天然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β- 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副作用小,临床安全性高。 用药方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成人常规剂量,4.5 g,Q8 H,给药时间应在 30 min 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4. 林可酰胺类 常用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 -1.2 g 日,分 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 6 mg/ml。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7-10 天。 5. 喹诺酮类药物

10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

10 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 10 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厌氧菌的感染常为内源性的,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有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用药方法: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0.5 g,Q12H 或Q8 H;口服剂量为 0.2-0.4 g,tid。...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 Q12h或者 Q8h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 / 厌氧菌株引起的混 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用药方法: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 g,Q6 H,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 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类 常用品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常见厌氧菌及抗厌氧菌药物汇总

常见厌氧菌及抗厌氧菌药物汇总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是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首次发现的,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在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不能生长的细菌。绝大多数为正常菌群,但在某些状态下可成为致病菌而引起人体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由于近年来厌氧菌耐药率不断提高,使得了解与掌握厌氧菌在人体主要分布部位与治疗药物变得迫切重要。 一、厌氧菌种类 根据革兰染色法可分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又根据有无芽孢分为厌氧芽孢梭菌属和无芽孢厌氧菌[1-3](表1)。其中厌氧芽孢梭菌属临床常见有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艰难梭菌、肉毒梭菌;无芽孢厌氧菌包括多个属的球菌和杆菌,寄生于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临床分离出的厌氧菌株最高是脆弱拟杆菌,其次是消化链球菌[2]。 表1 厌氧菌种类

(点击放大查看) 二、厌氧菌治疗药物 常用药物: 1、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4-6]:对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坏死梭杆菌无效。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4-6]:主要对艰难梭菌无效。 3、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4-6,10]:广谱。对艰难梭菌无效。 4、糖肽类[4-6]:主要对艰难梭菌有效。 5、新型大环内酯类[4-6]: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对脆弱拟杆菌、艰难 梭菌无效。

6、半合成四环素类、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4-6]:对艰难梭菌无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坏死梭杆菌无效,替加环素对放线菌无效。 7、氟喹诺酮类[4-6]:环丙沙星对厌氧菌无效。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吉米沙星对放线菌、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坏死梭杆菌无效。加替沙星对艰难梭菌、坏死梭杆菌无效。 8、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氯霉素、夫西地酸[4-6]:利奈唑胺对放线菌、艰难梭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脆弱拟杆菌、坏死梭杆菌无效。氯霉素对艰难梭菌无效。夫西地酸对艰难梭菌、脆弱拟杆菌、坏死梭杆菌无效。 9、林可酰胺类、硝唑类[4-7]:林可酰胺类芽孢梭菌属无效。大多数无芽孢G+厌氧杆菌(如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对甲硝唑耐药。 表2 抗厌氧菌药物

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概要

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 1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 1.1 辅助化疗方案 (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日;21日重复1次,共化疗4个周期。 (2)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2、3日;28日重复1次,共化疗4个周期。 (3)顺铂: 80mg/m2,静脉滴注,第1日;长春碱:4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第1、8、15日; 21日重复,共化疗4个周期。 辅助化疗的目的是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辅助化疗仍有不良反应,应充分评估治疗的利弊,术后一般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应慎用辅助化疗。 1.2 化、放疗同步治疗方案 (1)顺铂:50mg/m2,静脉滴注,第1、8日;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5日; 28日为1个疗程,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2)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29日;长春碱:5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一周1次,连续5次;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3)紫杉醇:45~50 mg/m2,静脉滴注1小时,一周1 次;卡铂:200~400mg/m2或AUC=2,静脉滴注0.5小时,4周1 次;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1)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2)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 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3)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 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4)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日;卡铂:200~400mg/m2或AUC=5~6,

抗厌氧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抗厌氧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中常见,临床医师对抗厌氧菌药物并不完全了解,本文重点介绍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类别和作用特点;简要介绍抗厌氧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 Abstract:Anaerobic infections ar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Clinicians are not fully aware of the anti-anaerobic drug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ugs with anti-anaerobic activity.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anaerobic drugs is briefly introduced.For the treatment of anaerobic infection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Anaerobic bacteria;Nitroimidazoles;Linolamides;Rational use of drugs 人體内大多数厌氧菌抗菌正常定植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在感染性疾病中,厌氧菌感染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既往厌氧菌感染多以经验治疗为主,随着厌氧菌药敏谱的变迁,耐药率逐年增加,厌氧菌耐药率问题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均有报道[1],由于厌氧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细菌学培养很少发现厌氧菌,即厌氧菌培养阳性率低,也造成临床医师经常忽略了厌氧菌感染。临床常见的厌氧菌为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上述病原菌约占临床厌氧菌感染的2/3。而多数临床医师对抗厌氧菌药物了解不够详细,本文阐述具有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抗厌氧菌药物的类别和作用特点 1.1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左奥硝唑是奥硝唑的左旋体,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左奥硝唑与奥硝唑用于腹部厌氧菌感染疗效相似,均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2]。左奥硝唑与甲硝唑、替硝唑及奥硝唑的抗厌氧菌活性相似或略强,对大多数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左奥硝唑的代谢产物M1和M4也有较好的抗厌氧菌活性[3]。左奥硝唑脆弱拟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同类药物[4]。左奥硝唑对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普雷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包括产气荚膜杆菌,特别是艰难梭菌(MIC90为0.25 mg/L)。部分非芽孢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球菌[5]。 1.2林可酰胺类 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为克林霉素,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以消除需

抗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概况

抗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概况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老龄化的加剧,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肿瘤作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抗肿瘤药物市场自然也是全球第一大药物市场,据IMS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开销为1000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用药开销,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1500亿美元。2010-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其中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5.5%,美国依然是抗肿瘤药物最大市场,占整个市场近40%份额。2010-2014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由430亿元增长至85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6%。 2010年-2015年(截至2015年9月)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总数为73个,抗肿瘤新药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见表1和表2)。 图1 2010-2015年(至2015年9月)FDA获批上市抗肿瘤新药图2 2010-2015年(至2015年9月)FDA获批上市抗肿瘤新药适应症 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中以靶向治疗药物为主,但自2012年开始上市批准数量已呈逐渐下降趋势。 图3 2010-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不同种类抗肿瘤药物批准上市情况对比 靶向治疗1990年代开始研究,1997年首个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进入临床,使BCR-ABL突变慢性白血病患者5年存活率从30%一跃到了89%。这类药物的关键在于治疗指数高,副作用小,临床可以使用较高的药物剂量控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称之为癌症药物的第二次革命。 靶向治疗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10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10种抗厌氧菌药物用法大盘点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现小结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硝基咪唑类 常用品种: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硝基咪唑类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杀菌作用,能够覆盖大多数厌氧球菌、类杆菌、梭杆菌。该类药物组织分布浓度高,器官、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能通过血脑屏障。毒性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其中甲硝唑价格低,代谢物也有抗菌作用,耐药株很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 用药方法: 甲硝唑成人常规静脉剂量为0.5g,Q12h或Q8 h;口服剂量为0.2-0.4 g,tid。 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仍需Q12 h 或者Q8 h 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 碳青霉烯类 常用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

超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厌氧菌等,对常见的厌氧菌都有作用。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所致严重院内感染也有效。 用药方法: 亚胺培南成人常规剂量,0.5g,Q6 h,静脉滴注。需按照病原菌的敏感性、患者的肾功能和体重调整每日总剂量,将一天的总剂量等量分次给予患者。危重症患者延长输注时间。 林可酰胺类 常用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各种厌氧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对艰难梭菌耐药,且容易引起艰难梭菌肠炎。 用药方法: 克林霉素可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常规剂量为0.6-1.2 g/日,分2 次等剂量使用。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得高于6 mg/ml。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10 天。 喹诺酮类 常用品种: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厌氧菌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低,无特殊性。只有4 代喹诺酮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活性,临床常用的为莫西沙星。莫西沙星对脆弱拟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在合并感染时可不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用药方法: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LI Ming-xing1,WANG Yong1,JIANG De-qi1,2,WANG Yan1,YU Shan-shan1(1.Dept of Pharmacy,Zhuji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282,China; 2.Dept of Biopharmaceutics,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Guangxi537000,China) Abstract: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 persistent eleva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pressure,and the disease would limit the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severely,fail the organ and even lead to death in the end.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of PAH is fea-tured by the restructuring of pulmonary vessels,and the abnor-mal reproduc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in peripheral vessels is the major pathological basis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structuring.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Key words: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SMCs;prolifer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s;progress 网络出版时间:2015-4-1515:4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150415.1545.002.html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权修权1,2,朴惠顺2,康琳1,尹学哲2,高钟镐1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 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5.05.0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15)05-0610-05中国图书分类号:R-05;R730.5;R979.1 摘要: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等优点。该文旨在近几年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抗体;研究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2014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但是都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而且传统的放化疗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收稿日期:2015-02-25,修回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34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41004,7142114) 作者简介:权修权(1978-),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靶向治疗,E-mail:xiuquan0517@163.com; 高钟镐(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 瘤靶向制剂的研究,通讯作者,E-mail:zggao@imm.ac.cn 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脱发等。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它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肿瘤靶向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的治疗,也可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而提高其疗效。根据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可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两大类。 1小分子靶向药物 1.1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催化ATP上的磷酸基并转移到其残基上,同时发生磷酸化及激活底物酶,最终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是抗癌药物的主要攻击靶点[1]。 1.1.1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1种小分子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阻止其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酪氨酸激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2]。一项临床试验表明[3],将239例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发现,其中,46例慢性早期患者3个月完全缓解率(CHR)为100%;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83%;18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为30%;9例慢性晚期患者CHR、CCyR和MMR各为88%、30%、22%;12例加速期患者CHR、CCyR和MMR · 016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2015May;31(5):61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